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240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开关,由衔铁、壳体、线圈、导向管、底盖、活塞环、永磁磁钢组成,在壳体(2)的上端拉伸出一个铁心,铁心外有导向管(4),衔接(1)位于导向管(4)内,衔铁与导向管之间有活塞环(6)紧密配合,导向管与壳体之间为线圈(3),线圈的中段设置2个永磁磁钢(7),2个磁钢同极性向内摆放;壳体(2)、底盖(5)、衔铁(1)由导磁材料制成,活塞环(6)由塑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磁保持功能的螺管式电磁开关结构,该结构能提供较大的状态保持力,同时大大降低了线圈耗电量、温升,有效的减小了电磁开关的外形尺寸,可靠性高、故障率低,装配简易、生产效率高,适用于自动控制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控制技术,特别是一种电磁开关
技术介绍
传统的螺管式柱形牵引电磁开关的结构为外部是一个管状铁磁材 料构成的导磁壳体,导磁壳体底部由铁磁材料制成的底盖封住,导磁壳体内部放置管状 线圈,线圈中装有导向管,衔铁在导向管中往复运动。传统结构的电磁开关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密封性能好。不足之处是电磁开 关散热性能差,要产生较大保持力就得持续通入较大保持电流,这不仅浪费电能,而且 线圈过热,会使工作失效,因而需要设计为磁保持结构。另外传统的导向管对衔铁的导 向方式存在衔铁在运动中与导向管的接触面积较大,产生衔铁易卡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电磁开关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能提供较高保持 力的磁保持结构以降低电磁开关的电能消耗也解决了电磁开关过热的问题,以及改变衔 铁运动导向方式解决衔铁易卡滞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构成由衔铁、壳体、线圈、导向管、底盖、活塞环、永磁磁钢组 成,在壳体的上端拉伸出一个铁心,铁心外有导向管,衔接位于导向管内,衔铁与导向 管之间有活塞环紧密配合,导向管与壳体之间为线圈,线圈的中段设置2个永磁磁钢,2 个磁钢同极性向内摆放。壳体、底盖、衔铁由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开关,由衔铁、壳体、线圈、导向管、底盖、活塞环、永磁磁钢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壳体(2)的上端拉伸出一个铁心,铁心外有导向管(4),衔接(1)位于导向管(4)内,衔铁与导向管之间有活塞环(6)紧密配合,导向管与壳体之间为线圈(3),线圈的中段设置2个永磁磁钢(7),2个磁钢同极性向内摆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雷罗康郑绍信肖斌李鹏金宗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振华集团群英无线电器材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