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医学教学用教具,尤其涉及一种展现骨质疏松症的模型。
技术介绍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 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也容易发 生骨折。骨量下降包括骨矿物质和其基质等比例的减少。骨微结构退变表现为骨小梁结构 破坏、变细和断裂。骨质疏松症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加,骨 质疏松症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除了骨质疏松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脊椎构造也会跟着退化,当骨头与软组 织接壤的地方因长期承受压力、拉力、损伤,造成脊椎与脊椎间的软骨渐渐失去水分与弹 性,致使骨骼出现退化性改变,这种骨骼退化性改变就会导致骨质增生,而形成骨刺。骨质疏松、骨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但是由于骨骼在人体内部,不能直 接看到,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骨质疏松症模型,它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展示骨质的各 种变化,便于学生掌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这样的技术方案它由两块椎骨组成。分成 两组,固定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质疏松症模型,它由两块椎骨组成,分成两组,固定在底托上;其特征是一侧是健康成年人椎骨结构;另一侧是骨质疏松并伴有骨刺发生的椎骨结构,椎骨呈塌陷、多生骨刺状;底部的椎骨模块固定在底托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霄飞,李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堰医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