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锁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3122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子锁具,包括电性连接一机械开关组件、一电子控制组件以及一外部手持设备,该电子控制组件包括与该机械开关组件相连接的一状态检测模块和一机构控制模块、一与后台监控中心无线通讯连接的数据收发模块以及与上述三模块相连结的一主控制器模块,该外部手持设备与该数据收发模块通信连接,该外部手持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唤醒该主控制器模块以生成自检状态信息并回传,该外部手持设备根据回传的该自检状态信息决定是否向该后台监控中心发送施解封基本信息并接收该后台监控中心回传的施解封密钥信息,进而发射施解封命令。该电子锁具的密钥保管具有高安全性,而且在货运途中还可进行实时监测,从而保证了被锁物件的全程安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锁具。
技术介绍
在许多需要固定或者防盗的场合,最常用的一种装置就是锁具,早期出 现的锁具为机械式的,其通过适配的钥匙上设置的凸点或者凹点来拨动锁具 内部的锁栓,从而达到锁住或者开启的目的,然而该种机械锁具由于其结构 上的限制往往锁住的方式较为单一且易被恶意开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出现了 一种较上述的机械式锁具先进一些的电子锁具,该种电子锁具可通过 输入密码或者通过电子感应设备以执行锁住或者开启操作,然而,上述的电 子锁具往往存在密码保管的安全性问题,从而无法确保使用锁具的物品的安 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解封密码安全性可得到保证的 电子锁具。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锁具,包括电性连接的一机械开关组件以及一电子控制组件;所述机械开关组件包括一锁杆、一 锁座、 一手动开关机构以及一电动锁紧机构,所述锁杆设置在所述锁座的上 方且可上下移动拔出或插入所述锁座,所述手动开关机构设置在所述锁杆的 一侧且旋转后可与所述锁杆形成活动抵顶,所述电动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手 动开关机构的上方且与所述机构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被所述机构控制模块驱 动卡顶住所述手动开关机构;所述电子控制组件包括一状态检测模块、 一机 构控制模块、 一数据收发模块以及与上述三模块相连结的一主控制器模块, 所述状态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机构控制模块与所述机械开关组件电性连接,所 述数据收发模块还与一后台监控中心无线通讯连接;还包括与所述数据收发模块通信连接的一外部手持设备,所述外部手持设备内部带有施解封基本信 息;所述外部手持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经过所述数据收发模块传输至所述主 控制器模块,所述主控制器模块控制所述状态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机械开关组 件的状态并生成自检状态信息,所述外部手持设备根据回传的所述自检状态 信息决定是否向所述后台监控中心发送所述施解封基本信息并接收所述后台 监控中心回传的施解封密钥信息,进而发射施解封命令并传输至所述机构控 制模块以控制所述机械开关组件进行施解封动作。所述锁杆的底端内部埋设有一磁钢,所述锁座的内部近底端设置有一 电磁感应传感器,且使得施封时所述磁钢与所述电磁感应传感器相对,所述 电磁感应传感器与所述状态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手动开关机构包括一可旋转的旋柄、 一内轴、 一滚珠以及一活动 推杆,所述旋柄连接在所述内轴的一端,所述内轴的圆柱面的相对两侧分别 设有一互相平行的切平面,且使得施封或者解封时所述切平面分别为水平或 者竖直方向,所述滚珠抵顶在所述内轴的圆柱面或者切平面与所述活动推杆 之间,以在所述内轴旋转施封时推动所述活动推杆移动卡抵住所述锁杆。所述手动开关机构还包括一开关压杆以及一第一微动开关,所述开关 压杆凸出设置在所述内轴的另一端偏离轴心的位置,所述第一微动开关设置 所述内轴前端位于所述开关压杆一侧的位置,且使得施封时所述开关压杆压 住所述第一微动开关;所述电子控制组件还包括一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 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状态检测模块、所述机构控制模块以及所述数据收 发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从而为上述三模块提供工作电源,所述电源管理模块 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输出端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 压住或者释放控制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启闭。所述电动锁紧机构包括一凸轮、 一电机以及一第二微动开关,所述凸 轮的底端设置有一凸出的半圆凸台,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内轴的上方且其顶 部与所述电机相连以被所述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电机与所述机构控制模块电 性连接,所述第二微动开关设置在所述凸轮的一侧且与所述状态检测模块电 性连接,施封时所述凸轮压住所述第二微动开关且所述半圆凸台近距离正对 所述切平面。