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6997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光纤连接器组件(802)包括沿着中心轴(806)从后端(920)延伸至耦接端(922)的耦接接口元件(812)。耦接接口元件包括内室(924),并且耦接端配置为接合配合连接器。连接器壳体(818)置于内室中,并且沿着中心轴(806)从电缆接收端(904)延伸到配合端(902),通道(906)穿过该连接器壳体延伸。电缆接收端配置为接收具有光纤的电缆(808),并且配合端配置为与配合连接器相配合。光纤连接器(810)被连接至光纤,并且与连接器壳体互连。光纤连接器配置为将光纤与配合连接器用光学方法耦接。耦接接口元件接合连接器壳体和配合连接器,并且防止连接器壳体相对于耦接接口元件和配合连接器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光纤用光学方法传递信号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些已知的光连接器包括设置在插头连接器中的光纤。该光纤延伸至由该插头连 接器的插头端容纳的配合端。该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配合,从而允许在它们之间利用 该光纤用光学方法传送信号。该插座连接器可包括一个收发器,其与该光纤的端部配合,从 而允许该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彼此通信。该插头连接器可包括耦接元件,例如带螺纹的螺帽、卡口式连接器、或者推/拉连 接器,其接合该插座连接器,从而将该插头和插座连接器彼此固定。该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 接器之间的接合使该插头连接器中的该光纤的端部沿着该插座连接器的上端通过开口并 且向着该收发器推进至该插座连接器中。该插头连接器可将该光纤的端部推进固定的距 离。在某些连接器中,该插头和插座连接器之间的接合通过使该光缆的端部抵靠该收发器, 将该光纤配合该收发器。但是,由于该插座连接器和/或装置的制造或装配中的变化,该插 座连接器中的该收发器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如果该收发器位置远离于该插座连接器的上端,该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之间 的接合会将该光纤的端部推进得太远。例如,该光纤的端部可能会被过度驱动且倚靠着收 发器抬升至一足以破坏该光纤的端部的量。虽然一些已知的插座连接器具有一些容差来应 对该收发器相对于该插座连接器的位置变化,但是已知连接器中的容差过小,难以避免过 度驱动该光纤。该光纤的过度驱动和损坏会影响在该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之间传送的 信号的完整性。在某些光连接器中,对该光连接器的电缆后部的牵拉会分离该插头连接器和插座 连接器。例如,沿着远离该插座连接器的方向,在该插头连接器的电缆上施加一个向后的 力,可将该光纤的端部拉离该插座连接器。另外,如果向后的力足够大,该电缆可以被拉出 该插头连接器,并且使得该插头连接器不能工作。一些已知的插头连接器包括一个接收该 电缆并容纳该光纤的内部插头壳体,和一个与插座连接器配合以使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 器固定的外部耦接螺帽或套圈。该插头壳体位于该耦接螺帽内。该耦接螺帽的后端可包括 一个足够大的开口,以接收该电缆,但是要足够小,以阻止该插头连接器从该耦接螺帽向后 移动。因此,当对该电缆施加向后的力时,该插头壳体接合该耦接螺帽的后端。但是,该耦 接螺帽的后端和该连接器壳体之间的接合或干扰可能不足以防止容纳在插头壳体中的光 纤的端部和插座连接器之间的分离。例如,施加于该电缆上的某些向后的力足够大,从而导 致该插头壳体退离该插座连接器,并使该光纤从该插座连接器分离。需要一种光纤连接器组件,其避免在配合中破坏光纤,并且当对容纳光纤的电缆 施加一个向后的力时,防止光纤从配合的连接器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光纤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个沿着中心轴从后端延伸到耦接端的耦接接 口元件。该耦接接口元件包括一个内室,并且该耦接端设置为接合一个配合连接器。一个 连接器壳体位于该内室内部,并且沿着该中心轴从电缆接收端延伸到配合端,一个通道延 伸过该连接器壳体。该电缆接收端设置为接收具有光纤的电缆,并且该配合端设置为配合 该配合连接器。光纤连接器被连接至该光纤,并且与该连接器壳体互连。该光纤连接器设 置为将该光纤与该配合连接器用光学方法接。