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26517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框套,在框套内前端位置设有压芯组件,在压芯组件的后端设有尾部止动组件,压芯组件内设有预设光纤,尾部止动组件包括压接止动座、压接按钮及弹簧,在压接止动座上设有通孔及座孔,在压接按钮上设有过线孔,通孔与预设光纤相对,压接按钮及弹簧装于座孔内且弹簧位于压接按钮与压接止动座之间,当按下压接按钮后,过线孔与通孔相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光纤的快速连接,操作方便,连接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连接器
本技术属于光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技术背景现有的连接器都是都为熔接式连接器,其缺点是操作过程非常复杂,操作时 间长,施工效率低;现有的熔接式连接器的现场操作需要水、电、胶水、酒精、工具、 烤炉等资源,现场端接所用的熔接机较为笨重,且需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后才可操作。 现有的熔接器式连接器对施工工地要求高,不能满足当前现场操作环境要求;且现有的 熔接式连接器,不能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光纤连接器,本实用新 型可以实现光纤的快速连接,操作方便,连接可靠。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框套,在框套内前端位置设有压芯组 件,在压芯组件的后端设有尾部止动组件,压芯组件内设有预设光纤,尾部止动组件包 括压接止动座、压接按钮及弹簧,在压接止动座上设有通孔及座孔,在压接按钮上设有 过线孔,通孔与预设光纤相对,压接按钮及弹簧装于座孔内且弹簧位于压接按钮与压接 止动座之间,当按下压接按钮后,过线孔与通孔相对。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所述压接止动座的后端还连接有尾部护套,该尾部护套与所述通孔相对。所述弹簧呈锥形。所述压芯组件包括插芯、第一 V槽盖、第二 V槽盖、压接套,所述预设光纤设 于所述插芯的前端,在插芯的后端设有纵向槽,第一 V槽盖与第二 V槽盖相对且置于插 芯后端,在第一 V槽盖与第二 V槽盖之间形成V形槽,在第一 V槽盖上设有凸楞,凸楞 凸出于纵向槽,压接套外套设在插芯的后端。所述套框包括内套框及外套框,在内套框及外套框的尾部均设有纵向的尾槽, 在所述压接套上设有压紧耳片,压紧耳片位于内套框的尾槽内。还包括有连接套、连接芯及压簧,连接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框套、压接止动座 连接,连接芯设于连接套内,压簧设于连接套与连接芯之间并使连接芯抵压在所述插芯 的后端,在连接芯的中部设有芯孔。在所述压接止动座上设有固定孔,在所述连接套后端也设有固定孔,固定螺钉 穿过固定孔后将所述连接套的后端与所述压接止动座连接。在所述框套的后端设有卡孔,在所述连接套的前端设有弹钩,所述连接套的弹 钩连接在所述框套后端的卡孔中。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进行陈述。1、在连接时,先通过剥纤钳将光纤的前端剥皮,露出光纤前端,按下压接按3钮使压接止动座后端的通孔与压接按钮上的过线孔对齐,将光纤从压接止动座后端的通 孔、压接按钮上的过线孔穿入,松开压接按钮后,压接按钮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光纤后端 未剥皮部分压紧,避免光纤的尾部移动,而光纤前端剥皮部分与预设光纤对接;本实用 新型不需采用热熔接方式,操作简单,连接可靠,并且由于光纤的尾端通过压接按钮压 紧,避免光纤尾部移动而造成连接不可靠等缺陷。2、在光纤装入之前,先将压接套松套在插芯上,当光纤前端从第一 V槽盖、第 二V槽盖之间的V形槽穿入并与预设光纤对齐之后,纵向移动压接套,压接套压紧第一 V槽盖上的凸楞,并通过第一 V槽盖、第二 V槽盖将光纤的前端压紧。3、由于压接套上设有压紧耳片,在压接时,压接工装伸入框套的尾槽内并推动 压紧耳片,即可使压接套压紧,可以在现场进行压接,且工序简单。