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516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辊单元,能够对轴承以期望的加压量均等地加压,并且不需要为了调整加压量而进行繁杂的作业。导纱辊单元(1)中经轴(5)连结有导纱辊(2)与驱动单元(4)的马达(22)。驱动单元(4)的壳体(21)在其右端部及左端部分别设有旋转自如地支撑轴(5)的轴承(23、24)。轴承(23)的右侧配置有由活塞(41)和缸室(42)构成的缸(25),活塞(41)以对应缸室(42)内的气压的力进行推压,从而使轴承(23、24)被加压。另外,控制缸室(42)内的气压,使其在导纱辊(2)的转速越快时越高,并且使其在导纱辊(2)上卷挂的纱线(Y)的张力越大时越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卷挂纱线的辊的辊单元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第3129276号公报中记载的辊单元是用于输送纱条(纱线)的部件,辊 筒体(辊)与轴经相互离开配置于轴的轴向上的两个轴承(bearing)而连接,由此,辊筒体 被该两个轴承旋转自如地支撑旋转。并且,在轴上两个轴承间的部分配置有加压弹簧,在加 压弹簧的作用下,两个轴承中的一个被推压向轴的轴承支撑部与中间部之间的垂直壁,而 另一个被推压向安装于轴前端的垫圈的表面。这里,虽然在日本专利第3129276号公报中记载了通过设置加压弹簧来防止安装 辊筒体时轴承损伤,但除此之外,还能防止轴承被加压后在外力施加到辊上时导致轴承倾 斜或者辊旋转时在轴上产生振动。这里,对于日本专利第3129276号公报中的辊单元,轴承的加压量过小则不能实 现上述效果,有可能造成轴产生振动,或者因轴承内部配置的滚珠不稳定而导致该滚珠滑 动,该滚珠的滑动引起的摩擦力而导致轴承异常发热。相反,加压量过大则可能造成轴承由 于旋转时的摩擦而异常发热。因此,轴承的加压量有必要设定为适当大小。另外,在日本专利第3129276号公报中,虽然通过安装于轴的一个推压弹簧来推 压轴承,但在轴承的尺寸较大,或者有必要使用小型的加压弹簧等的情况下,也考虑例如沿 轴承的圆周方向配置多个加压弹簧,使用这些多个加压弹簧对轴承加压。并且,在该情况 下,为了防止轴承在倾斜状态下接触垂直壁或者垫圈即所谓的一端接触,有必要在多个加 压弹簧间使推压力均等。另一方面,加压弹簧引起的推压力,只要加压弹簧的长度一定,则可由加压弹簧的 弹簧常数、加压弹簧配置的间隙的长度等来确定,但对于弹簧常数通常在加压弹簧之间易 产生不均。另外,在为了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等而使加压弹簧长度较短的情况下,由于加压弹 簧的弹簧常数变大,所以导致弹簧常数的误差也增大,加压弹簧间的弹簧常数的不均也变 得特别大。因此,在考虑如上所述的弹簧常数的不均的同时使加压弹簧引起的推压力的大小 适当,并且为了在加压弹簧间实现不存在推压力不均,有必要例如在两个轴承间配置薄板 状的隔离件等来调整加压弹簧配置的间隙的长度。但是,这样的调整作业很繁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轴承以期望的加压量均等加压并且为了调整推 压力也没有必要进行繁杂的作业的辊单元。第一专利技术所涉及辊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卷挂纱线的辊;与所述辊连结的轴;旋 转自如地支撑所述轴的轴承;以及,在所述轴的轴向推压所述轴承的流体缸。第二专利技术所涉及辊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卷挂纱线的辊;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辊的轴承;经所述轴承支撑所述辊的轴;以及,在所述轴的轴向推压所述轴承的流体缸。根据这些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流体缸的缸室内的流体压力,能够对轴承以期望的加压 量均等地加压。并且,由于仅调整缸室内的流体压力即可调整轴承的加压量,因此不需进行 用于调整加压量的繁杂作业。第三专利技术所涉及纱线输送辊单元为第一或第二专利技术所涉及纱线输送辊单元,其特 征在于还具备加热所述辊的加热机构。辊由加热机构加热后,辊附近的轴等的温度也上升,轴随着该温度上升而在轴向 上伸长。这里,如果采用弹簧形成推压机构,则配置弹簧的间隙相应缩减仅轴伸长的部分。 其结果,弹簧推压轴承的力增大,导致轴承的加压量过大,在轴承产生异常发热。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即使在如上所述轴在轴向上伸长的情况下,由于通过使缸室内 的流体的压力一定而使得轴承的加压量一定,所以能够防止在轴承产生异常发热。第四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辊单元为第三专利技术所涉及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辊是这样 的导纱辊在内部配置有所述加热机构,用于将通过纺纱机纺出的纱线输送至将纱线卷绕 于筒管的纱线卷绕装置。