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滤波器阵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04916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整体能维持简单的结构,并能个别地调整多个滤波器元件的LC串联谐振电路的电感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由具有线圈和电容器的LC并联谐振电路及LC串联谐振电路构成的滤波器元件(F1~F4)并列设置为阵列状而整体形成,并且对于构成各滤波器元件(F1~F4)的接地用的电容器(C12~C42)的信号侧电极(8),个别地连接与该电容器(C12~C42)一起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的电感调整用导体(L12~L42),并且将电容器(C12~C42)的接地侧电极(9)相对于各信号侧电极(8)共同地对置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多个由具有线圈和电容器的LC并联谐振电路及LC串ttAA 、 Pk _U=: J- n/r丄"上"、,上,山口。 ~1 /lL th:, P =t W 口— t^,1 .『K ~t^T 士*^ /丄ttvA/- n 口 ~^fc^ 、上,丄口n t7—狀诺*屯iE仓pj战tfj從、奴奋兀1十目c:直刀p牛^ i」w 「ra楚w形讽tf、」户鹏奴奋件 列。
技术介绍
例如,在移动电话中存在各种通信方式(GSM方式、DCS方式、PCS 方式等),所以从以往就有在一台移动电话中使用多个通信频带的情况。 这时,为了防止各通信频带的接收灵敏度恶化,在各通信频带中有效除去 噪声成为必要。作为一个例子,进行900MHz附近或1.8GHz附近的各通信频带的噪 声除去后,在噪声滤波器中要求在各通信频带经较宽的范围来取得衰减。水7:bh A艮六二^士SiVi啦iVn吉M^4:^M"6fF、、/Ffe、、/drBa^T求走^rf拔4^ M出命胆(il^工电感,而构成2谐振型的滤波器。在此,在以往技术中,如图IO所示,提出具有与在信号线上设置的 线圈Ll并联形成寄生电容器Cl而构成的LC并联谐振电路PR、在信号 线与接地之间串联了电容器C2和线圈L2的LC串联谐振电路SR的2谐 振型的滤波器元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这样的以往的2谐振型的滤波器元件,虽然能经较宽的频带而取得衰 减,并在所述移动电话的例子中,能除去900MHz附近或1.8GHz附近的 各通信频带的噪声,但是对于在一台移动电话中使用多个通信频带,实际 情况是只用一个2谐振型的滤波器元件难以有效地除去各通信频带的各自 的噪声。在此,可考虑配置多个与各通信频带对应的2谐振型的滤波器元件, 并整体形成这些滤波器元件,而构成噪声滤波器阵列。如果配置多个这种 2谐振型的滤波器元件并整体形成,而构成噪声滤波器阵列,则作为等效电路,成为图11所示的阵列构造。另外,这里,作为一个例子,表示了 设置4个滤波器元件的情形。在图11所示的阵列构造中,在图中用虚线包围的LC串联谐振电路的 部分都接地,所以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可考虑将电容器以及线圈进行共 同化。而且,这时,成为图12所示的结构。艮P,图12所示的噪声滤波器阵列对各滤波器元件个别地设置构成各 滤波器元件的LC串联谐振电路的接地用的电容器C12 C42的信号侧电 极,另一方面,对于各信号侧电极共同地设置电容器C12 C42的接地侧 电极,并与该信号侧电极连接有一个线圈LO。可是,图12所示的构造的噪声滤波器阵列将构成各滤波器元件的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线圈L0共同化,而只存在一个,所以难以按照各通信频 带,个别地调整LC串联谐振电路的电感。因此,当用各滤波器元件想除 去的噪声的频率为不同时,有无法适当应对的问题。专利文献1:特开平9-2664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太#昍县4 了缺A日f^来的;里丽而:tS.MJ.的甘日的女不-;t县/it一細脇吉^丁、 /人J 川T '乂^v/Z I A~L; H J k^l、/^i IHJ 4AC LM H J 7 hH H J JJ 1/人'I I萃/滤波器阵列,其无需复杂的结构,而能个别地调整多个滤波器元件的LC 并联谐振电路和LC串联谐振电路的电感,并能有效去除多个通信频带的 噪声。为了实现所述的目的,技术方案l的噪声滤波器阵列,将多个由具有 线圈和电容器的LC并联谐振电路和LC串联谐振电路构成的滤波器元件 并列设置为阵列状而整体形成,在构成所述LC串联谐振电路的接地用的 电容器的信号侧电极上个别地连接有电感调整用导体,并且,所述电容器 的接地侧电极是相对于所述各信号侧电极共同地对置配置的。