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6508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缝纫机,所述缝纫机具有至少一个针杆,所述针杆用于固定至少一根缝纫针。在用于缝料的支承板中布置有缝纫机(1)的针板(14)。至少一个运送装置(18、19)用于在所述针板(14)的针迹区域内运送缝料。调节传动装置(30)用于设定运送装置(18、19)的运送行程。在调节传动装置(30)的至少一种部件(42、48)上贴靠有一扁平的、用于将润滑剂供应给调节传动装置(30)的摆动支承件的润滑体(52)。由此实现了一种保养成本低的缝纫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润滑系统的缝纫机,该润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润滑体。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缝纫机由专利文献US 1, 789, 202,US 2,598,426和DE-PS 918 549已 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前序部分所述类型的保养成本低的缝纫机。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特征的缝纫机而实现。扁平的润滑体是适当的润滑剂分配装置,借助该润滑剂分配装置保证将所需的润 滑剂量准确地供应给调节传动装置的相对运动的部件。通过扁平的润滑体也能够提供彼此 分开一定距离的润滑部位。可以省去相对运动部件的复杂的芯绳供应结构(Verdochtimg)。 也可以通过同一个润滑体为调节传动装置的多个部件提供润滑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润滑体可 以应用在单针缝纫机中,但同样也可以应用在双针缝纫机或多针缝纫机中。由润滑体中的 至少一个切口保证所述润滑体在不丧失与调节传动装置的两个部件中任一个的接触的情 况下跟随这两个部件的相对运动。这两个部件可以是调节传动装置的框架部件、例如传动 连接部框架和调节传动装置的至少一个传动杆。在根据权利要求2的调节传动装置的构造方式中,特别好地体现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润滑体的优点。尤其是可以设置两个传动杆,能够通过润滑体向这两个传动杆提供润滑剂。在根据权利要求3的润滑体中的至少一个切口保证了润滑体在不丧失与调节传 动装置的至少一个传动杆的接触的情况下跟随所述传动杆的相对运动。根据权利要求4的润滑剂连通结构确保缝纫机具有较长的保养间隔。在供应润滑 剂时,可利用润滑体的毛细作用以及例如芯绳(Docht)的连接体的毛细作用。根据权利要求5的布置方式保证了从供应芯绳有效地向润滑体输送润滑剂。根据权利要求6的预紧装置确保了润滑体紧贴待润滑的部件。根据权利要求7的刮擦台阶保证了润滑剂实际上到达待润滑的部件。根据权利要求8的接收(收集)容器接纳多余的润滑剂。所述接收容器可以同时 用作润滑剂存储装置,从而形成润滑剂回路。根据权利要求9的润滑体的优点与上文中关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纫机所阐明的优 点相同。附图说明下面借助附图更详细地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示出双针缝纫机的操作侧视图,其中略去了机台以便显示出安置在基板内的 零件;图2示出针距调节器传动装置、即转向机械装置的透视图,所述针距调节器传动 装置由缝纫机的驱动轴来驱动并给出运送运动方向以及缝纫机的缝料下部运送的运送长 度或针迹长度、即运送行程;图3示出针距调节器传动装置在针迹长度偏心体区域内的局部的侧视图,其中针 距调节器传动装置位于“大的回程针迹”位置中;图4示出根据图3中的线IV-IV的剖视图;图5示出根据图3中的线V-V的剖视图;图6根据图3中的观察方向VI示出针距调节器传动装置的局部的侧视图;图7和8示出根据图3的针距调节器传动装置的局部的两个透视图;图9至14示出针距调节器传动装置的局部与图3至图8类似的视图,其中针距调 节器传动装置位于“大的前进针迹”位置中;图15示出针距调节器传动装置的局部的与图3和图9类似的视图,其中针距调节 器传动装置位于针迹长度非作用位置中,其中突出显示了各润滑剂供给部件;图16示出根据图15中的线XVI-XVI的剖视图;图17根据图15中的观察方向XVII示出针距调节器传动装置的局部的视图;图18示出根据图17中的线XVIII-XVIII的剖视图;图19根据图17中的观察方向XIX示出一视图;以及图20示出针距调节器传动装置的局部的透视图,其中针距调节器传动装置位于 根据图15的位置中。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的整体视图中示出的双针缝纫机1具有上臂2、竖直的立柱3和基板4形式 的下机体。