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83992 阅读:4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以玉米,豆粕和麸皮(6∶2∶2,w/w/w)为原料,应用微生物发酵工程。发酵饲料中大豆抗原蛋白降解率达80%以上,引起胀气的棉籽糖和水苏糖降解率达90%以上,肽含量提高2倍以上,达到6%以上,乳酸含量达到3%以上,消化能值从13.2MJ/kg提高到13.8MJ/kg,有益活菌数达108CFU/g以上。制得的新型发酵饲料可单独或按一定比例(40%左右)与玉米、豆粕和麸皮混合,添加维生素和无机盐等物质,形成生长育肥猪的全价饲料供动物食用,可有效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调节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动物的防病抗病能力,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粮饲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低抗原、 高肽、高乳酸的发酵全价饲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动物饲料领域。
技术介绍
饲料是畜牧养殖业的物质基础,对畜牧养殖生产十分重要,畜牧养殖生产的规 模和发展速度主要取决于可利用饲料的多少,饲料的质量对畜产品的质量有重大影响, 它的优劣直接影响畜牧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畜产品实质上就是饲料的转化物,品质优 良、营养丰富的饲料是保证畜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而饲料中的毒素、致病微生物往往 残留到畜产品中,影响畜产品质量。因此,发展畜牧养殖业,不仅要有充足的饲料,而 且还应保证饲料品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牲畜的生产性能,提高饲料转化率,获得优质 畜广品。目前我国的华东及南方地区养殖集约化程度高、水平高,规模化优势大,但是 该地区饲料资源少,主要依靠外购,饲料配方结构单一。生长育肥猪的配方主要以豆粕 (21 26%)、麸皮(5 10%)和玉米(55 65% )为主的玉米-豆粕型日粮,被誉为 猪料的“黄金日粮”。然而,在饲料紧缺的今天,玉米-豆粕日粮中的主要物质玉米粉 和大豆蛋白的可消化性并不是很高,而且受品种、产地、加工条件的影响差异较大,从 而直接影响到饲料配方的稳定性。另外,该日粮中还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特别是一些 热稳定性抗营养因子,如抗原蛋白和a-半乳糖苷类抗营养物质(胀气因子)的存在,对 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代谢以及对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在畜禽配合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是近年来在饲料加工生产过程中普通应用的一 项新技术,其使用效果与酶制剂种类及添加方法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 高饲料的代谢能值。饲用酶制剂在动物体外对饲料的作用可能比其在动物体内发挥作用 更加明显和有效。加酶饲料经过体外预消化后,可以减少昂贵饲料原料的用量,降低配 合饲料企业的原料成本,为养殖业带来实际的生产效果。通过合适微生物的发酵,并对发酵过程进行优化控制,通过微生物分泌的酶实 现饲料原料中大分子蛋白、淀粉和纤维的体外消化,提高饲料原料的转化效率及利用 率;同时实现体外消化的同时,积累有益代谢产物,促进动物的生长;另外,微生物发 酵过程中不但可以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成品饲料残留的有益菌在消化道中有 很强的生存能力,其通过在肠道中的定植、生长、繁殖、产酸、分泌消化酶或激活动物 的免疫应答从而对有害菌的生长起到了抑制性和竞争性的排除作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30846.5的专利公开了以豆粕为原料,使用固态 发酵工艺制备一种高乳酸含量、低大豆抗原的豆粕的方法。该专利采用乳球菌和酿酒酵 母两种混合菌种发酵,并且在生产过程中添加蛋白酶,额外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该专 利获得的产品缺乏可以促进肠道菌群平衡,预防消化道疾病的有益活菌,且只是一种单 一的蛋白饲料,还需和能量饲料等配合使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24276.3的3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以全价饲料、饲料浓缩料或能量蛋白饲料为原料,添加乳酸菌和酶制 剂,制备富含益生菌和多肽的发酵全价饲料的方法。