此外,技术方案2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调整用导 体的电感值,是根据通信频带的信号频率个别地设定的。此外,技术方案3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感调整用导 体形成为弯曲状、螺旋状、线圈状中的任意一个形状。此外,技术方案4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所述各电感调整用6导体经由转接孔与所述各电容器的所述信号侧电极个别地连接。此外,技术方案5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构成所述各LC串 联谐振电路的所述电感调整用导体和所述电容器的所述信号侧电极整体 形成在同一面上。此外,技术方案6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具有层叠构造,所 述各滤波器元件,以相对于所述电容器的所述各信号侧电极共同设置的所 述接地侧电极作为分界,而被设置在该层叠方向的两侧。此外,技术方案7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具有层叠构造,所 述各滤波器元件,以所述电容器的所述接地侧电极作为分界,在其层叠方 向的两侧各配置了2个元件。此外,技术方案8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具有层叠构造,所 述各滤波器元件,以所述电容器的所述接地侧电极作为分界,而仅被设置 在该层叠方向的单侧。此外,技术方案9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构成所述LC并联 谐振电路和所述LC串联谐振电路的用于形成线圈的导体,在厚度方向上 彼此不重叠地将位置错开而形成。此外,技术方案10的噪声滤波器阵列具有层叠多个形成线圈导体 的绝缘层而构成的线圈;和将形成信号侧电极的绝缘层与形成接地侧电极 的绝缘层进行层叠而构成的电容器,所述线圈和所述电容器在层叠方向上 并列配置,并且将两者电连接而构成的多个滤波器元件设置为阵列状而整 体形成,所述各滤波器元件,其多个沿着层叠方向配置,这些层叠方向的 多个各滤波器元件将所述线圈彼此邻接地重叠配置,并且所述各电容器配 置在不被所述线圈夹持的层叠方向的至少一方的外侧的位置上。此外,技术方案11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层叠方向的所述各滤波器元件的数量是偶数,在层叠方向上,大致成为上下对称的构造地 各配置了半数。此外,技术方案12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层叠方向的所述 各滤波器元件的电容器,在层叠方向上,集中配置在所述线圈的单侧。此外,技术方案13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的接 地侧电极,由所述各滤波器元件共享,并以覆盖形成所述线圈的区域的方7式而形成。此外,技术方案14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在各滤波器元件 的彼此邻接的所述线圈彼此之中,靠近于所述电容器一方的线圈形成为与 其它线圈相比,线圈导体的巻绕长度更长。此外,技术方案15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将配 置在层叠方向的外侧的一侧作为安装面侧。此外,技术方案16的噪声滤波器阵列的特征在于在位于层叠方向 的最外层的绝缘层上形成有方向性识别标志。根据技术方案l的专利技术,无需为复杂的结构,就能容易地实现由多个 具有线圈及电容器的LC并联谐振电路和LC串联谐振电路整体形成的噪声滤波器阵列。此外,各滤波器元件由LC并联谐振电路和LC串联谐振 电路形成,当用接地用的电容器和电感调整用导体构成LC串联谐振电路 时,能容易地形成具有多个2谐振型的滤波器元件的噪声滤波器阵列。而且,在构成各滤波器元件的接地用的电容器的信号侧电极上,个别 地连接了电感调整用导体,所以能对每个滤波器元件调整串联谐振电路的 电感。因此,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噪声滤波器,例如在一台移动电话中使用 多个通信频带时,也能有效除去各通信频带的噪声。此外,如技术方案2的噪声滤波器阵列那样,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噪声滤波器阵列,将多个由具有线圈和电容器的LC并联谐振电路及LC串联谐振电路构成的滤波器元件并列设置为阵列状而整体形成, 在构成所述LC串联谐振电路的接地用的电容器的信号侧电极上个别地连接有电感调整用导体,并且, 所述电容器 的接地侧电极,是相对于所述各信号侧电极共同地对置配置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友嘉羽田野研次郎上野治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