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明明专利>正文

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858 阅读:4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随身行走挂置在身上的随身鱼杆支撑装置,当鱼杆插在鱼杆支撑装置的收容筒内时,钓鱼者的双手可完全自由。这样,不仅可以大幅度减轻钓客长时间等候修鱼讯的身心疲劳,而且在处理捕捞到的鱼的过程中可确保钓客的人身安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Portable fishing rod supporting device

A portable fishing rod supporting device, its main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portable walking can be hung on the body of the portable fishing rod supporting device, when a cylinder rod is inserted in the supporting device of fish fishing rod when fishing hands can be completely free. In this way, not only can greatly reduce the fishing for a long time waiting for fish to repair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fatigue, but also in the process of catching fish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asseng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钓鱼用的鱼杆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垂钓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已成为一特定族群不可缺少的休闲活动之一,不论海钓,矶钓,湖钓或溪钓,总是能看到一手握杆,站在海边,矶岸上,湖畔或溪畔以手握支撑着一定长度的钓杆的垂钓者。由于钓客长时间守候鱼讯,专注握持钓杆,时间长了,不仅精神上易于紧张疲劳,而且钓客们都靠着手臂的力量支撑鱼杆设备的整个重量,尤其人手握持在鱼杆尾部或以手臂夹住鱼杆时,在长时间的等候下相当耗费体力。特别是在溪钓或矶钓时,钓客必须杆不离人手,可以说丝毫没有空档休息,长时间观注鱼讯,眼神呆滞倦怠,反而使垂钓休闲的乐趣丧失。再者,如果钓到鱼时,尤其是上钩的鱼既大又重时,更需要体力。一般地,钓客都以双手持杆,上、下旋动,如果钓客体力不够又碰到大鱼,无法与之作长时间的搏斗时,为安全起见,往往放弃已钓到的鱼,否则将连杆带线一起被鱼拉下,反而不偿失。所以,现有的鱼杆没有一个供携带式的支撑装置以便使用,使得钓鱼者体力无法有效发挥,而且易对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此外,当有鱼上钩时,拉上的鱼必须将鱼钩从鱼嘴中取出,由于取出时,必须双手同时操作才行。一般处理方式均是将鱼杆连同鱼线放置在地面上或矶岩上。这样,除了鱼杆表面容易因滚动而受损外,鱼线也易于纠缠在一起而打结。造成钓客在处理上常感到非常繁琐而且紊乱,尤其在鱼获快速发生时,更令钓客应接不暇。众所周知,鱼杆对钓鱼者而言如同其第二生命,通常不论在任何场合杆不离人,人不离杆,钓客的出门装备又特别多特别重,对钓客出门垂钓确实是项沉重的体力负担。例如储存鲜鱼用的冰箱,垂钓用的铅块重达六、七十公斤,背着沉重的装备行走崎岖不平的海岸,矶岩、湖畔或溪畔时,在一手持杆,只有一手空着的情况下,往往在紧急情况下,造成人身平衡的一大障碍,对钓客的生命安全没有保障。所以如何提供一种可供支撑鱼杆的装置,又能令钓客的双手都可自由的支撑装置,已成为现在钓客所迫切需要的宠物。为此,本申请专利技术人查遍已有的技术和知识资料,均无类似可减轻人们垂钓的体力疲劳的方法或装置。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解决钓客长时间垂钓会疲劳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颖的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鱼杆可完全不用手持,双手自由自在,可从事其它工作,而且非常省力,所以,可以大幅度减轻钓客的体力疲劳。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其中鱼杆可插于收容筒内,以使双手可同时进行鱼获的处理作业,不仅鱼获处理快速而且鱼杆不会因鱼获快速而手忙脚乱或处理不当而受损,且鱼线也不会相互打结。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使钓客在不使用时,可将鱼杆移至背肩部,令双手完全自由自在,使钓客行走在崎岖钓鱼环境及处理频繁的鱼获时可保证人身安全。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其较佳的可行具体技术方案包括一可挂在身上的基板34,基板34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扣孔38-38,39-39或挂环37-37;一可将基板34经由这些扣孔而扣持在身体上的至少一对扣持带43-43;一可支撑鱼杆的收容筒2,该筒体的外周上形成一突缘3,该突缘的内突设一凸轴5;一组连接组件25,是设在上述收容筒2和基板34之间,并可将上述收容筒2连接组合于上述基板34之上;一组扣持组件31,是在上述收容筒2的凸轴5穿过上述连接组件25时,扣持在凸轴5上的,因而可使基板34借上述一对扣持带43-43的扣具扣持在人体上,而该鱼杆收容筒2则以上端的开口部将鱼杆收在其中,以使人手可避免长时间支撑鱼杆。