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套筒类铸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9465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弧形套筒类铸件模具,属于模具;旨在提供一种顺畅取模、铸件壁厚均匀的铸造模具。它包括外模、设置在外模型腔中的型芯,外模由对合连接的活动上模块和下活动模块、固定在该两模块左端面的活动左模块、固定在该两模块右端面的活动右模块构成;型芯由上、下半型芯(3、4)对合而成,该两半型芯的结合面为弧面,该弧面使得上半型芯(3)呈左段厚度大于右段厚度的弧形楔子状结构,上、下半型芯(3、4)的左段固定在活动左模块(2)中;活动上、下模块(5、7)上分别设有定位凸台(6),该凸台的高度等于铸件的壁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工精度高、取模方便,主要用于加工一端敞口的弧型套筒类铸件。(*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铸造弧型套筒类零件的模具。技术背景滑轨套筒是飞机上的一个重要零件,它是长度方向为弧形、截面形状为方形的薄壁套筒类零件,其内腔很深,壁厚尺寸小、且精度要求严格,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须首先利用模具加工出蜡模,然后再利用该蜡模铸造滑轨套筒。但由于滑轨套筒各个截面的尺寸均为一个固定值,在设计模具时型芯与蜡模的接触面之间不允许有微小的拔模斜度;加之滑轨套筒的壁厚仅0.01 mm,因此在利用模具加工蜡模时非常困难、废品率极高。目前,用于加工滑轨套筒蜡模的模具通常由外模、设置在外模型腔中的型芯、设置在型芯端面用于与外模型腔端面定位的圆柱销、设置在型芯端面用于拔模的排气装置构成;传统模具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 虽然在型芯的端面设置有拔模用的排气装置,但由于型芯采用的是整体式结构,蜡模对型芯包紧力极大,空气无法进入型芯的四个侧面;加之蜡模壁的厚度极薄、且无拔模斜度;因此型芯拔模比较困难,往往容易导致蜡模破裂。2) 虽然设置在外模型腔中呈悬臂状态的型芯可通过设在其端面的圆柱销与外模型腔端面定位,但由于加工精度难以保证,致使型芯通过圆柱销定位时容易发生偏移,从而造成蜡模壁厚不均匀,最终导致滑轨套筒的壁厚无法保证。型腔壁厚不易测量。4) 由于整体式型芯采用了圆柱销端面定位的方式,在蜡模上会形成一个工艺孔,因此还必须采取后续工序进行处理,增加了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顺畅取模,能够保证铸件壁厚均匀的弧形套筒类铸件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外模、设置在外模型腔中的型芯,所述外模由对合连接在一起的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固定在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左端面的活动左模块、固定在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右端面的活动右模块构成;所述型芯由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对合而成,该两半型芯的结合面为弧面,该弧面使得上半型芯在弯曲方向上呈左段厚度大于右段厚度的弧形楔子状结构,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的左段固定在活动左模块中;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上分别设有定位凸台,该凸台的高度等于铸件的壁厚。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的左段由设置在活动左模块上的插销定位;定位凸台与型芯的接触面是与该型芯表面相吻合的弧面或平面。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在传统模具的基础上将原来整体结构的型芯改为了由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构成的组合式结构,并使得呈弧形楔子状结构的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的结合面形状互补,因此在上半型芯和下半型芯的结合面之间形成了一个拔模斜度,从而能够达到顺利取模的目的;另外,由于以设置在外模上的定位凸台作为定位元件替代原来设置在整体型芯端面的圆柱销,因此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定位精度、彻底克服了铸件壁厚不均匀的缺陷,而且通过测量定位凸台的高度便可间接得到铸件壁厚的尺寸,解决了传统模具加工的铸件壁厚不易测量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图3是传统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插销l 活动左模块2 上半型芯3 下半型芯4 活动上模块5 定位凸台6 活动下模块7 活动右模块8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 2中,外模由对合连接在一起的活动上模块5及活动下模块7、固定在活动上模块5及活动下模块7左端面的活动左模块2、固定在活动上模块5及活动下模块7右端面的活动右模块8构成;活动上模块5内壁的顶部及内壁的两侧、以及活动下模块7内壁的底部各设有一个向所述外模型腔凸起的定位凸台6,各定位凸台6的高度正好等于铸件的壁厚(即蜡模的壁厚)。