由此,在辊为内部配置有加热机构的导纱辊的情况下,通过加热机构加热辊时的 热易传导至轴。但是,即使在该种情况下,也由于通过使缸室内的流体的压力一定而使得轴 承的加压量一定,所以能够防止轴承异常发热。第五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辊单元为第1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根 据所述辊的运转条件来控制缸室内的流体的压力的压力控制机构。由此,通过调整缸室内的压力,能够使轴承的加压量为对应辊的运转条件的适当的量。第六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纱线输送辊单元为第五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 述压力控制机构根据所述辊的转速来进行控制,以变更所述缸室内的流体的压力。例如,由于辊的转速越快则作用在轴承上的离心力越大,所以导致滚珠与内圈之 间的内部间隙增大。并且,该内部间隙增大后,轴承内部配置的滚珠产生不稳定。其结果, 可能造成轴振动,或者滚珠滑动,由于该滚珠的滑动引起的摩擦导致轴承异常发热。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只要在辊的转速越快时越提高缸室内的气压来增大轴承的加 压量,则即可抑制因上述离心力引起的轴承内部间隙的增大,可防止如上所述的轴的振动 或轴承的异常发热。第七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辊单元为第五或第六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辊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 压力控制机构根据通过所述辊输送的纱线的张力的大小来进行控制,以变更所述缸室内的 流体的压力。例如,由于所处理的纱线数目或者纱线移动速度等导致纱线张力增大后,从辊施 加于轴的负荷增大,由此,施加于支撑轴的轴承的负荷也增大。并且,当施加于轴承的负荷 增大后,轴承发生变形,导致滚珠与内圈或外圈之间的内部间隙增大,造成轴承内部配置的 滚珠产生不稳定。其结果,可能造成轴振动,或者滚珠滑动,由于该滚珠的滑动引起的摩擦 导致轴承异常发热。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只要在纱线张力越大时越提高缸室内的气压来增大轴承的加 压量,则因施加于轴承的负荷引起的内部间隙的增大即可被抑制,可防止如上所述的轴的振动或轴承的异常发热。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流体缸的缸室内的流体压力,能够以期望的力推压轴承。并 且,由于仅调整缸室内的流体的压力即可调整推压力,所以不需要进行用于调整推压力的 繁杂作业。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纱辊单元的配置的图。图2是导纱辊单元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图2的缸附近的放大图。图4是控制装置的方块图。图5是表示由于纱线的张力而施加在轴及轴承的负荷的图。图6是纱线的张力及导纱辊转速与轴承的加压量的关系的图。图7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其他辊单元的一个例子的辊单元的轴向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导纱辊单元、纺纱机、卷绕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构成2个导纱辊单元1的2个导纱辊2(导纱辊h、2b)和 直径小于导纱辊2的2个分纱辊3 (分纱辊3a、!3b),将从配置在辊2、3上方的纺纱机9送 来的长丝Y(以下简称纱线Y)向配置在辊2、3下方的纱线卷绕装置8输送。这里,导纱辊 2为通过后述的马达22进行旋转的驱动辊,分纱辊3为如后述那样伴随纱线Y被输送而旋 转的从动辊。并且,从纺纱机9送来的纱线Y,首先多圈卷挂在导纱辊加及分纱辊3a之后,再多 圈卷挂在导纱辊2b及分纱辊北,然后在纱线卷绕装置8上卷绕。此时,由于导纱辊2b相比导纱辊加以高速旋转,所以纱线被拉伸。接着,导纱辊 加经后述的加热器12 (参照图2)加热至纱线Y可拉伸的温度(例如90°C左右),并且导纱 辊2b加热至纱线Y高于导纱辊h、2b的温度(例如120°C左右)。由此,所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卷挂纱线的辊;与所述辊连结的轴;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轴的轴承;以及,在所述轴的轴向推压所述轴承的流体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丸德希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