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柔性组合滚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443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微动柔性组合滚动轴承,包括三列以上的内圈(2)、外圈(3)及内圈(2)与外圈(3)之间的滚动体(5),所述的三列及以上的内圈(2)、外圈(3)中至少有一列的内圈(2)和/或外圈(3)与滚动体(5)之间设置有滚道环(1),该滚道环(1)的滚道面(1A)与滚动体(5)接触配对,滚道环(1)的非滚道面(1B)与内圈(2)或外圈(3)上的弧形槽(2A或3A)接触配对;内圈(2)或外圈(3)的弧形槽(2A或3A)的边缘嵌有挡环(4);滚动体(5)、滚道环(1)及弧形槽(2A或3A)之间的间隙空间填充润滑酯。该种滚动轴承对复杂载荷条件的适应性强、传动平稳性与精度高、接触应力低、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支承旋转轴及载荷的核心部件,从支承微机电系统传动轴的微米级轴 承,到支承巨型水力发电机轴的米级轴承,广泛应用于各种军用与民用机电设备。轴承 的学术基础是服役中轴承承受转轴或支座传来的旋转扭矩与弯矩作用,在轴承内圈或 外圈滚道形成复杂随机动态轴向力与径向力作用;并通过滚子与内外圈滚道的接触,融 合润滑的减轻磨损、降低温升与噪音效果,力求平稳、高效地传递旋转部件的随机动态 载荷。世界轴承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滑动到滚动的变革滑动轴承,接触面积大,传 递能力大,但摩擦面积大,摩擦损失大,传递效率较低,在润滑不良情况下极易发生磨 损与温升失效,寿命短。滚动轴承有其结构与工作原理上的天然优势,接触面积小,摩 擦损失小,传递效率高;但因接触应力大,在润滑不良情况下也容易发生接触剥离与温 升失效;从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承载能力角度,滚动轴承向多列、圆柱、滚针轴承方向发 展;从实现轴向承载角度,滚动轴承向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和轴向推力轴承方向 发展。随着承载能力与性能改进,滚动轴承广泛取代滑动轴承。影响滚动轴承承载能力、传动性能与寿命的关键因素包括接触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动柔性组合滚动轴承,包括三列或三列以上的内圈(2)、外圈(3)及内圈(2)与外圈(3)之间的滚动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列及三列以上的内圈(2)、外圈(3)中至少有一列的内圈(2)和/或外圈(3)与滚动体(5)之间设置有滚道环(1),该滚道环(1)的滚道面(1A)与滚动体(5)接触配对,滚道环(1)的非滚道面(1B)与内圈(2)或外圈(3)上的弧形槽(2A或3A)接触配对;内圈(2)或外圈(3)的弧形槽(2A或3A)的边缘嵌有挡环(4);滚动体(5)、滚道环(1)及弧形槽(2A或3A)之间的间隙空间填充润滑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翔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