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炳存专利>正文

颈椎病前路减压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412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颈椎病前路减压器械,主要用于治疗患有颈椎椎管狭窄等病症的临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的手术器械圆柱体上。增加了一个直径大于圆柱体的凸台,避免了在给病人治疗时因用力过猛而压迫患者神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大螺旋纹长度,并将螺旋纹方向与钻头刀口同方向,还增加一个四尖锥固钉器,不但可以使身材高的人使用这种器械,而且还使钻孔速度加快、平稳。使医用器械更加安全、可靠。(*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病前路减压器械,应用于临床,属于医疗器械类。对于人们患有颈椎椎管狭窄等病症,在医疗上通常采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治疗。这种手术是用患者自体骨或人工合成的人工椎体作为椎体植入患者自身。施行这样的医疗手术需要特殊的医疗器械来实现。目前所采用的医疗器械是一九八二年开始应用的颈椎病前路减压器械,使用这种器械,首先用手摇钻在患者骨头上钻一孔,然后将椎体用轴把推入患者体内,加骨水泥等固定,再缝合即可。这种颈椎病前路减压器械虽然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等病症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有其自身的缺陷,如手摇钻上铣孔钻头,其刃口与钻头螺旋纹方向相反,在钻孔中,螺旋纹部份靠摩擦进入,不易排屑,手术费力,速度也慢。位于手摇钻上调节铣孔钻头的钻卡头,其调节距离为25mm,只能适合于身材一般的人,而不适用于身材较高,骨骼较大的人。另外,用于向患者体内推入椎体的器械轴把前端为一光滑圆柱,会产生因操作人员用力过猛而把椎体过多推入患者体内,压迫神经,从而引起患者瘫痪产生严重后遗症。还有固定钻头的固定器上尖椎太短,固定不稳定,易给患者带来创伤等等。所以改进手术器械已成为施行手术者及患者迫切愿望。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前路减压器械缺陷,使手术可靠、安全,时间可缩短的新型颈椎病前路减压器械。本技术是针对在施行手术中所遇到的难题而设计。首先是对轴把的改进,原有轴把推入椎体端为一光滑圆柱,用力过猛容易进入患者骨骼孔中,而本设计在轴把前端为一个宽1~2mm,直径与椎体直径相当的圆柱体,联接圆柱体的为一个直径大于上述圆柱体直径2mm以上的凸台,上述圆柱体为推入椎体端。当用力过猛时,凸台就会卡在骨头孔外边缘,不会产生使轴把进入骨头内椎体继续向前而压迫神经,避免严重后遗症。在手摇钻上为使身材高骨骼大的患者也能使用这种器械,本设计中钻卡头(4)上螺纹长度为30~50mm,螺距为1mm,而铣孔钻头则设计成钻头刃口与钻头螺旋纹方向相一致。这样,在钻孔时,刃口切削方向就是螺旋纹方向,利于排除切屑,使钻孔速度加快。为使钻头钻孔时不偏斜,钻孔时需在人体上安有一个四尖椎的固钉器,固钉器上四个尖椎高度均为10mm,使用时便很稳固不易偏斜。下面为本技术附图及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轴把主视图;图2为固钉器主视图;图3为固钉器俯视图;图4为铣孔钻头主视图;图5为铣孔钻头左视图;图6为手摇钻主视图;其中图7为钻卡头主视图1上盖2握把3手把4钻卡头5顶丝6顶丝7锁母本技术是这样实施的首先,用手摇钻安上铣孔钻头,在患者所需部位骨头上钻孔,钻孔深度视患者情况而定,并通过手摇钻中钻卡头(4)上尺寸来调节。钻孔后,用轴把顶住椎体,椎体上小凸台正好与轴把上小圆孔相配,然后将椎体推入所钻孔中,位置不要过深,这靠轴把上凸台来保证,再加上骨水泥固定后,按层缝合即可。当取患者自体骨作为椎体时,将固钉器固定在所取椎体周围,取骨器靠固钉器来稳定并准确取下作为椎体的骨头。权利要求1.一种颈椎病前路减压器械,由手摇钻、铣孔钻头、固钉器及轴把等组成,本技术特征在于铣孔钻头刃口与钻头螺旋线方向一致;轴把前端为一个宽1~2mm、直径与椎体直径相当的圆柱体,联接圆柱体的为一个直径大于上述圆柱体直径2mm以上的凸台;手摇钻中钻卡头(4)上螺纹长度为30~5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路减压器械,其特征在于钻卡头螺纹螺距为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前路减压器械,其特征在于固钉器上四个尖椎高度均为10mm。专利摘要一种颈椎病前路减压器械,主要用于治疗患有颈椎椎管狭窄等病症的临床。本技术在原有的手术器械圆柱体上。增加了一个直径大于圆柱体的凸台,避免了在给病人治疗时因用力过猛而压迫患者神经。本技术加大螺旋纹长度,并将螺旋纹方向与钻头刀口同方向,还增加一个四尖锥固钉器,不但可以使身材高的人使用这种器械,而且还使钻孔速度加快、平稳。使医用器械更加安全、可靠。文档编号A61B17/16GK2063801SQ8921477公开日1990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1989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89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炳存 申请人:刘炳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椎病前路减压器械,由手摇钻、铣孔钻头、固钉器及轴把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铣孔钻头刃口与钻头螺旋线方向一致;轴把前端为一个宽1~2mm、直径与椎体直径相当的圆柱体,联接圆柱体的为一个直径大于上述圆柱体直径2mm以上的凸台;手摇钻中钻卡头(4)上螺纹长度为30~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存
申请(专利权)人:刘炳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