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鹏宏专利>正文

新型镍钛前列腺支架置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344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新型镍钛前列腺支架置入器,包括导管,该导管前部具有气囊,所述导管的管壁内开设有与所述的气囊连通的充气管腔,所述气囊的末端为凸起于所述导管表面的凸起段,所述凸起段后的导管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与所述导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的凸起段的长度与膀胱颈部的膀胱壁厚度相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支架可以准确地定位于前列腺尿道内。2.凸起段后方套有硬质外套时,手术时只需一次插入,操作简便。3.导管和硬质外套一体化,即拿即用,导管不需要特殊的器具与之配合。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单地由导管和外套两部分组成,结构非常简单。5.成本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镍钛前列腺支架置入器。
技术介绍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5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50%~70%,80岁以上的发病率高达90%,25%的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目前手术治疗仍以开放和经尿道为主,但是开放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创伤过大,90年代以来学者提出了使用镍钛合金制作前列腺支架,将前列腺支架置于前列腺尿道内,以解除因前列腺肥大所引起的尿道阻塞、狭窄。目前国内通常使用的导管镍钛前列腺支架置入器前部具有气囊,导管的管壁内开设有与所述的气囊连通的充气管腔,气囊后的导管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与导管的内腔连通。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注意气囊与支架之间的距离,从而导致在采用徒手定位法定位支架时无法准确定位支架。然而支架的定位精确度要求是很高的,这是由前列腺尿道的特殊解剖结构决定的,前列腺尿道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上端是膨大的膀胱,下端为膜部括约肌,安装支架时,支架如向上突入膀胱,因不能被黏膜覆盖,成为膀胱内异物,导致结石形成;支架如突入膜部括约肌则会造成尿失禁。因此支架的精确定位是十分重要的。支架置入的前续准备工作是B超下测量膀胱颈部的膀胱壁厚度、前列腺尿道的长度和膜部括约肌的厚度,选择长度和前列腺尿道长度相等的支架。手术时将导管前部插入气囊,再向气囊内充气,气囊充盈后往外轻轻牵拉导管,让气囊卡在膀胱颈部,就认为支架定位在前列腺尿道,然后向外退出鞘状管,再通过导管的内腔注入热水,热水通过导管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流出,从而加热支架,使得支架恢复原状,支撑于前列腺尿道内。这就是支架的徒手定位法。徒手定位法在气囊充盈后往外轻轻牵拉导管,让气囊卡在膀胱颈部,就认为支架已经置于前列腺尿道内。但是由于置入器的制造没有注意气囊和支架之间的距离问题,其实忽略了膀胱颈部的膀胱壁厚度,若在导管上连接上气囊时没有产生一个凸起段,则支架前部实际上非常有可能卡于膀胱颈部的膀胱壁之间,还是没有正确定位,容易形成结石;若在导管上凸起上气囊时产生凸起段,则由于没有精确计算凸起段的长度,若凸起段的长度大于膀胱颈部的膀胱壁厚度,就有可能使支架下部突入膜部括约肌,若凸起段的长度小于膀胱颈部的膀胱壁厚度,又有可能使支架前部卡于膀胱颈部的膀胱壁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镍钛前列腺支架置入器支架定位不准确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准确定位支架的镍钛前列腺支架置入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新型镍钛前列腺支架置入器,包括导管,该导管前部具有气囊,所述导管的管壁内开设有与所述的气囊连通的充气管腔,所述气囊的末端为凸起于所述导管表面的凸起段,所述凸起段后的导管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与所述导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的凸起段的长度与膀胱颈部的膀胱壁厚度相等。进一步,所述气囊前部的导管壁上开设有导尿孔,所述的导尿孔与所述导管的内腔连通。进一步,所述凸起段后方的导管上套有硬质外套,所述硬质外套的前端和所述凸起段的末端相抵,所述硬质外套和所述导管之间留有用于容纳镍钛前列腺支架的缝隙。进一步,所述凸起段后方的导管表面具有第二凸起段,所述的凸起段和第二凸起段之间的距离等于镍钛前列腺支架的长度。进一步,所述的凸起段为圆柱状。进一步,所述的硬质外套的外径与所述凸起段的外径相同。进一步,所述的第二突起段为圆柱状,所述的硬质外套的内径与所述第二凸起段的外径相等。