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48949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池组,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包括多个电芯,并将其容置于盒体之中,所述多个电芯的正负极耳串联或并联连接,在所述电芯极耳之间插卡筒状金属弹片以实现极耳的连接,将多个电芯串并联组合成电池组。筒状金属弹片筒体两端开口,顺着筒体的长度方向的侧壁开制一开口,筒壁顺开口张开;与开口相对的筒壁压制成平面状的底壁,该底壁平面与电芯极耳伸出端的台阶面相吻合;与开口相连的两侧壁呈向壁外鼓出的弧形弯曲,鼓出的弧形弯曲侧壁与电芯极耳接触导接;筒壁开口的壁缘向其外侧弯折伸出,钳住电芯极耳及电池组电极。其有益效果是:不用焊接,避免了焊接的高温对电芯性能变差的不良影响;筒状金属弹片插卡时便于与电芯极耳伸出端台阶面定位。(*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组合连接的电池组
技术介绍
锂聚合物离子(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比能量高,循环寿命 长,无记忆效应,具有广泛的动力型应用前景。例如,应用在电动车、混合 动力车、电动自行车等产品上。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不同需要的电压和能量要求,锂离子电池由电芯 串、并联组合而成,锂离子电池内部采用电芯多串多并的组合方式,将电芯 的极耳串、并联以成为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锂离子电池大都采用厚度较薄 的极耳作为正负极, 一般采用焊接的方法将电芯的极耳进行串、并联。焊接 不但操作难度大,还由于高温时间长可使电芯的性能受到不利影响。于是,专利号为2006200011929的安全型电池组装配结构提供了一种电芯极耳连接 的新结构。该结构将一组电芯的极耳分别固定在极耳上方的绝缘转接板上, 绝缘转接板固定连接于容置电芯的外壳,在转接板上形成串或并联之连接, 并且固定的方法用螺钉固定。这种结构避开了焊接,但其结构比较复杂,特 别是组装时操作繁琐。因此,锂离子电池电芯极耳的串并联的连接结构还要 不断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极耳连接不需焊接、 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结构中包括多个电芯,并将其容置于盒体(1)之中,所述多个电芯的正负极耳(2)串联或并联连接,其特征是:在电芯极耳(2)之间插卡筒状金属弹片(4)以实现极耳(2)彼此的连接,将多个电芯串并联组合成电池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卫林杰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