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炳存专利>正文

人工椎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6066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人工椎板,应用于医疗临床领域,它采用聚酰胺、有机玻璃或医用塑料作为材质,加工成一定形状,可以取代以往因患颈椎椎管狭窄,用椎管扩大成型手术而取出患者的自体骨,免除二次开刀,减轻患者痛苦,手术后患者活动自如,无任何后遗症,而且手术过程简单,成功率可达100%。(*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椎板,属于医疗
,主要应用于临床。在现有医疗手术中,对颈椎椎管狭窄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大都采用的是开刀取出患者自体骨作为成形材料,这不仅要作颈椎椎管狭窄手术,而且还要二次开刀,增加手术的复杂性,给患者带来痛苦,手术后患者的颈椎活动受影响,造成后遗症,因此这种手术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代替患者自体骨,免除二次开刀、减轻患者痛苦且无任何后遗症的新型人工椎板。本技术主要采用坚韧、耐磨、耐疲劳、耐油、耐水、抗霉菌、无毒、弹性好、吸水性好、耐冲击强度高的聚酰胺作为基本材质,也可采用有机玻璃或医用塑料作为材质。将其加工成矩形状,尺寸可根据病人需要而确定,在矩形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开有矩形槽或半圆形槽,用以在手术时卡在患者的骨头上,以增加其稳定性。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免除病人取骨手术及其疼痛,手术后病人活动不受限制,手术过程简单,成功率高等优点,且因为选用聚酰胺作为人工椎板的材质,重量轻 无毒、耐磨、耐疲劳、弹性好、永不变形,对患者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下面为本技术附图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人工椎板两端开口为矩形的主视图;图2为人工椎板两端开口为矩形的俯视图;图3为人工椎板两端开口为半圆形的主视图4为人工椎板两端开口为半圆形的俯视图。在使用人工椎板时,首先用手术显露患者之棘突、椎板和上关节突,个别病人还要显露环椎后弓。在咬除棘突时根部不能咬除过多,否则影响椎管的扩大和人工椎板的安装和固定。在两侧的关节小面内侧的椎板上用微型电钻磨槽,深至椎板内侧面骨皮质止。然后换上小钻头由棘突根部中线处磨开直至椎板全层,用小的剥离子探查证明完全磨开后,再用骨膜剥离子将椎板向两侧分开,切除压迫脊髓的黄韧带及纤维索条后。在分开的椎板断端用小的咬骨钳加以修理,将两端有开口的人工椎板植入,安装好后,分节用骨水泥固定,用含有庆大霉素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作到彻底止血,按层缝合肌肉、皮下及皮肤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医疗上治疗颈椎病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人工椎板为矩形,在矩形长度方向上,两端开有矩形槽或半圆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人工椎板可用聚酰胺、有机玻璃或医用塑料作为材质。专利摘要一种人工椎板,应用于医疗临床领域,它采用聚酰胺、有机玻璃或医用塑料作为材质,加工成一定形状,可以取代以往因患颈椎椎管狭窄,用椎管扩大成型手术而取出患者的自体骨,免除二次开刀,减轻患者痛苦,手术后患者活动自如,无任何后遗症,而且手术过程简单,成功率可达100%。文档编号A61F2/44GK2058830SQ89208760公开日1990年7月4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炳存 申请人:刘炳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疗上治疗颈椎病的人工椎板,其特征在于:人工椎板为矩形,在矩形长度方向上,两端开有矩形槽或半圆形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存
申请(专利权)人:刘炳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