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5541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抑制操作体的晃动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该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具备:具有圆筒状的轴部(120)的拨盘(100);轴支承部(210),其是外嵌于轴部(120)的圆筒体,将拨盘(100)枢轴支承为以轴部(120)为中心在周方向旋转自如,并将拨盘(100)枢轴支承为能以轴部(120)为支点从预定状态倾斜动作;检测拨盘的旋转的旋转检测机构(700);以及检测拨盘的倾斜动作的倾斜动作检测机构(800)。在轴支承部(210)的内周面设置有:滑动接触面(211a1),其与预定状态下的拨盘(100)的轴部(120)的外周面平行,且直径比拨盘的轴部的外径稍大;和锥形面(211a2),其位于滑动接触面(211a1)的拨盘(100)侧,是轴支承部的截面积朝向拨盘(100)逐渐减小而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至少能够进行旋转操作和从预定的原点位置倾斜动作的倾斜动作操 作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具备环状的操作体,该操作体能够在周方向进行 旋转操作,且能够从预定状态进行倾斜动作操作;环状的轴支承部,所述操作体的圆筒状的 轴部嵌合于该轴支承部;多个臂,这些臂隔开间隔设置于所述轴支承部的外周面,且能够弹 性变形;脚部,该脚部分别设置于所述臂;以及多个周边开关,这些周边开关分别配置于脚 部的下侧(参照专利文献1和2)。日本特开2009-420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26732号公报对于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所述轴支承部伴随着所述操作体的倾斜动作而进 行倾斜动作,并且所述臂弹性变形。因此,由于旋转操作时施加的载荷而使所述操作体和轴 支承部倾斜动作、或者由于来自外部的振动等而使所述操作体和轴支承部倾斜动作,由此, 存在所述操作体晃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创作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操作体的晃动 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具备第一操作体,该第一操作 体具有圆筒状或者圆柱状的轴部;轴支承部,该轴支承部是外嵌于所述轴部的圆筒体,该轴 支承部将所述第一操作体枢轴支承为以所述轴部为中心在周方向旋转自如,并且将所述第 一操作体枢轴支承为能够以所述轴部为支点从预定状态倾斜动作;旋转检测机构,该旋转 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操作体的旋转;以及倾斜动作检测机构,该倾斜动作检测机构 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操作体的倾斜动作。在所述轴支承部的内周面设置有滑动接触面和锥形 面,所述滑动接触面与预定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操作体的轴部的外周面平行,且直径比所述 第一操作体的轴部的外径稍大,所述锥形面位于所述滑动接触面的第一操作体侧,是所述 轴支承部的截面积朝向所述第一操作体逐渐减小而形成的。在基于这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情况下,在所述轴支承部的内周面设置有滑动 接触面,该滑动接触面与预定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操作体的轴部的外周面平行,且直径比所 述第一操作体的轴部的外径稍大。因此,当所述第一操作体旋转时,该第一操作体的轴部与 所述滑动接触面滑动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所述第一操作体旋转时的晃动。并且,所述轴支 承部的滑动接触面以与预定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操作体的轴部的外周面平行的方式配置,因 此,即便在所述第一操作体上施加有来自外部的振动等,通过使所述第一操作体的轴部抵 接于所述滑动接触面,能够抑制所述第一操作体的晃动。并且,在所述轴支承部的内周面的滑动接触面的第一操作体侧设置有锥形面,该锥形面是所述轴支承部的截面积朝向所述第 一操作体逐渐减小而形成的,因此,当所述第一操作体倾斜动作时,能够避免所述轴部与所 述轴支承部之间的干涉。所述第一操作体可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还具有设置于所述轴部的下端部且朝外 侧凸出的环状的凸缘。当所述第一操作体处于预定状态时,所述凸缘抵接于所述轴支承部 的下表面、或者与所述轴支承部的下表面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当所述第一操作体倾斜动 作时,所述凸缘中的位于所述倾斜动作方向相反侧的部分抵接于所述轴支承部的下表面, 作为所述第一操作体的倾斜动作的支点发挥功能。对于现有例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轴支承部与操作体一起倾斜动作(即,不存 在操作体的倾斜动作的支点),因此操作体的倾斜动作行程不确定,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前面 所述的方式中,所述轴部的凸缘的一部分抵接于所述轴支承部的下表面而作为所述第一操 作体的倾斜动作的支点发挥功能,因此能够使所述第一操作体的倾斜动作行程稳定。