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速在传送带上将产品按批次重组成行的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625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多个产品(Pn,Pn+1)按批次(Li)的形式重组的设施(10),所述产品在至少一传送带(12)上被传送,所述传送带(12)沿纵向方向并以行进速度(V1)行进,其中,产品(Pn,Pn+1)按连续两产品之间具有至少一确定的上游间距(E)抵达,所述传送带(12)具有改进型移相器(22,23),所述移相器布置在产品(Pn,Pn+1)的路径上,能使至少两个产品(Pn,Pn+1)横向重组成行,以便以极高速度形成由所述产品(Pn,Pn+1)重新组合而构成的批次(L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因此,对于一定类型的产品和批次来说,将不同传送带的速度和 这些传送带长度的调整计算成当每批次产品的长度或数量例如改变时, 必须使用新的移相器。 此外,吸持装置不吸持某些类型的产品,从而限制了该移相器的 应用范围。 在该文献中,位相调整装置特别适于使传送带上传送的一个或多 个产品减速,以便由起初彼此在纵向上错开的、属于两个平行列的至少两 个产品,形成一横行。-至少一接合位置,在该位置,止挡器通过接触间置在所述列的 第一产品前,以使之放慢速度,直至该第一产品由在产品列中紧接位于上 游的至少一第二产品并聚,以构成第一批次,所述第一批次通过将两个相 继纵向排列的产品重新组合成列而形成,实际上,当产品呈椭圆形即长度大于宽度时,并且当它们另外在 传送带上从上游向下游沿纵向行进方向按长度方向定向时,例如优选使批 次产品重新组合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尤其旨在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简单、经济、有 效的解决方案,所述解决方案特别是可以极高速度形成重新组合成行的产 品批次。 有利地,移相器被选择性地控制成其运行不受产品之间的上游 间隔数值可能存在的偏差或波动的制约。-所述移相器具有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这两传动带相类似且并联布置但单独地被驱动;并且,在另一传动带的主动工作状态结束之 前,每个传动带被控制在其主动工作状态中,以便在先下游批次被松开之 前,就开始构建新批次; 下面,参阅为理解而参照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 征和优越性将得到更好的理解,附图如下图5A和5B类似于图2,示出所述移相器,此时传动带处于恰在 产品批次脱离后和恰在止挡器与新一产品接合之前的被动状态; 为了描述本专利技术,为易于理解以非限制性方式,按照附图示出的 标号V、 L、 T,采用垂直朝向、纵向朝向和横向朝向。 产品Pn和产品Pn+1沿纵向方向错开,即从一列Fl到另一列 F2彼此间产生至少相应于最小设定值的确定上游间距E的位差。85在附图说明图1A和1B所示的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非限制性地选用 基本相同的间距El和E2的数值,尤其是以便易于理解按本专利技术的移相器 22的工作原理。 有利地,移相器22具有至少一可收起的止挡器26、 28,所述止 挡器相继在下述位置之间被控制相对于传送带12的上表面32,传动带30的下段38的高度和/ 或每个止挡器26、 28的高度是这样的当止挡器26、 28位于下段38上时, 止挡器构成第一列Fl的产品Pn和/或第二列F2的产品Pn+1通过的障碍 物,这相应于止挡器26、 28的接合位置。在图5A上,两止挡器26、 28相对于图2A来说处于反置位置, 第二止挡器28处于上游备用位置,而第一止挡器26处于下游备用位置。1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传动带30相继被控制在被动状态和主动状 态中。在如图3A和4A所示的传动带30的主动状态中,伺服马达40 驱动传动带30围绕带轮34、 36转动,这引起止挡器26、 28在传送带12 的上方以緩行速度V2纵向移动,所述緩行速度V2小于传送带12的行进 速度VI。优选地,緩行速度V2基本恒定,并相应于止挡器26、 28的纵向 移动速度VL。优选地,设施10还具有称为第二检测装置的其它检测装置43, 例如至少一传感器和/或编码器,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关联于第二列F2,尤 其可根据例如由传感器43对产品Pn+1发出的检测信号,检测第二列F2 的产品Pn+1到达传送带12上和/或精确测定传送带12所经过的距离。第一止挡器26在中间接合位置和第一垂直接合位置之间的移动 阶段称为接合阶段ph2。如图5A所示,第二止挡器28处于其上游备用位置,移相器22 此时准备好形成产品Pn、 Pn+1构成的新一批次Li,即批次L2。另外,应当指出,在移相器22的输出端的两批次Li之间的下游 间距E'的数值,基本等于第二列F2的产品Pn+1之间的上游间距E2的数 值。182这样,列Fl、 F2中的列F2的未被移相器22处理过的产品Pn+1 之间的上游间距E2的最小设定值有利地确定这些批次Li充分隔开,以 便特别是当设施10高速工作时,使集合器24有时间处理每个批次Li。