4、在压接光纤时,连接芯在压簧作用下使光纤的前端紧紧抵压在预设光纤上, 保证所压接的光纤与预设光纤紧紧相接,减少激光在光纤连接处的损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光纤连接器的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接止动座,2、压接按钮,3、弹簧,4、座孔,5、过线 孔,6、尾部护套,7、插芯,8、第一 V槽盖,9、第二 V槽盖,10、压接套,11、纵 向槽,12、凸楞,13、内套框,14、外套框,15、尾槽,16、压紧耳片,17、连接套, 18、连接芯,19、压簧,20、固定螺钉,21、卡孔,22、弹钩,23、护尘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框套,在框套内前端位置设有压芯组件, 在压芯组件的后端设有尾部止动组件,压芯组件内设有预设光纤(图中未示出),尾部 止动组件包括压接止动座1、压接按钮2及弹簧3,在压接止动座1上设有通孔及座孔4, 在压接按钮2上设有过线孔5,通孔与预设光纤相对,压接按钮2及弹簧3装于座孔4内 且弹簧3位于压接按钮2与压接止动座1之间,当按下压接按钮2后,过线孔5与通孔相 对。其中,所述弹簧3呈锥形,在压接止动座1的后端还连接有尾部护套6,该尾部 护套6与通孔相对。所述压芯组件包括插芯7、第一 V槽盖8、第二 V槽盖9、压接套10,所述预设 光纤设于插芯7的前端,在插芯7的后端设有纵向槽11,第一 V槽盖8与第二 V槽盖9 相对且置于插芯7后端,在第一 V槽盖8与第二 V槽盖9之间形成V形槽,在第一 V槽 盖8上设有凸楞12,凸楞12凸出于纵向槽11,压接套10外套设在插芯7的后端。所述套框包括内套框13及外套框14,在内套框13的前端端口盖有护尘套23, 在内套框13及外套框14的尾部均设有纵向的尾槽15,在压接套10上设有压紧耳片16, 压紧耳片16位于内套框13的尾槽15内;还包括有连接套17、连接芯18及压簧19,连 接套17的两端分别与框套、压接止动座1连接,连接芯18设于连接套17内,压簧19设 于连接套17与连接芯18之间并使连接芯18抵压在插芯7的后端,在连接芯18的中部设有芯孔。在压接止动座1上设有固定孔,在连接套17后端也设有固定孔,固定螺钉20 穿过固定孔后将连接套17的后端与压接止动座1连接。在框套的后端设有卡孔21,在连 接套17的前端设有弹钩22,连接套17的弹钩22连接在框套后端的卡孔21中。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进行陈述。1、在连接时,先通过剥纤钳将光纤的前端剥皮,露出光纤前端,按下压接按钮 2使压接止动座1后端的通孔与压接按钮2上的过线孔5对齐,将光纤从压接止动座1后 端的通孔、压接按钮2上的过线孔5穿入,松开压接按钮2后,压接按钮2在弹簧3的作 用下将光纤后端未剥皮部分压紧,避免光纤的尾部移动,而光纤前端剥皮部分与预设光 纤对接;本技术不需采用热熔接方式,操作简单,连接可靠,并且由于光纤的尾端 通过压接按钮2压紧,避免光纤尾部移动而造成连接不可靠等缺陷。2、在光纤装入之前,先将压接套10松套在插芯7上,当光纤前端从第一 V槽盖 8、第二 V槽盖9之间的V形槽穿入并与预设光纤对齐之后,纵向移动压接套10,压接套 10压紧第一 V槽盖8上的凸楞12,并通过第一 V槽盖8、第二 V槽盖9将光纤的前端压 紧。3、由于压接套10上设有压紧耳片16,在压接时,压接工装伸入框套的尾槽15 内并推动压紧耳片16,即可使压接套10压紧,可以在现场进行压接,且工序简单。4、在压接光纤时,连接芯18在压簧19作用下使光纤的前端紧紧抵压在预设光 纤上,保证所压接的光纤与预设光纤紧紧相接,减少激光在光纤连接处的损耗。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 不违反本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框套,在框套内前端位置设有压芯组件,在压芯组件的 后端设有尾部止动组件,压芯组件内设有预设光纤,其特征在于,尾部止动组件包括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框套,在框套内前端位置设有压芯组件,在压芯组件的后端设有尾部止动组件,压芯组件内设有预设光纤,其特征在于,尾部止动组件包括压接止动座、压接按钮及弹簧,在压接止动座上设有通孔及座孔,在压接按钮上设有过线孔,通孔与预设光纤相对,压接按钮及弹簧装于座孔内且弹簧位于压接按钮与压接止动座之间,当按下压接按钮后,过线孔与通孔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国凌举鹏韩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光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