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先在低温(0~10℃)下将初始状态下直径大于导管外径的镍钛前列腺支架套在凸起段后方的导管上,将导管前端插入膀胱,再通过充气管腔向气囊内充气,气囊充盈后往外轻轻牵拉导管,让气囊卡在膀胱颈部,凸起段的长度与膀胱颈部的膀胱壁厚度相相等,使得支架的前端可以准确地定位在前列腺尿道的开端处。然后向外退出外套,使得支架恢复原状,支撑于前列腺尿道内。待支架恢复原状后放空气囊,拔出导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支架可以准确地定位于前列腺尿道内。2.凸起段后方套有硬质外套时,手术时只需一次插入,操作简便。3.导管和硬质外套一体化,即拿即用,导管不需要特殊的器具与之配合。4.本技术简单地由导管和外套两部分组成,结构非常简单。5.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所述置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所述置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三所述置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四所述置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五所述置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六所述置入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新型镍钛前列腺支架置入器,包括导管1,该导管前部具有气囊2,导管1的管壁内开设有与气囊2连通的充气管腔3,气囊2的末端为凸起于所述导管表面的凸起段4,凸起段4的长度与膀胱颈部的膀胱壁厚度相等,凸起段4后的导管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孔5,出水孔5与导管1的内腔连通。使用时先在低温(0~10℃)下将初始状态下直径大于导管外径的镍钛前列腺支架6套在凸起段4后方的导管上,该支架6具有严格的转变温度,即只有到了转变温度,支架才开始膨胀,且支架6的转变温度高于人体的正常体温。然后将导管1送入尿道内,直至将导管前部送入膀胱,完成上述操作后再通过充气管腔3向气囊2内充气,气囊2充盈后往外轻轻牵拉导管1,让气囊2卡在膀胱颈部,凸起段4的长度与膀胱颈部的膀胱壁厚度相相等,使得支架6的前端可以准确地定位在前列腺尿道的开端处。再通过导管1的内腔注入热水,热水通过导管管壁上开设的出水孔5流出,从而加热支架6,使得支架6恢复原状,支撑于前列腺尿道内。待支架6恢复原状后放空气囊2,拔出导管1。生产导管时,设计各种规格长度的凸起段长度,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膀胱颈部的膀胱壁厚度。实施例二参照图2,气囊2前部的导管壁上开设有导尿孔7,导尿孔7与所述导管1的内腔连通。导尿孔7可以排空膀胱内的尿液,有利于手术的进行。但是不进行尿液引流对手术也不会产生影响。其余结构和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参照图3,凸起段4后方的导管上套有硬质外套8,所述硬质外套8的前端和凸起段4的末端相抵,硬质外套8和导管1之间留有用于容纳镍钛前列腺支架6的缝隙。凸起段4为圆柱状,硬质外套8的外径与凸起段4的外径相同,这样整个装置表面很平顺,有利于外套8及导管1的插入。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置入器由于具有外套8,所以可以使用国内普通的镍钛合金前列腺支架,即离开低温后就会产生膨胀,升温至转变温度再完全恢复原状。离开低温环境后,支架6就会有所膨胀,就会脱离导管1,但是支架6会支撑在外套的内壁,仍然可以随导管1和外套8一起被送入尿道。导管前部送入膀胱,完成上述操作后再通过充气管腔3向气囊2内充气,气囊2充盈后往外轻轻牵拉导管1,让气囊2卡在膀胱颈部,使支架6定位在前列腺尿道内,然后拔出外套8,在体温的作用下支架完全恢复原状(支架的转变温度低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情况);或通过导管1的内腔灌注热水,热水通过导管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孔5流出,在热水的加热作用下支架6完全恢复原状(支架的转变温度高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情况)。当然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置入器也可以使用具有严格的转变温度且该温度低于人体正常温度的支架,在插入过程中在体温的影响下,支架会膨胀,但是有外套8的约束,支架仍然可以顺利定位于前列腺尿道。实际上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新型镍钛前列腺支架置入器,包括导管,该导管前部具有气囊,所述导管的管壁内开设有与所述的气囊连通的充气管腔,所述气囊的末端为凸起于所述导管表面的凸起段,所述凸起段后的导管管壁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与所述导管的内腔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凸起段的长度与膀胱颈部的膀胱壁厚度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宏
申请(专利权)人:陈鹏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