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将结合附图说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剖示意图;图4为自图3A-A处的顶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收容筒的使用说明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收容筒的使用说明示图;图6-图8为本技术的使用说明示意图。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5,就本技术的鱼杆支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本技术的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1基本上包括一可挂在人身体上的基板34,至少一对可将基板34扣持在人身体上的扣持带43-43;44-44;45-45;一可支撑鱼杆的收容筒2,一设在上述收容筒2及基板34间的一组连接组件25,可将上述收容筒2与基板34连接组合在一起,和一扣持组件31是将连接组件25扣持在收容筒2和基板34之间的。其中,基板34是具有一弧度的,并以半硬体的塑胶材料制成,以便于靠持在人体的腰部部位。如果基板34使用硬质材料制成,则靠持在人体的一面最好另设软质弹性垫(图中未显示出)。基板34的正面形状略似倒梯形,上宽下窄,为便于挂置在人身上,可在上端处设置挂肩带45的挂环37,也可在上端两侧面设置挂置在大腿上的腿带44。如图所示,不论是肩带45,腰带43或腿带44均使用一般示售品的快速扣具的带状物,详细构造说明略。鱼杆的收容筒2本质上为贯通的筒体,在其圆周上形成一突缘3,在突缘3的内朝外处突设一凸轴5,凸轴5的外端设有一扣持孔6,收容筒2的后端底部设有固定座7,固定座7的两侧,收容筒2的底端各设有一道纵向槽孔8-8,收容筒2的前端设一突耳9,突耳9的前端设一贯穿的枢轴孔10,以便将收容筒2的底部开闭组件13枢设在上述的固定座7和突耳9之上。该底部开闭组件13包括一由14,17,20等三段连接杆组件组成。其中,上段连杆的组件14的上端具有一弧形把手部16,其下端具有一把接孔15;中段连杆组件为H型组件17,具有上枢接孔18,可与上段连杆组件的枢接孔15借着梢23的穿设枢接后扣止于一C型扣环24,其下端具有一枢接孔19;下段连接组件20的上枢接孔21也借着梢23的穿设而与中段连接杆的下枢接孔19枢接在一起,再借着C型扣环24扣止于下段连接杆的外侧,而下段连杆组件20的下端枢接孔20则借梢11而枢接于收容筒2的下端凸9的枢接孔10,再以C型扣环12扣止于凸耳9之上,由此可知,收容筒2的底部开闭组件13只借下段连杆组件20的下端两枢接孔22-22枢接于收容筒2的凸耳9上,而借上段连杆组件14的把手部16扣持于收容筒2的固定座7上,则上段连杆组件14的两臂部在关闭状态时是伸入收容筒2底部固定座两侧的纵向槽孔8-8之中的,是利用下段连杆组件的纵向面支撑鱼杆,所以其支撑应力绰绰有条。本技术的收容筒2与基板34之间再借上述的组合连接组件25予以连接,该连接组件25包括一弹簧26,一摩擦垫圈27和一可锁固在基板上的扣环28,扣环28的端面设有四个固定螺孔29。可借基板上的螺丝41,穿设通孔42与基板34锁固在一起,而在锁固前,该组连接组件25是套设于收容筒2的凸轴5的外周的。再借上述的扣持组件31将连接组接25扣持于凸轴5之上,该扣轴组件31可包括-C型扣环33和扣持梢32。由此可见本技术的鱼杆收容筒2借连接组件25和扣持组件31以及螺丝41与基板34以可旋转方式连接在一起。由于连接组件的扣环28与基板34锁固,而组件25借扣持组件31在收容筒2的凸轴5上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同时在扣环28一圆周面设有一段弧形凹槽30,与收容筒2的突缘3上的卡止块4相对应,使基板固定在人体上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可挂设在身上的基板,基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扣孔或挂环;一可将基板经由这些扣孔而扣持在身体上的至少一对扣持带;一可支撑鱼杆并可将鱼杆收容其中的收容筒,该筒体的外周上形成一突缘,该突缘的内突设一 凸轴;一组设在上述收容筒和基板之间的并可将上述收容筒连接组合于上述基板之上的连接组件;一组在上述收容筒的凸轴穿过上述连接组件时用以扣持在凸轴上的扣持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可挂设在身上的基板,基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扣孔或挂环;一可将基板经由这些扣孔而扣持在身体上的至少一对扣持带;一可支撑鱼杆并可将鱼杆收容其中的收容筒,该筒体的外周上形成一突缘,该突缘的内突设一凸轴;一组设在上述收容筒和基板之间的并可将上述收容筒连接组合于上述基板之上的连接组件;一组在上述收容筒的凸轴穿过上述连接组件时用以扣持在凸轴上的扣持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其中,该连接组件包括一弹簧,一可供旋转摩擦的垫圈和可被锁固在基板上的扣环。3.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其中,该组扣持组件进一步包括一挡止梢和C型扣环,该C型扣环是在连接组件套心凸轴后扣止于轴上的扣件,再借档止梢扣止于C型扣环之外。4.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式鱼杆支撑装置,其中,该对扣持带为腰部的扣持带。5.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明曾孟津
申请(专利权)人:谢明明曾孟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