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可用作椎体间修复修复替代结构的人工椎间融合体。
技术介绍
在人体相邻椎体或椎间盘损伤的修复中,人工椎间融合体是一种常用的椎体间修复替代结构体。公告号为CN 2419949Y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结构为一柱状小笼的形式,在其表面上布满螺纹,在柱面上下方还布有多孔,其两端还开有槽,其间装有封片。在公告号为CN 2361245Y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也公开了一种活动式螺纹状椎间融合器,其结构是由圆柱状空心的弹性钛合金箱笼和中间的聚乙烯髓核组成,管状外壁上有两侧间断的螺纹,间断处管壁的中央设有窗口,窗口两端的管壁上各有数条相互交错的切口,并由该切口使管壁形成“Z”形弹簧结构;中间的聚乙烯髓核则可楔入弹性钛合金的箱笼内。这些椎间融合结构体的结构相对都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手术操作不太方便,且其与自然椎体骨的力学匹配性不足,生物相容性也不理想,难以提供良好的融合,远期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情况,本技术将提供一种改进形式的人工椎间融合体,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也更方便植入手术的操作且生物相容性好,且生物活性高,力学性能与自然骨更为匹配等优点。本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宝,钟宁,魏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国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