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筒内径检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236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内径检测工具,包括大力钳和通规、止规,所述大力钳的上下两个相对的钳口均由多段连续的弧线组成,钳口两端为突弧,中部为凹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链条装配时出现的数据异常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筒内径检测工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套筒检测内径的检测工具。技术背景目前,套筒的内径是链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其试验方法为套筒装夹 在夹具上,扳动扳手,使套筒受力。由于不同的厂家采用的套筒检测工具不同,因检测工具使用不当,装配时容易出 现与内链板装配不上或配合不好,造成链条内在质量不稳,影响链条检测的技术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链条装配时出现与内链板装配不上或配合不好 的情形,设计一种检测套筒内径检测工具,保证试验时套筒完全包围于检测工具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筒内径检测工具,包括大 力钳和通规、止规,所述大力钳的上下两个相对的钳口均由多段连续的弧线组成,钳口两端 为突弧,中部为凹弧。齿状的突弧有利于保证夹紧待夹物品,凹弧与套筒的圆周面贴合,有利于使套筒 在夹紧时能够受力均勻;使用时,首先调节大力钳力值,用大力钳的钳口凹弧处夹紧待检测 的套筒,模拟装配时套筒孔径紧缩状态,然后,将通规、止规插入套筒孔径,通规过,止规不 过,为合格品;通规过,止规过,为不合格品;通规不过,为不合格品。本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链条装配时出现的数据异常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大力钳装夹套筒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通规、止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2所示,套筒2位于大力钳1的钳口内的凹弧处,大力钳1模拟装配时套 筒2孔径紧缩状态夹紧待检测的套筒2,然后,使用通规3-1、止规3-2穿过待检测的套筒孔 径,通规3-1过,止规3-2不过,为合格品;通规3-1过,止规3-2过,为不合格品;通规3_1 不过,亦为不合格品。权利要求1.一种套筒内径检测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大力钳和通规、止规,所述大力钳的上下两 个相对的钳口均由多段连续的弧线组成,钳口两端为突弧,中部为凹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内径检测工具,其特征是,两个相对的钳口合拢后,所述 凹弧可形成圆形、椭圆形或葫芦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套筒内径检测工具,包括大力钳和通规、止规,所述大力钳的上下两个相对的钳口均由多段连续的弧线组成,钳口两端为突弧,中部为凹弧。本技术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链条装配时出现的数据异常问题。文档编号G01B5/12GK201819650SQ20102057133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许丽丽, 高传琴 申请人:南京利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套筒内径检测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大力钳和通规、止规,所述大力钳的上下两个相对的钳口均由多段连续的弧线组成,钳口两端为突弧,中部为凹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传琴许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利民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