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尚应喜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制冷制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05812 阅读:152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制冷制热装置,包括水包、热源和制冷器,水包为水箱,水箱与补液罐相通,水箱与补液罐之间设置有液体泵和电磁阀,热源为电磁包,电磁包安装于水箱外,水箱内设置盘管,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制冷器相通;液体泵和电磁阀分别与控制箱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冷制热装置能全年使用,用于供热或供冷,利用率较高,且运行成本较低,能使用较大的水箱。(*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空调制造
,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冷热供液的自动化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以防冻液或者水为媒介的自动制冷制热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能营造出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但空调通常用于制冷,用于制热时,成本 太高,且不能提供热水,导致空调的用途单一,利用率较低。为此,专利《制冷、制热、热水三 用空调装置》(专利号ZL200520087557. X,公告号CN2833451,公告日2006. 11. 01)公开了 一种能在夏天同时供应冷气热水、冬天供应暖气热水、春秋供应热水的三用空调装置,使得 空调全年都能使用,提高了空调的利用率,但该空调装置采用压缩机制热,还是导致运行成 本过高。专利《智能电磁温水暖气》(专利号ZL200720093M4. 2,公告号CN201(^8683,公 告日2008. 02. 27)和专利《超节能家庭电磁炉土暖气》(专利号ZL200820226195. 1,公告号 CN201306192,公告日2009. 09. 09)分别公开了一种暖气,该两种暖气均采用设置在水箱下 方的电磁炉作为热源,使得水箱的体积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制冷制 热装置,不仅能全年使用,利用率较高,而且运行成本较低,能使用较大的水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制冷制热装置,包括 水包、热源和制冷器,水包为水箱1,水箱1与补液罐9相通,水箱1与补液罐9之间设置有 液体泵7和电磁阀8,热源为电磁包3,电磁包3安装于水箱1外,水箱1内设置盘管11,盘 管11的两端分别与制冷器相通;液体泵7和电磁阀8分别与控制箱10电连接。水箱1上安装有探测头16,探测头16与控制箱10电连接。电磁阀8采用止回电磁阀。电磁包3的数量为一个、三个或者六个。制冷器为循环制冷箱4,循环制冷箱4的冷凝器和压缩机分别与盘管11的两端相接。本技术制冷制热装置采用电磁包作为热源,利用防冻液进行冷热交换,能为 一个家庭、一座楼或一个单位冬季取暖,夏季防署。定时,定温,自动控制,散冷散热均勻,均 勻的温度能到达房间每个角落,节能高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制冷制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制冷制热装置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中,1.水箱,2.安装架,3.电磁包,4.循环制冷箱,5.第一冷凝器接管,6.第二冷凝器接管,7.液体泵,8.电磁阀,9.补液罐,10.控制箱,11.盘管,12.第一接口,13.第二 接口,14.管路接口,15.水箱体,16.探测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制冷制热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水箱1和控制箱10 ;水箱1上 设置有安装架2,安装架2上设置有为水箱1加热的电磁包3,水箱1通过第一冷凝器接管 5和第二冷凝器接管6与循环制冷箱4相连接,水箱1通过管道与补液罐9相通,该管道上 安装有液体泵7和电磁阀8,液体泵7与水箱1的进口相连,电磁阀8与补液罐9的出口相 连,水箱1上还安装有探测头16,探测头16、液体泵7和电磁阀8分别与控制箱10电连接。 水箱1和补液罐9内加注有防冻液或者水。若本装置中加注水,当水的温度降低到3°C时,液体泵7就会自动循环,防止冻水。 防冻液优选乙二醇。使用防冻液作为冷热传递的媒介,能够加快冷、热的传递速度,且防冻 液易于配制,容易实现自动化。