应当指出,止挡器60、 62、 64的数量可不同,重要的是,当产 品这里是第一列Fl的产品Pn,被传感器42的元件检测到时始终有一止 挡器60、 62、 64处于上游备用位置,而且不存在同一传动带的两个止挡器 60、 62、 64同时处于接合位置。优选地,每个止挡器60、 62、 64与产品Pn的接触表面66或接 合表面朝相对的传动带50、 52横向偏离,以使该接触表面66相对于传送 带12,更确切地相对于产品Pn的第一列Fl和产品Pn+1的第二列F2总体上横向地定中心,以便可作用于产品Pn和产品Pn+1。这样,在图8上,相对第一传动带50的第一止挡器60的上游备 用位置,第二传动带52的笫一止挡器60所处的上游备用位置,由于上游 带轮34的为几度的转动角度而偏移开。208同样,第二传动带52的其它两个止挡器62、 64相对于第一传动 带50的相应止挡器62、 64错开。在其它实施例中,移相器23连接于门架72,该门架相对于传送 带12至少横向地活动安装,优选地也可纵向和/或垂直活动地安装。显然,当产品Pn和产品Pn+1之间的上游间距E至少具有确定 的恒定数值时,并且当每列Fl和F2的产品的间距El和E2有利地也具 有确定的恒定数值时,获得高速的最佳工作状态。240但是,产品Pn、 Pn+1的上游间距E、 E1和E2的数值实际上承 受或多或少较大的偏差,所述偏差尤其可归因于传送或归因于控制装置的 使用,所述控制装置用于去除例如因其重量而不符合的产品,因而在产品 列中产生"空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利的特征,设施10具有排出装置88,其用 于排出第一列Fl的产品Pn和/或第二列F2的产品Pn+1。优选地,设施10具有至少一产品排出装置88,该排出装置布置 在移相器22、 23的下游,尤其是用于防止可能的机能障碍,并且在集合器 24的腔区46前去除不符合的任何批次产品。246设施10的这种机能障碍例如起因于列Fl的产品Pn之间的上游 间距El,和/或起因于列F2的产品Pn+l之间的上游间距E2,或者起因于 列Fl的产品Pn和列F2的产品Pn+1之间的上游间距E,其数值大于或 小于确定的最小设定值,从而一般不能使产品并排正确地重新组合成行以 形成批次Li或移开集合装置24的腔区。优选地,相关于上游间距El或E2的机能障碍由布置在移相器 上游的排出装置88的部件加以处理。1254显然, 一旦上游间距El和/或上游间距E2的数值不同于确定的 设定值,上游间距E也就必定受到影响且不会等于其最小设定值。255优选地,当产品未由上游部件除去时,或者当所述设施仅在移相 器下游具有排出部件88时,和上游间距E的数值有关的机能障碍由布置在移相器下游的排出装置88的部件加以处理。有利地,传感器42、 43的检测信号因而用于控制第一列F1的产 品Pn和第二列F2的产品Pn+1之间的上游间距E是正确的,即小于或等 于最小设定值。若非如此,此时就控制排出装置88,以引起有关产品Pn、 Pn+1 排出传送带12,以消除任何发生机能障碍的危险。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将多个产品(Pn,Pn+1)按批次(Li)的形式重组的设施(10),其中,所述产品(Pn,Pn+1)在至少一传送带(12)上被传送,所述传送带(12)沿纵向方向、以确定的行进速度(V1)从上游入口区域(18)朝下游出口区域(20)行进,其中,所述产品(Pn,Pn+1)沿至少一第一产品列(F1)和平行于所述第一产品列(F1)的第二产品列(F2)纵向布置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第一和第二产品列分别具有这样的产品(Pn,Pn+1):所述产品(Pn,Pn+1)从一产品列(F1)到另一产品列(F2),彼此间纵向错开至少一上游间距(E),所述设施具有位相调整装置(22,23),所述位相调整装置在所述上游入口区域(18)和所述下游出口区域(20)之间布置于所述产品(Pn,Pn+1)的路径上,并能形成由至少两产品(Pn,P1)和(Pn+1,P2)按横行重组而构成的批次(Li,L1),所述位相调整装置(22,23)具有至少一移相器(22,23),所述移相器具有至少一止挡器(26,28,60,62,64),所述止挡器被相继控制在下述位置之间: -至少一接合位置 ,在所述接合位置,所述止挡器(26,28,60,62,64)通过接触间置在所述产品列(F1,F2)中之一(F1)的一产品(Pn,P1)前,以减缓该产品的速度,直至该产品由在所述产品列(F1,F2)中的另一列(F2)上紧接位于上游的至少一另一产品(Pn+1,P2)并聚,以及 -至少一收起位置,所述收起位置允许前面形成的批次(Li,L1)继续按所述行进速度(V1)朝下游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22,23)具有至少一传动带(30,50,52),所述传动带承载至少 所述止挡器(26,28,60,62,64),且布置在所述传送带(12)的上表面(32)侧; 所述传动带(30,50,52)卷绕在至少两个驱动用的带轮(34,36,54)上,以致所述传动带(30,50,52)的下段(38)基本平行于所述 传送带(12)的所述上表面(32)进行延伸,所述止挡器(26,28,60,62,64)在其位于所述下段(38)上时处于接合位置; 并且,所述移相器(22,23)具有用于驱动所述带轮(34,36,54)转动的装置(40,56,58),从 而在接合位置上通过所述传动带(30,50,52)朝下游驱动所述止挡器(26,28,60,62,64)的纵向驱动速度(VL)等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迪舍曼C普篷
申请(专利权)人:西德尔合作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