【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
技术介绍
诸如车辆发动机等内燃机用的火花塞包括例如中心电极;绝缘体,其被设置于中心电极的外侧;筒状金属壳,其被设置于绝缘体的外侧;接地电极,该接地电极的基端部 被接合到金属壳的前端面。接地电极的前端部的内表面被布置成与中心电极的前端部相 对,因此,在中心电极的前端部和接地电极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近来,考虑到由贵金属合金制成的电极头(贵金属电极头(precious metal tips))能够被接合到中心电极的前端部和接地电极的前端部,从而达到除了改善点火性能 和改善火花的传播性之外还改善耐火花消耗性的目的。此外,存在一种如下的技术为了达 到增加贵金属电极头与接地电极之间的接合强度的目的,用于接地电极的贵金属电极头被 接合到中间构件,并且中间构件被接合到接地电极(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和2)。在此技术 中,利用由中间构件和贵金属电极头二者熔合在一起的金属形成的熔融部而将中间构件和 贵金属电极头接合在一起。[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420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2981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1),所述火花塞(1)包括:中心电极(5),其为在轴线(CL1)方向上延伸的棒状;绝缘体(2),其为大致圆筒状并且被设置于所述中心电极(5)的外周;筒状金属壳(3),其被设置于所述绝缘体(2)的外周;接地电极(27),其具有被接合到所述金属壳(3)的基端部和被布置成与所述中心电极(5)的前端部面对的前端部,其中,接地电极贵金属电极头(32)在与所述中心电极(5)的所述前端部相对的位置处或者在与被接合到所述中心电极(5)的所述前端部的中心电极贵金属电极头(31)相对的位置处被接合到所述接地电极(27)的所述前端部,其中,在所述中心电极(5)的前端部和所述接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11-15 2007-296453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1),所述火花塞(1)包括中心电极(5),其为在轴线(CL1)方向上延伸的棒状;绝缘体(2),其为大致圆筒状并且被设置于所述中心电极(5)的外周;筒状金属壳(3),其被设置于所述绝缘体(2)的外周;接地电极(27),其具有被接合到所述金属壳(3)的基端部和被布置成与所述中心电极(5)的前端部面对的前端部,其中,接地电极贵金属电极头(32)在与所述中心电极(5)的所述前端部相对的位置处或者在与被接合到所述中心电极(5)的所述前端部的中心电极贵金属电极头(31)相对的位置处被接合到所述接地电极(27)的所述前端部,其中,在所述中心电极(5)的前端部和所述接地电极贵金属电极头(32)的前端部之间或者在所述中心电极贵金属电极头(31)的前端部和所述接地电极贵金属电极头(32)的前端部之间形成火花放电间隙(33),其中,所述接地电极贵金属电极头(32)利用熔融部(42)而被接合到台座部(51)的座面,其中所述台座部(51)含与所述接地电极(27)相同的成分,并且通过对构成所述接地电极贵金属电极头(32)和所述台座部(51)的金属进行激光焊接或电子束焊接从而将金属熔融在一起,由此形成所述熔融部(42),其中,所述台座部(51)被接合到所述接地电极(27),以及其中,所述台座部(51)的所述熔融部(42)附近的晶粒的粒径比所述台座部(51)的所述接地电极(27)附近的晶粒的粒径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特征在于, 所述台座部(51)包括圆板状的基部(53),其一端面被接合到所述接地电极(27);以及 突出部(54),其从所述基部(53)的另一端面突出,并且所述突出部为圆柱状,所述圆 柱状的直径比所述基部(53)的直径小,并且所述接地电极贵金属电极头(32)被接合到所 述突出部,所述基部(53)的在外周方向上比所述突出部(54)突出的部分是凸缘部(52),以及 所述凸缘部(52)的晶粒的粒径比所述突出部(54)的晶粒的粒径小。3.一种内燃机用火花塞(1),所述火花塞(1)包括 中心电极(5),其为在轴线(CL1)方向上延伸的棒状;绝缘体(2),其为大致圆筒状并且被设置于所述中心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鸟居计良,宫下直道,无笹守,铃木彰,田中智雄,吉本修,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