由上半型芯3和下半型芯4对合而成的型芯设置在外模的型腔中,所述型芯的四面由定位凸台6支撑;其中,位于活动上模块5内壁两侧的定位凸台6正好处于上半型芯3和下半型芯4的结合面的位置并将该两半型芯同时顶住。上半型芯3和下半型芯4的结合面为弧面,该弧面使得上半型芯3在弯曲方向上呈左段厚度大于右段厚度的弧形楔子状结构、使得下半型芯4在弯曲方向上呈左段厚度小于右段厚度的弧形楔子状结构,上半型芯3和下半型芯4的弧形结合面互补贴合;上半型芯3和下 半型芯4的所述左段固定在活动左模块2中。为了避免在蜡模对应于定位 凸台6的位置出现飞边、毛刺,同时也为了便于取模,设置在活动上模块 5内壁顶部的定位凸台6的表面是与上半型芯3顶面弧度相同的弧面,设 置在活动下模块7内壁底部的定位凸台6的表面是与下半型芯4底面弧度 相同的弧面,设置在活动上模块5内壁两侧的定位凸台6的表面是上半型 芯3和下半型芯4同时接触的平面。为了保证上半型芯3和下半型芯4能 够精确的对合,上半型芯3和下半型芯4的左段由设置在活动左模块2上 的插销1定位。显然,根据需要,型芯也可以由三块或更多块组合而成。 取模时,首先将插销1抽出,然后拔出上半型芯3,再拔出下半型芯4, 最后再将活动左模块2、活动上模块5、活动下模块7、活动右模块8分别拆开便可取出形状完整、尺寸精度高的蜡模。将图1与图3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由于传统模具整体式模芯的四周被 蜡模紧密包裹、且没有拔模斜度,因此取模十分困难;而本技术的型 心由于采用了由上半型芯3和下半型芯4构成的组合式结构,在上半型芯 3和下半型芯4的接触面之间形成了弧形的拔模斜度,因此取模十分顺畅。权利要求1. 一种弧形套筒类铸件模具,包括外模、设置在外模型腔中的型芯,所述外模由对合连接在一起的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固定在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左端面的活动左模块、固定在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右端面的活动右模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由上半型芯(3)和下半型芯(4)对合而成,该两半型芯的结合面为弧面,该弧面使得上半型芯(3)在弯曲方向上呈左段厚度大于右段厚度的弧形楔子状结构,上半型芯(3)和下半型芯(4)的左段固定在活动左模块(2)中;活动上模块(5)及活动下模块(7)上分别设有定位凸台(6),该凸台的高度等于铸件的壁厚。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弧形套筒类铸件模具,其特征在于上半型 芯(3)和下半型芯(4)的左段由设置在活动左模块(2)上的插销(1) 定位。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弧形套筒类铸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定 位凸台(6)与型芯的接触面为与该型芯表面相吻合的弧面或平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弧形套筒类铸件模具,属于模具;旨在提供一种顺畅取模、铸件壁厚均匀的铸造模具。它包括外模、设置在外模型腔中的型芯,外模由对合连接的活动上模块和下活动模块、固定在该两模块左端面的活动左模块、固定在该两模块右端面的活动右模块构成;型芯由上、下半型芯(3、4)对合而成,该两半型芯的结合面为弧面,该弧面使得上半型芯(3)呈左段厚度大于右段厚度的弧形楔子状结构,上、下半型芯(3、4)的左段固定在活动左模块(2)中;活动上、下模块(5、7)上分别设有定位凸台(6),该凸台的高度等于铸件的壁厚。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精度高、取模方便,主要用于加工一端敞口的弧型套筒类铸件。文档编号B22C7/00GK201279572SQ20082009670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7日专利技术者兴 冉, 王越飞, 聂胜华, 邵英伟 申请人:贵州安吉航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弧形套筒类铸件模具,包括外模、设置在外模型腔中的型芯,所述外模由对合连接在一起的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固定在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左端面的活动左模块、固定在活动上模块及活动下模块右端面的活动右模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由上半型芯(3)和下半型芯(4)对合而成,该两半型芯的结合面为弧面,该弧面使得上半型芯(3)在弯曲方向上呈左段厚度大于右段厚度的弧形楔子状结构,上半型芯(3)和下半型芯(4)的左段固定在活动左模块(2)中;活动上模块(5)及活动下模块(7)上分别设有定位凸台(6),该凸台的高度等于铸件的壁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胜华冉兴邵英伟王越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