也可以以下述方式进行设计变更所述轴支承部剖视呈大致凸字状,且在该轴支 承部的内周面设置有阶梯差部,在该情况下,当所述第一操作体倾斜动作时,所述凸缘中的 位于所述倾斜动作方向相反侧的部分抵接于所述轴支承部的阶梯差部而不是所述轴支承 部的下表面。或者,所述第一操作体可以形成为这样的结构还具有设置于所述轴部的下端部 且朝外侧凸出的多个凸缘。当所述第一操作体处于预定状态时,所述凸缘抵接于所述轴支 承部的下表面、或者与所述轴支承部的下表面隔开间隔地对置配置。当所述第一操作体倾 斜动作时,所述凸缘中的位于所述倾斜动作方向相反侧的凸缘抵接于所述轴支承部的下表 面,作为所述第一操作体的倾斜动作的支点发挥功能。对于现有例的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轴支承部与操作体一起倾斜动作(即,不存 在操作体的倾斜动作的支点),因此操作体的倾斜动作行程不确定,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前面 所述的方式中,所述轴部的凸缘中的位于所述倾斜动作方向的相反侧的凸缘抵接于所述轴 支承部的下表面而作为所述第一操作体的倾斜动作的支点发挥功能,因此能够使所述第一 操作体的倾斜动作行程稳定。也可以以下述方式进行设计变更所述轴支承部剖视呈大致凸字状,且在该轴支 承部的内周面设置有阶梯差部,在该情况下,当所述第一操作体倾斜动作时,所述凸缘中的 位于所述倾斜动作方向相反侧的凸缘抵接于所述轴支承部的阶梯差部而不是所述轴支承 部的下表面。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可以形成为还具备触觉元件的结构,该触觉元件设置于 所述第一操作体,且与所述轴支承部的外周面对置。所述轴支承部的外周面形成为凸凹面, 该凸凹面使得所述触觉元件与所述第一操作体的旋转对应地振幅移动。在该情况下,由于 所述轴支承部的外周面形成为凸凹面,因此能够防止将凸凹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体而产 生的该第一操作体的壁厚不等,能够简化所述第一操作体的形状。因此,能够防止形成为本 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的外观的所述第一操作体产生由壁厚不等引起的凹陷等。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可以形成为还具备固定部件的结构,所述轴支承部固定 于该固定部件。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可以形成为如下的结构,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还具备多个压下部,所述多个压下部在所述轴支承部的外周面的下侧部的周围隔开间隔配置, 且由倾斜动作的所述第一操作体压下;以及触觉元件,该触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体, 且与所述轴支承部的外周面的上侧部对置。所述倾斜动作检测机构具有多个周边开关,所 述多个周边开关配置在所述压下部的下侧,当所述第一操作体倾斜动作时,所述多个周边 开关分别由所述压下部压下。所述轴支承部的外周面的上侧部形成为凸凹面,该凸凹面使 得所述触觉元件与所述第一操作体的旋转对应地振幅移动。在该情况下,由于所述轴支承 部的外周面的上侧部形成为凸凹面,因此,能够防止将凸凹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体而产 生的该第一操作体的壁厚不等。并且,用于压下所述周边开关的所述压下部配置在所述轴 支承部的外周面的下侧部的周围,另一方面,用于使所述第一操作体的旋转产生操作感的 所述触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操作体且与所述轴支承部的外周面的上侧部对置,因此能够 防止二者干涉。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可以形成为如下的结构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还具 备基板,所述周边开关设置于该基板;多个脚部,所述多个脚部在所述轴支承部的外周面 的下侧部隔开间隔配设,且安装于所述基板;以及大致圆弧状的多个臂,所述多个臂悬架在 所述脚部之间,且分别设置有所述压下部。通过压下所述压下部,从而所述臂弹性变形。即, 所述压下部由倾斜动作的第一操作体压下,从而所述臂部弹性变形,另一方面,周边开关由 该压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操作型输入装置具备:第一操作体,该第一操作体具有圆筒状或者圆柱状的轴部;轴支承部,该轴支承部是外嵌于所述轴部的圆筒体,该轴支承部将所述第一操作体枢轴支承为以所述轴部为中心在周方向旋转自如,并且将所述第一操作体枢轴支承为能够以所述轴部为支点从预定状态倾斜动作;旋转检测机构,该旋转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操作体的旋转;以及倾斜动作检测机构,该倾斜动作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操作体的倾斜动作,在所述轴支承部的内周面设置有滑动接触面和锥形面,所述滑动接触面与预定状态下的所述第一操作体的轴部的外周面平行,且该滑动接触面的直径比所述第一操作体的轴部的外径稍大,所述锥形面位于所述滑动接触面的第一操作体侧,是所述轴支承部的截面积朝向所述第一操作体逐渐减小而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续木史郎
申请(专利权)人:星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