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送风分配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07257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送风分配箱,由箱体及在箱体内的细气流调节器和粗气流调节器组成,其所述的粗气流调节器置于箱体的下部,细气流调节器由三块弧形细气流调节器导流板构成并置于分配箱箱体入口,第一块细气流调节器导流板位于粗气流调节器正上方,第一至第三的间隔L为10-2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适应多风道空调送风系统,便捷地调节空调机组的送风风量分配,使各送风风道内的送风量满足设计要求,从而有效达到均匀送风的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部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送风分配 箱。
技术介绍
地铁维护工程检测车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送风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车顶设备布置多、空调不能居中布置,导致两侧送风距离、送风风量都不相同;2、送风区域多,各自成独立空间,各区域存在压力梯度,导致送风均勻分配以及空 调回风困难。由于上述原因,地铁维护工程检测车送风系统对送风风量的合理分配要求高,与 机车及城轨车辆的送风系统又都不相同,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调节风量分配 的空调送风分配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结构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 调节风量分配的空调送风分配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箱体及在箱体内的细 气流调节器和粗气流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气流调节器置于箱体的位置如公式丄1=丄其中L1_粗气流调节器位置L2-分配箱入口长度Ql-左端风道风量Q2-右端风道风量;所述的细气流调节器由三块弧形细气流调节器导流板构成并置于分配箱箱体 入口,第一块细气流调节器导流板位于粗气流调节器正上方,第一至第三的间隔L为 10-2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能适应多风道空调送风系统, 便捷地调节空调机组的送风风量分配,使各送风风道内的送风量满足设计要求,从而有效 达到均勻送风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细气流调节器,2、粗气流调节器,3、箱体,4、调节手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箱体3及在箱体3内的细气流调节器1和粗气流调节器2。首先按照各风道送风量的设计比例,粗气流调节器1置于箱体3的位置固定不变,如公式权利要求1. 一种空调送风分配箱,包括箱体C3)及在箱体(3)内的细气流调节器(1)和粗气 流调节器O),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气流调节器(2)置于箱体(3)的位置如公式=其中L1_粗气流调节器位置L2-分配箱入口长度 Ql-左端风道风量 Q2-右端风道风量;所述的细气流调节器(1)由三块弧形细气流调节器导流板构成并置于箱体(3)入口, 第一块细气流调节器导流板位于粗气流调节器O)正上方,第一、第二至第三块细气流调 节器导流板的间隔L为10-20c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送风分配箱,由箱体及在箱体内的细气流调节器和粗气流调节器组成,其所述的粗气流调节器置于箱体的下部,细气流调节器由三块弧形细气流调节器导流板构成并置于分配箱箱体入口,第一块细气流调节器导流板位于粗气流调节器正上方,第一至第三的间隔L为10-2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适应多风道空调送风系统,便捷地调节空调机组的送风风量分配,使各送风风道内的送风量满足设计要求,从而有效达到均匀送风的目的。文档编号F24F13/08GK201844515SQ20102058723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张金, 朱宇龙, 赵江农, 金希红 申请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送风分配箱,包括:箱体(3)及在箱体(3)内的细气流调节器(1)和粗气流调节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气流调节器(2)置于箱体(3)的位置如公式:  L1=L2*Q1/Q1+Q2其中:L1-粗气流调节器位置  L2-分配箱入口长度  Q1-左端风道风量  Q2-右端风道风量;  所述的细气流调节器(1)由三块弧形细气流调节器导流板构成并置于箱体(3)入口,第一块细气流调节器导流板位于粗气流调节器(2)正上方,第一、第二至第三块细气流调节器导流板的间隔L为10-20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宇龙赵江农金希红张金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