该耦接接口元件接合该连接器壳体和该配合 连接器,并且防止该连接器壳体相对于该耦接接口元件和该配合连接器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基座的透视图;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基座的横截面图;图5是图1中所示的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组件和配合连接器组件的部分 横截面图;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组件和配合连接器组件的另一个部分的横 截面图;图7图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和连接器基座的透视图;图8是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系统的透视图;图9是图8中所示的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图10是图8中所示的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器壳体的透视图;图11是图8中所示的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耦接接口元件的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系统100的透视图。连接器系统100包括一 个光纤连接器组件102和一个配合连接器组件104。在该示出的实施例中,该连接器组件 102、104是小形状系数的LC连接器。但是,所公开的实施例的范围不限于LC连接器。一个 或多个实施例可包括LC连接器以外的连接器,并且LC连接器的说明和描述不应认作对所 有实施例的范围的限制。另外,虽然光纤连接器组件102以插头连接器的形式示出和描述 并且配合光纤连接器组件104以插座连接器的形式示出和描述,但是替代地是,光纤连接 器组件102可以是接收配合连接器组件104的插座连接器。光纤连接器组件102沿着中心轴106延伸和取向。光纤连接器组件102包括一个 容纳一根或多根细长光纤200(图2中示出)的电缆108。电缆108和光纤200沿着中心 轴106延伸。虽然中心轴106在图1中示为大致直线,但是中心轴1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 弯曲、波浪形和直线以外的其他变化。光纤200与一个或多个光纤连接器110耦接。在该 示出的实施例中,光纤连接器组件102包括两个光纤连接器110,虽然可设置不同数量、形 状和/或配置的光纤连接器110。光纤连接器110可以被接收到配合连接器组件104中,从 而用光学方法耦接连接器组件102、104。光纤连接器110包括光纤200的外端部202 (图2中示出)。光纤连接器110被接收到配合连接器组件104中,从而将光纤200的外端部202 置于一种与位于配合连接器组件104中的光通讯器件500(图5中示出)相配合的关系中, 例如,光通讯器件500为一个收发器或另一个光连接器。例如,光纤连接器110可以直接使 光纤200的外端部202抵靠光通讯器件500的配合面508 (图5中示出)。一旦光纤200的 外端部202接合光通讯器件500,信号可以在光纤200和配合连接器组件104之间光学传送。 光纤连接器组件102包括一个耦接接口元件112,其沿着光纤连接器组件102的长 度的一部分围绕中心轴106延伸。耦接接口元件112接合配合连接器组件104,从而将光 纤连接器组件102和配合连接器组件104以相配合接合或配合关系固定在一起。在该示出 的实施例中,耦接接口元件112是一个卡口式耦接螺帽。例如,耦接接口元件112可包括一 个或多个向内延伸的突出部(未示出),其接合配合连接器组件104的凹部114,从而提供 连接器组件102、104之间的卡口式连接。替代地,耦接接口元件112可以具有内螺纹表面, 其接合配合连接器组件104的外螺纹表面,从而将连接器组件102、104固定在一起。在另 一个实施例中,耦接接口元件112可包括一个推/拉连接器,其通过沿着中心轴106的方向 推和/或拉耦接接口元件112来接合和分离配合连接器组件104。耦接接口元件112和配 合连接器组件104之间的接合可将光纤连接器110向着光通讯器件500(图5中示出)在 配合连接器组件104中沿着中心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连接器组件(802),其特征在于:沿着中心轴(806)从后端(920)延伸至耦接端(922)的耦接接口元件(812),该耦接接口元件包括内室(924),该耦接端配置为接合配合连接器;置于该耦接接口元件的内室中的连接器壳体(818),该连接器壳体沿着所述中心轴(806)从电缆接收端(904)延伸到配合端(902),通道(906)延伸过该连接器壳体,该电缆接收端配置为接收具有光纤的电缆(808),该配合端配置为与该配合连接器相配合;以及被连接至所述光纤且与连接器壳体互连的光纤连接器(810),该光纤连接器配置为将光纤与配合连接器用光学方法耦接,其中,该耦接接口元件接合所述连接器壳体和所述配合连接器,并且防止所述连接器壳体相对于所述耦接接口元件和所述配合连接器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德蒙J黑利戴维R贝克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