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097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股骨杆结构,包括有一杆体及一栓杆;该杆体上设有一斜向螺孔,该杆体两侧设有齿部,而杆体前端突设一杆头,且该杆头前端配设有一套接部;该栓杆上设有螺纹部,而该栓杆穿置螺设于杆体上的斜向螺孔,以结合杆体与栓杆。从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组设简便、减少植入体积、减少更换元件、降低应力及提升植入的稳固性等效果,增加其实用性及便利性。(*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股骨杆结构,尤指一种通过将一栓杆穿置螺设于突设有杆头的杆体上的斜向螺孔的设计,而具有组设简便、减少植入体积、减少更换元件、降低应力及提升植入的稳固性等效果,适用于各式人工关节或类似物品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的人工髋关节,如中国台湾第89219012号新型专利案,其为一钛合金制成用以植入人体股骨的股骨柄,该股骨柄包括一前端部,呈一逐渐渐缩的形态,其上设有一附着层,而附着层上被覆一层涂层,而前端部另一端承接有一颈角部,该颈角部又承接有一套接部;一中间部,承接于上述前端部的一端,其上具有一粗糙面;一尾端部,承接于上述中间部的一端其上具有一抛光面,该抛光面上设有一相对称的沟槽。藉此,上述结构可减少股骨柄的尾端部的受力,避免股骨侧疼痛,来获得最佳的植入固定效果,以及降低应力屏障的发生机会,但因所需破坏股骨的体积大,所以伤口的面积太大,且植入的股骨柄体积相对较大,且于长期使用磨损股骨柄时,则需更换整组股骨柄,故于实际使用上仍不符合使用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杆结构,通过将一杆体前端突设杆头,并将一设有螺纹部的栓杆穿置螺设于杆体上的斜向螺孔的设计,而得以保留股骨主要的受力组织(即股骨颈),并以股骨颈作为植入的位置,且因所需破坏的体积小,仅需摘取软骨磨损的股骨头及髋臼部分,所以伤口的面积不必太大,且植入的股骨杆体积相对减少,进而具有组设简便、减少植入体积及降低应力,增加使用的便利性及实用性。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杆结构,当长期使用磨损杆头时,仅需更换杆头即可,而不需再更换整组股骨杆,进而增加便利性及降低成本。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杆结构,通过该杆体两侧所设有的齿部设计,以增加与植入位置的接触面及形成对应卡扣,进而提升植入的稳固性。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股骨杆结构,包括有一杆体及一栓杆;该杆体上设有一斜向螺孔,该杆体两侧设有齿部,而杆体前端突设一杆头,且该杆头前端配设有一套接部;该栓杆上设有螺纹部,而该栓杆穿置螺设于杆体上的斜向螺孔,以供结合杆体与栓杆。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具有组设简便、减少植入体积、减少更换元件、降低应力及提升植入的稳固性等效果,增加其实用性及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元件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元件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号说明10......杆体 11......斜向螺孔12......齿部13......通孔 131......阶级面 20......杆头21......套接部22......定位孔 23......突出部30......栓杆 31......螺纹部 40......固定件41......帽缘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为一种股骨杆结构,该股骨杆结构包括有一杆体10,该杆体10上设有一斜向螺孔11,而该杆体10两侧设有齿部12,且该杆体10内形成一具阶级面131的通孔13;一杆头20,该杆头20末端穿置固设于杆体10的通孔13内,该杆头20末端设有一定位孔22,以与一固定件40稳固结合,而该固定件40的帽缘41与通孔13内的阶级面131相互卡抵,而杆头20前端突设于杆体10外,该杆头20前端配设有一套接部21,且杆头20前端的套接部21下方形成一突出部23,以供卡设于该杆体10前端的通孔13外缘;一栓杆30,该栓杆30设有螺纹部31,而该栓杆30穿置螺设于杆体10上的斜向螺孔11,以供结合杆体10与栓杆30。通过上述的结构构成一种股骨杆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的特点是通过该杆体10内所形成具阶级面131的通孔13,以供一杆头20穿置固设于杆体10的通孔13内,而该杆头20前端的套接部21下方所形成的突出部23,则可供卡设于该杆体10前端的通孔13外缘,另于杆头20末端内所设的定位孔22,则与一由杆体10下方通孔13置入的固定件40形成稳固结合,而通过该固定件40的帽缘41与通孔13内的阶级面131相互卡抵,致使杆头20得以穿置固设于杆体10的通孔13内。另,通过栓杆30以设有的螺纹部31而穿置螺设于杆体10上的斜向螺孔11,以供结合杆体10与栓杆30,以及降低应力,由上述结构,而得以保留股骨主要的受力组织(即股骨颈),并以股骨颈作为植入的位置,且因所需破坏的体积小,仅需摘取软骨磨损的股骨头及髋臼部分,所以伤口的面积不必太大,而植入的股骨杆体积相对减少,且于长期使用磨损杆头20时,仅需更换杆头20即可,而不需再更换整组股骨杆,进而增加便利性及降低成本。另外,通过该杆体10两侧所设有的齿部12设计,以增加与植入位置的接触面及形成对应卡扣,进而获得最佳的植入固定效果。请参阅图6、7,本技术于使用时,也可于该杆体10上设置一斜向螺孔11,该杆体10两侧设有齿部12,而杆体10前端突设一杆头20,该杆体10与杆头20一体成型,且该杆头20前端配设有一套接部21;该栓杆30上设有螺纹部31,而该栓杆30穿置螺设于杆体10上的斜向螺孔11,以供结合杆体10与栓杆30,从而,具有组设简便、减少植入体积、降低应力及提升植入的稳固性等效果,增加其实用性及便利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可大幅提升整体使用的便利性及实用性,使得本技术具有组设简便、减少植入体积、减少更换元件及提升植入的稳固性等效果,增加其实用性及便利性。当然,本技术在某些零件或零件的安排上容许有所不同。且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凡依本技术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股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股骨杆结构包括有一杆体,该杆体上设有一斜向螺孔,该杆体两侧设有齿部,而杆体前端突设一杆头,且该杆头前端配设有一套接部;一栓杆,该栓杆上设有螺纹部,而该栓杆穿置螺设于杆体上的斜向螺孔,以结合杆体与栓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杆体与杆头为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杆体内形成一具阶级面的通孔,该杆头末端穿置固设于杆体的通孔内,而杆头前端突设于杆体外,且该杆头末端设有一定位孔,以与一固定件稳固结合,而该固定件的帽缘与通孔内的阶级面相互卡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股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杆头前端的套接部下方形成一突出部,以卡设于该杆体前端的通孔外缘。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股骨杆结构,包括有一杆体及一栓杆;该杆体上设有一斜向螺孔,该杆体两侧设有齿部,而杆体前端突设一杆头,且该杆头前端配设有一套接部;该栓杆上设有螺纹部,而该栓杆穿置螺设于杆体上的斜向螺孔,以结合杆体与栓杆。从而,本技术具有组设简便、减少植入体积、减少更换元件、降低应力及提升植入的稳固性等效果,增加其实用性及便利性。文档编号A61F2/36GK2792437SQ200520008610公开日2006年7月5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7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股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股骨杆结构包括有:    一杆体,该杆体上设有一斜向螺孔,该杆体两侧设有齿部,而杆体前端突设一杆头,且该杆头前端配设有一套接部;    一栓杆,该栓杆上设有螺纹部,而该栓杆穿置螺设于杆体上的斜向螺孔,以结合杆体与栓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震宇陈天雄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陈天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