该专利没有针对全价饲料中的主要 原料进行抗营养因子的降解处理,对饲料的可消化性没有明显提高,同时,在制备多肽 时添加蛋白酶等酶制剂,额外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玉米_豆粕型日粮的发酵饲料的制 备方法,以制备低抗原、高肽、高乳酸的发酵全价饲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以玉米,豆粕和麸皮(6:2:2,w/w/w)为原料,按1 0.6 1 1.2的料 水比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勻后,在温度为100°c 115°C的条件下进行灭菌;灭菌后按原料 重量接入10 40_%微生物,搅拌均勻后,在28°C 45°C下发酵36 60小时;发酵 完毕后进行低温干燥。所述微生物为能产蛋白酶、a-半乳糖苷酶、纤维酶和淀粉酶及产乳酸的微生 物。所述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干酪乳酸菌和酿酒酵母中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 合菌种。所述微生物为20wt%干酪乳酸菌、4wt%酿酒酵母和8wt%枯草芽孢杆菌的混合 物。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接入的菌种为能产蛋白酶、a-半乳糖苷酶、纤维酶和淀粉酶 菌或/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菌种。优选菌种为乳酸菌、酵母或芽孢杆 菌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混合菌种。更加优选的方案是,乳酸菌为干酪乳杆菌,酵母为 酿酒酵母,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本专利技术通过湿热灭菌、微生物的处理有效地降解饲料原料中的抗原蛋白和引起 胀气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同时积累大量的有益代谢产物和有益的微生物。本专利技术发酵过程易于控制,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发酵饲料中大豆抗原蛋白降 解率达80%以上,引起胀气的棉籽糖和水苏糖降解率达90%以上,肽含量提高2倍以 上,达到6%以上,乳酸含量达到3%以上,消化能值从13.2MJ/kg提高到13.8MJ/kg, 有益活菌数达108CFU/g以上。制得的新型发酵饲料可单独或按一定比例(40%左右)与 玉米、豆粕和麸皮混合,添加维生素和无机盐等物质,形成生长育肥猪的全价饲料供动 物食用,可有效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调节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增强动物的防病 抗病能力,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进一步的描述。,该方法是以玉米,豆粕和 麸皮(6:2:2,w/w/w)为原料,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勻后,灭菌;灭菌后按玉米,豆 粕和麸皮重量接入微生物菌种,在28°C 45°C下发酵;发酵完毕后进行低温干燥。一般来说菌种为乳酸菌、酵母和芽孢杆菌的混合菌种。而乳酸菌为干酪乳杆菌,酵母为酿酒酵母,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温度控制在35°C,发酵时间为48 小时比较好。实施例1以玉米,豆粕和麸皮(6 2 2,w/w/w)为原料,按1 0.6的料水比与水混 合并搅拌均勻后,在温度为105°C的条件下进行灭菌;灭菌后按原料重量接入4(^1%干 酪乳酸菌,0wt%酿酒酵母和草芽孢杆菌,搅拌均勻后,在35°C下发酵;发酵时 间为48小时;发酵完毕后进行低温干燥。发酵饲料中大豆抗原蛋白降解率达40%,引 起胀气的棉籽糖和水苏糖降解率达0%,肽含量达到2.8%,乳酸含量达到4.2%,消化能 值从13.2MJ/kg提高到13.3MJ/kg,有益活菌数达107CFU/g以上。实施例2以玉米,豆粕和麸皮(6 2 2,w/w/w)为原料,按1 0.8的料水比与水混 合并搅拌均勻后,在温度为105°C的条件下进行灭菌;灭菌后按原料重量接入2(^1%干 酪乳酸菌,0wt%酿酒酵母和20^^%枯草芽孢杆菌,搅拌均勻后,在35°C下发酵;发酵 时间为48小时;发酵完毕后进行低温干燥。发酵饲料中大豆抗原蛋白降解率达92%, 引起胀气的棉籽糖和水苏糖降解率达20%,肽含量达到7.8%,乳酸含量达到3.8%,消 化能值从13.2MJ/kg提高到13.5MJ/kg,有益活菌数达108CFU/g以上。实施例3以玉米,豆粕和麸皮(6 2 2,w/w/w)为原料,按1 1.0的料水比与水混 合并搅拌均勻后,在温度为105°C的条件下进行灭菌;灭菌后按原料重量接入2(^1%干 酪乳酸菌,4wt%酿酒酵母和草芽孢杆菌,搅拌均勻后,在35°C下发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粮的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玉米,豆粕和麸皮(6∶2∶2,w/w/w)为原料,按1∶0.6~1∶1.5的料水比与水混合并搅拌均匀后,在温度为100℃~115℃的条件下进行灭菌;灭菌后按原料重量接入10~40wt%微生物,搅拌均匀后,在28℃~45℃下发酵;发酵时间为36~60小时;发酵完毕后进行低温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健蔡国林张健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