在臂2中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一图1中未示出的主轴(臂轴)。缝纫机1的机体7和基板4是缝纫机1的机架的一部分。通过一安装在臂2中的驱动马达来驱动主轴、进而驱动缝纫机1的主要缝纫部件。 其它缝纫部件通过带传动机构(在附图中未详细示出)来驱动。通过主轴和形式为曲柄传 动机构8的传动机构可竖直地上下驱动两个针杆9、10。图1中在左侧示出的针杆在下文 中以附图标记9来标示,而图1中在右侧示出的针杆在下文中以附图标记10来标示。针杆 9、10分别带有一根针11、12。针杆9、10 二者形成用于两根针11、12的针接纳单元。在缝 纫机1的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一个接纳两根针11和12的单个针接纳单元,而不 是两个针杆9、10。在针杆9、10的下方,在基板4的上支承板/座板13中设有一与支承板13螺纹连 接的针板14。针板14具有两个沿缝纫方向15(参见图2)长形延伸的移料件开口 16、17, 所述移料件开口用于供具有两个移料件部段18、19的移料件穿过,所述移料件用于在下面 传送缝料。移料件部段18、19分别具有一用于供相应的针11、12穿过的针孔20、21。在缝纫过程中利用压脚22从上方保持缝料。通过电磁驱动机构23 (参看图1)能 够以电磁的方式使压脚22形成气隙/抬起。也可以例如通过一肘杆以机械方式使压脚22 形成气隙。在缝纫过程中,使用移料件部段18、19和刺入缝料的针11、12本身来向前移动在4针板14和压脚22之间的缝料。缝纫机1可以选择仅利用下方传送来工作,或者附加地利 用针传送来工作。在针板14的下方,在基板4中布置有摆梭(钩圈装置)组件(Baugruppe) M。摆梭(未示出)的摆梭尖端(Greiferspitze)与针11、12的运动同步地共同作用 以形成针迹,其中通过针运动形成面线(未示出)的线圈,摆梭尖端抓住所述线圈。摆梭设计成围绕竖直的、彼此平行的轴线转动的摆梭,并分别具有一用于存储底线的针储壳(NadelvorratsgehSuse),所述底线以线筒的形式提供。在形成针迹时,由摆梭提供的两根底线中的一根与由两根针11、12提供的面线中的一根打结/扭结。两根面线都由在附图中未示出的锥筒或线筒提供,并通过面线张紧装置四(参见 图1)以确定且可调节的方式张紧,所述面线张紧装置安装在臂2的安装板上。一针距调节器传动机构30用于驱动具有移料件部段18、19的移料件,所述针距调 节器传动机构在图1中可以在基板4的区域中看到。摆梭和针距调节器传动机构30通过 一底轴31和一转向传动机构而被转动驱动,所述底轴和转向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配属于 摆梭的摆梭驱动机构壳体32、33中。两个割线器组件用于切切口线和底线,其中在图1中可以看到一个切割凸轮体 (Schneidkurvenkorper) ;35,所述切割凸轮体能够通过一行程电磁铁36接通以操纵刮线刀(未示出)。所述切割凸轮体35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底轴31连接。两个割线器组件中的每一个负责切断相互对应的一对面线和底线。图2示出针距调节器传动装置30的主要部件。针距调节器传动装置30是一调节 传动装置,用于设定尤其是运送装置、亦即两个下部运送移料件18、19的运送长度。图2中 用虚线表示的底轴31与两个偏心体37、38共同作用,所述偏心体37、38沿轴向相邻并与该 底轴31连接。图2中左侧示出的偏心体37用于驱动由两个移料件18、19引起的下部运送 的运送长度、也就是说用于驱动针迹长度。图2中右侧示出的第二偏心体38用于驱动两个 移料件18、1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纫机(1),包括:-至少一个针杆(9、10),所述针杆(9、10)用于保持至少一根缝纫针(11、12),-针板(14),所述针板(14)位于缝料支承板(13)中,-至少一个运送装置(18、19),所述至少一个运送装置用于在所述针板(14)的针迹区域中运送缝料,-调节传动装置(30),所述调节传动装置用于设定所述运送装置(18、19)的运送行程,-扁平的润滑体(52),所述润滑体紧贴所述调节传动装置(30)的至少一个部件(41、42、48),所述润滑体(52)用于向所述调节传动装置(30)的摆动支承件(40)提供润滑剂,其中,所述润滑体(52)这样包括从边缘开始的至少一个切口(53、54),使得所述润滑体(52)以局部紧贴所述调节传动装置(30)的两个部件(41、42、48),从而使所述润滑体(52)在不丧失与所述两个部件(41、42、48)中任一个的接触的情况下跟随这两个部件(41、42、48)的相对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胡泽曼R许穆普利克
申请(专利权)人: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