本技术制冷制热装置中水箱1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水箱体15,水 箱体15内设置有紫铜制成的盘管11,盘管11的两端分别从水箱体15的顶部伸出,形成第 一接口 12和第二接口 13,第一接口 12通过第二冷凝器接管6与循环制冷箱4相通,第二接 口 13通过第一冷凝器接管5与循环制冷箱4相通,水箱体11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 管路接口 14,处于同一侧壁上的两个管路接口 14上下设置。第一冷凝管12和第二冷凝管 13分别与循环制冷箱4的冷凝器和循环制冷箱4的压缩机相接。电磁阀8采用单口排气的DK71-N系列止回电磁阀。本制冷制热装置采用目前最节能的电磁包3作为热源。其数量为一个,或者一组 三个,或者二组六个。盘管11为本制冷制热装置的蒸发器,安装于室外的循环制冷箱4产生的冷气通过 冷凝器接管送入盘管11,经过盘管11循环后返回循环制冷箱4中的空气压缩机进行制冷交换。控制箱10,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的定时启动和关闭,自动化定热或定冷。通过控制 箱10可以设定供冷或供热的起止时间,可以设定装置开始工作和停止工作的温度控制线, 还可以设定液体泵7开启和关闭的温度控制线。将本制冷制热装置安装于需调节室内温度的场所,将循环制冷箱4安装于室外, 按照现有取暖设施的安装方法将水箱体11上的两个管路接口 14与暖气的循环管路相接, 将水箱体11上的另外两个管路接口 14用堵头密封。将暖气片的进水口与液体泵7和电磁 阀8之间的管道相通。夏季,启动循环制冷箱4,循环制冷箱4的空气压缩机和冷凝器产生冷气,该冷气 通过冷凝器接管送入盘管11,并通过盘管11与水箱1内的防冻液进行冷交换,降低水箱1 中防冻液的温度,使其成为低温防冻液,开启液体泵7,将水箱1中的低温防冻液通过管道 送入各房间内的暖气片中,降低室内温度。冬季,开启电源,给电磁包3供电,电磁包3对水箱1内的防冻液进行加热,当水箱 1内防冻液的温度到达设定温度时,开启液体泵7,将水箱1中的高温防冻液通过管道送入各房间内的暖气片中,提高室内温度。当水箱1中的防冻液消耗到一定程度时,控制箱10发出指令,在装置停止工作时, 打开电磁阀8,将补液罐9中的防冻液补入管道中。当在一间房间中使用本制冷制热装置取暖时,舍弃循环制冷箱4,在水箱1上安装 滚轮,将水箱1内的防冻液换成水。或者,舍弃循环制冷箱4,将水箱1与该房间内的暖气片 对接,即可用于该房间的取暖。将本技术制冷制热装置与建筑物内现有的暖气片组装成整座楼或者一个单 位大面积定时、定温自动化取冷暖系统,采用防冻液在水箱1内进行冷热交换,然后,将冷 或热的防冻液送到每个暖气片,对房间进行降温或升温。水箱1也可以单独作为供热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制冷制热装置,包括水包、热源和制冷器,其特征在于,水包为水箱(1),水 箱(1)与补液罐(9)相通,水箱(1)与补液罐(9)之间设置有液体泵(7)和电磁阀(8),所述 的热源为电磁包(3),电磁包(3)安装于水箱⑴夕卜,水箱⑴内设置盘管(11),盘管(11) 的两端分别与制冷器相通;所述液体泵(7)和电磁阀⑶分别与控制箱(10)电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上安装有探测头 (16),探测头(16)与控制箱(10)电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8)采用止回电磁阀。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包(3)的数量为一个、 三个或者六个。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器为循环制冷箱G), 循环制冷箱的冷凝器和压缩机分别与盘管(11)的两端相接。专利摘要一种自动制冷制热装置,包括水包、热源和制冷器,水包为水箱,水箱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制冷制热装置,包括水包、热源和制冷器,其特征在于,水包为水箱(1),水箱(1)与补液罐(9)相通,水箱(1)与补液罐(9)之间设置有液体泵(7)和电磁阀(8),所述的热源为电磁包(3),电磁包(3)安装于水箱(1)外,水箱(1)内设置盘管(11),盘管(11)的两端分别与制冷器相通;所述液体泵(7)和电磁阀(8)分别与控制箱(10)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应喜
申请(专利权)人:尚应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3月30日 07:32
    能效比是在额定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实际制冷量与实际输入功率之比。这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单位输入功率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转换成的制冷量。空调能效比越大,在制冷量相等时节省的电能就越多。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