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张林专利>正文

新型蟾蜍壳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067 阅读:6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采用现有的蟾蜍壳采集器,蟾蜍在脱壳的过程中往往会跳出小池,从而影响脱壳过程的正常进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以防止蟾蜍在脱壳的过程中跳出小池的新型蟾蜍壳采集器,它包括一个大容器,内用隔板分隔成网络状分布的小池,小池的上方的四周边均设有凸沿。由于在小池的上方加上了一定宽度的凸沿,可有效防止蟾蜍在脱壳的过程中跳出小池,确保脱壳过程的正常进行。这种新型蟾蜍壳采集器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制作也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Toad shell collector

The toad shell collector current, often out of pond in toad shelling process, thus affecting the normal process of shell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toad shell collector can prevent the toad in the shelling process out of the pond, it includes a large container, inside the separator is divided into small network distribution, the top of the edges around the po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edge. Because of a certain width in a little above plus a convex edge,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toad in the shelling process out of the pond, to ensure the normal process of shelling. The toad shell collector has the advantages of artful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manufa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蟾蜍壳采集器
技术介绍
蟾蜍壳具有很好药用价值。自然界里,由于蟾蜍的习性,将蜕下的壳吞吃掉,所以很难采集。在人工的养殖条件下,常因蟾蜍间的互相挤压和爬抓后引起蟾蜍皮肤受伤和破损,蜕下的蟾蜍壳是破碎的。中国专利CN2465471Y公布了一种蟾蜍壳采集器,这种蟾蜍壳采集器包括一个大的容器,大容器内用隔板分隔成网格状分布的小池。采用这种蟾蜍壳采集器,每只蟾蜍单独养殖在一个小池内,可以防止蟾蜍脱壳过程蟾蜍壳的破损。然而蟾蜍在脱壳的过程中往往会跳出小池,从而影响脱壳过程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以防止蟾蜍在脱壳的过程中跳出小池的新型蟾蜍壳采集器,这种新型蟾蜍壳采集器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制作也十分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蟾蜍壳采集器,包括一个大容器,所述大容器内用隔板分隔成网络状分布的小池,所述小池的上方的四周边均设有凸沿。由于在小池的上方加上了一定宽度的凸沿,可有效防止蟾蜍在脱壳的过程中跳出小池,确保脱壳过程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是一个大容器1,呈正方形,边长1米,大容器1上有进水口接头和出水口,大容器1内用隔板2分隔成网络状分布的小池3,相邻的小池3间有小孔连通,每个小池的上方的四周边均设有凸沿4。将蟾蜍放养在小池3中,由于凸沿4的阻挡作用,可有效防止蟾蜍跳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蟾蜍壳采集器,包括一个大容器(1),所述大容器(1)内用隔板(2)分隔成网络状分布的小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池(3)的上方的四周边均设有凸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蟾蜍壳采集器,包括一个大容器(1),所述大容器(1)内用隔板(2)分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蒋张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