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伟强专利>正文

制冷制热的组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28829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包括一个制冷剂回路和一个水路,制冷剂回路中设有一个压缩比较大的压缩机,制冷剂回路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和一个第二热交换器与水回路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回路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一个第三热交换器,用于与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一个膨胀阀设置于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之间;这种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其水路的出口端输出为水蒸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和制热的组合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制冷剂压缩机的 制冷制热组合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利用空调压缩机的废热实现制冷制热的组合系统, 如2006年6月7日公开、公告号CN1782620A的中国专利文献所描述的,流经制冷剂线路的 制冷剂与供应水进行热交换,其能够于制冷的同时,获得连续的制热操作。该制冷剂回路中 有一个制冷剂压缩机。现有技术电提及了采用复叠式压缩机进行制冷制热的方案,如2008年7月2日公 开、公告号CN101210748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空调热水复合机,该空调热水复合机 包括由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节流机构组成的空调系统用循环回路, 以及由第二压缩机、第三换热器、第四换热器、第二节流机构组成的热水制热用循环回路; 第二换热器与第三换热器形成换热连接;第四换热器与热水管路形成水路连接,该热水管 路上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上述的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其制热的终端均是热水,应用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制热的组合系统,其制热的终端产物为水蒸汽。本技术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包 括一个制冷剂循环回路和一个水路,制冷剂循环回路中设有一个压缩机,所述制冷剂循环 回路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串接的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和一个第二热交换器与水路中的水进 行热交换,制冷剂循环回路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一个与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第三热交换 器,一个节流器设置于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 路的压缩机,其压缩比至少为8。作为优选,所述水路于入口处设置一个自动传感控制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为板换或壳管,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为套管,所述第三 热交换器为制冷剂与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的装置,所述节流器为膨胀阀。作为优选,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其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一个第一气液分离器, 于第二热交换器与节流器之间至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有并联的一个截止阀和一个喷液旁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制冷的同时,于水路的终端输出水蒸汽,而水蒸汽的应用 领域远远大于热水的应用领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参见附图,图中6为水路出口处,7为水路入口处,4为节流器。本实施 例的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包括二个回路,一个是制冷循环回路,其使用R22作为制冷剂,另 一个为水路。制冷剂循环回路中设有一个压缩机1,该压缩机的压缩比为8,制冷剂循环回路压 缩机1的输出端通过串接的一个第一热交换器2和一个第二热交换器3与水路中的水先后 进行热交换,通过这种方式,充分吸收制冷剂循环回路的输出端所释放出的热能,以使水路 中的液态水变为水蒸汽。压缩机1的输入端设置一个第三热交换器5,用于空气进行热交 换,一个节流器4设置于第二热交换器3和第三热交换器5之间,该节流器可以是膨胀阀, 也可以是毛细管,其作用是促使循环制冷剂单向运动的同时,降低节流器前后的压力。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热交换器2为大型的板换,第二热交换器3为足够长度的蛇型 套管。实施例2 为了方便水路的清洗,本实施例中与水路相关的套管型热交换器,即第 二热交换器3,设置为可以拆卸、清洗该处水路管的内管可拆卸式的套管。在内管中流通的 水导致结垢时,方便拆卸内管,再加以清洗。这种清洗,可以使用弱酸或弱碱,再加上使用塑 料毛刷等物理手段,即可彻底消除内管中的水垢,而不会对水路产生污染,使水路可以继续 作为生活用水使用。这种套管的结构可参见本专利技术人的《一种套管式换热器》,中国专利文 献公告号CN201081577Y。水路的第二热交换器3与水路入口处7之间设置一个自动传感控制装置8,该自动 传感控制装置8可以是压力调节阀。该压力调节阀的作用是根据制冷剂循环回路压缩机1 的输出端制冷剂压力状况,来调节水路入口处7的水压。本实施例的制冷剂循环回路中,压缩机1的输入端设置一个气液分离器9,于第二 热交换器3和节流器4之间到压缩机1输入端设置有并联的一个截止阀10和一个喷液旁通Ilo权利要求一种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包括一个制冷剂循环回路和一个水路,制冷剂循环回路中设有一个压缩机,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串接的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和一个第二热交换器与水路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循环回路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一个第三热交换器,用于与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一个节流器设置于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其压缩比至少为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于入口处设置一个 自动传感控制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为板换或 壳管,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为套管,所述第三热交换器为制冷剂与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的装 置,所述节流器为膨胀阀或毛细管。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中, 其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一个气液分离器,于第二热交换器与节流器之间至压缩机的输入端 设置有并联的一个截止阀和一个喷液旁通。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内管可拆卸式的 套管。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 剂循环回路的压缩机为螺杆式压缩机。专利摘要一种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包括一个制冷剂回路和一个水路,制冷剂回路中设有一个压缩比较大的压缩机,制冷剂回路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和一个第二热交换器与水回路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回路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一个第三热交换器,用于与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一个膨胀阀设置于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之间;这种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其水路的出口端输出为水蒸汽。文档编号F25B29/00GK201764747SQ20092026288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罗伟强 申请人:罗伟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冷制热组合系统,包括一个制冷剂循环回路和一个水路,制冷剂循环回路中设有一个压缩机,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串接的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和一个第二热交换器与水路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循环回路压缩机的输入端设置一个第三热交换器,用于与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一个节流器设置于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循环回路的压缩机,其压缩比至少为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罗伟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