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堆地段路基的防落石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30069 阅读:4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堆地段路基的防落石方法,该方法通过拦石墙和拦石网配合使用,拦石墙采用浆砌片石砌筑,拦石墙墙身上部设有现浇混凝土层,现浇混凝土层与墙身之间用钢筋加固;拦石网采用钢丝绳编织并由钢柱支撑,钢柱根部设有混凝土基座,基座埋置于拦石墙的现浇混凝土层内,拦石网通过上拉锚索与固定于坡面的锚杆相连。拦石墙基础埋深以上的高度、宽度根据有关技术标准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拦石墙与拦石网配合使用,形成了有效的立体防落石防护体系。当落石跳跃高度较低时,由拦石墙拦截;当落石跳跃高度较高时,拦石网将进行拦截,避免公路受到损害。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拦截能量750KJ以内的落石,拦截范围较大,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堆地段路基工程的防落石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拦石墙与拦石 网配合使用的岩堆地段路基工程防落石方法。
技术介绍
岩堆地段地质情况复杂,崩坍现象是岩堆地段路基工程经常发生的现象。发生崩 坍时,堆积体或石块从陡峭斜坡上向下崩落、翻滚,破坏过程急遽、短促而猛烈。落石会对岩 堆地段路基产生很大的破坏,阻碍交通,甚至威胁行人及车辆的安全。因此,在岩堆地段采 用合理有效的防落石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拦石墙是岩堆路段路基工程主要的被动防护技术之一,通常布设在陡崖或陡坡脚 前的适当部位,而布设在陡崖或陡坡脚前的距离及自身高度、宽度等尺寸均应通过计算确定。拦石网是近年来应用的一种落石柔性被动防护系统。拦石网与传统拦挡结构的主 要差别在于,系统的柔性和强度足以吸收和分散传递预计的落石冲击动能,即从观念上改 变传统的刚性或低强度、低柔性结构,变为高强度的柔性结构来实现系统的防护功能。但 是,如何充分利用拦石墙和拦石网的防落石功能还有待于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环境适应性好、施工影响小、造价低、防落石 效果好的岩堆地段地面边坡较陡时的防落石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岩堆地段路基的防落石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通过设置拦石墙和拦石网,所述拦石墙沿路线方向纵向设置,拦石墙与挖方路基边坡线的距离不小于10m;所述拦石墙采用浆砌片石砌筑,土质山坡段拦石墙基础埋深不小于100cm,石质山坡段拦石墙基础埋深不小于40cm,拦石墙的墙正面坡度为1:0.25,迎落石的墙背面为竖直坡面,拦石墙墙身上部设有现浇混凝土层,现浇混凝土层与墙身之间用钢筋加固;所述拦石网采用钢丝绳编织,并由钢柱支撑,钢柱根部设有混凝土基座,混凝土基座埋置于拦石墙的现浇混凝土层内,钢柱间距为10-12m,拦石网通过上拉锚索与固定于坡面的锚杆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堆地段路基的防落石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通过设置拦石墙和拦石网,所 述拦石墙沿路线方向纵向设置,拦石墙与挖方路基边坡线的距离不小于IOm ;所述拦石墙 采用浆砌片石砌筑,土质山坡段拦石墙基础埋深不小于100cm,石质山坡段拦石墙基础埋 深不小于40cm,拦石墙的墙正面坡度为1:0. 25,迎落石的墙背面为竖直坡面,拦石墙墙身 上部设有现浇混凝土层,现浇混凝土层与墙身之间用钢筋加固;所述拦石网采用钢丝绳编 织,并由钢柱支撑,钢柱根部设有混凝土基座,混凝土基座埋置于拦石墙的现浇混凝土层 内,钢柱间距为10-12m,拦石网通过上拉锚索与固定于坡面的锚杆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落石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家宇刘鸿韬郭雷吴圣陶丁玉琳许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新开元路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