所述电子锁具还包括一外壳,所述状态检测模块包括一外壳防拆检测单元、 一锁杆插入/剪断检测单元以及一施解封状态检测单元,所述外壳防拆 检测单元与所述外壳上设置的微动开关电性连接,所述锁杆插入/剪断检测单元与所述电磁感应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施解封状态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二微 动开关电性连接,所述自检状态信息包括外壳安全信息、锁杆状态信息以及 施解封状态信息。所述电子控制组件还包括一外部存储模块,所述外部存储模块与所述 主控制器模块之间通过GPIO接口连接,以存储电子锁具的施封密钥信息以 及各状态信息。为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实时监控所述电子锁具的安全状况,所述电子控 制组件还包括一定时控制模块,所述定时控制模块与所述主控器模块相连接, 所述定时控制模块产生一定时启动信息以定时唤醒所述主控制器模块。所述数据收发模块包括一 GPS定位单元、 一无线数据通信单元以及一GPRS数据通信单元,所述GPS定位单元监视被锁物件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与 所述主控制器模块之间采用TTL电平串口连接,所述无线数据通信单元与所 述主控制器模块之间采用SPI接口连接且与所述外部手持设备通讯连接,所 述GPRS数据通信单元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之间采用TTL电平串口连接且与 所述后台监控中心通讯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子锁具通过外部手持设 备对其进行施解封操作,密钥保存于后台监控中心,只有系统指定的操作人 员才能获得施解封密钥,这样确保了密钥保管的高安全性,而且施解封之前 进行的电子锁具各部件的安全状态检测也进一步保证了电子锁具的安全性, 同时,电子锁具在货运途中还可进行实时监测,遇到异常情况实时报警从而 保证被锁物件的全程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子锁具的控制原理框图2是本技术的电子锁具的主视图3是本技术的电子锁具除去外壳后的主视图4是本技术的电子锁具处于解封状态时的局部配合结构示意图5是本技术的电子锁具处于解封状态时另一角度的局部配合结构示意图6是本技术的电子锁具处于施封状态时的局部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的电子锁具处于施封状态时另一角度的局部配合结构 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电子锁具可应用于集装箱或其他厢式运输装置的运输监 管,也可用于固定储物场所的防盗。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结 构,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电子锁具包括一外壳1、设置于 该外壳1内部的一机械开关组件2、与该机械开关组件2电性连接的一电子 控制组件3以及可与该电子控制组件3通讯连接的一外部手持设备4。请结合参阅图3至图7所示,该机械幵关组件2包括一手动开关机构、 一电动锁紧机构、 一锁座25以及一锁杆26,该手动开关机构包括一开关钥 匙21、 一第一微动开关22、 一滚珠23以及一活动推杆24,该电动锁紧机构 包括、 一凸轮27、 一电机28以及一第二微动开关29。该开关钥匙21包括依次连接的一旋柄211、 一内轴212以及一开关压杆 213。该旋柄211尾端凸出设置在外壳1的外部,且可从水平方向旋转90度 至竖直方向,该水平方向以及该竖直方向可分别对应该电子锁具的施封或者 解封状态,也可分别对应该电子锁具的解封或者施封状态,二者原理相同, 故而以下仅以水平方向对应电子锁具的施封状态,竖直方向对应电子锁具的 解封状态为例进行叙述。该内轴212的后端与该旋柄211伸入该外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锁具,包括电性连接的一机械开关组件以及一电子控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开关组件包括一锁杆、一锁座、一手动开关机构以及一电动锁紧机构,所述锁杆设置在所述锁座的上方且可上下移动拔出或插入所述锁座,所述手动开关机构设置在所述锁杆的一侧且旋转后可与所述锁杆形成活动抵顶,所述电动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手动开关机构的上方且与所述机构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以被所述机构控制模块驱动卡顶住所述手动开关机构; 所述电子控制组件包括一状态检测模块、一机构控制模块、一数据收发模块以及与上述三 模块相连结的一主控制器模块,所述状态检测模块以及所述机构控制模块与所述机械开关组件电性连接,所述数据收发模块还与一后台监控中心无线通讯连接; 还包括与所述数据收发模块通信连接的一外部手持设备,所述外部手持设备内部带有施解封基本信息;   所述外部手持设备发送的唤醒信号经过所述数据收发模块传输至所述主控制器模块,所述主控制器模块控制所述状态检测模块检测所述机械开关组件的状态并生成自检状态信息,所述外部手持设备根据回传的所述自检状态信息决定是否向所述后台监控中心发送所述施 解封基本信息并接收所述后台监控中心回传的施解封密钥信息,进而发射施解封命令并传输至所述机构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机械开关组件进行施解封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涛张保祥周受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中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