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红胜专利>正文

学生读写姿势规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480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学生读写姿势规矩架属日用保健品,它设有竖直和水平两组分别含滑动铰接、弹性联接部件(5、12,23、5,13)的定位限位面(11、14,15、6),与架体相联的柔性索带(4),和联接固定部件(7、26)。本架主要以下凳限位面(6)的不接触使用状态,来培养使用者保持腰正、体直、不含胸、不低头的良好习惯,和正确姿势的自主意识,可减少对桌面使用空间的影响。经适当佩带,有助于使用者形成不使用本架而保持正确姿态的能力。本方案简单实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日常学习保健工具,主要涉及幼小学生初学写字时维持正确用眼姿势的辅助工具。公知此类用品是因预防学龄儿童因写字姿势不当而近视的需要而产生,各种产品或方案都从不同的途经作出了努力,对防止学童忽视正确学习姿势,树立良好用眼习惯等,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有益的影响;但也都还存着一定的局限性,或不适用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对使用者限制更合理的学生读写姿势规矩架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学生读写姿势规矩架包括架体,与架体相联、联接与固定架体于支撑物上的联接固定部件,与架体相联和架体支撑定位面保持固定或可调相对位置、限定使用者身体位置的部件,联接固定上述部件的附件。其中,所述用于定位和限位的部件含有与架体相联、分别为竖直和水平的两组定位限位面,两竖直面彼此平行,组内定位与限位面间以可调相互距离的部件相联,所述联接固定部件含有与架体相联的柔性索带。这样,两组定位限位面可提供两种定位与限位关系,索带则可使架与使用者身体和竖直定位面配合相联,实现在使用者身体上的固定;两组定位限位部件的设置适应使用者与视物环境的相对关系,从而保证本架在限位的同时,易于形成使用者身体的正确姿态,改变了此前多数限位架的固定方式,为使用者从与环境间固定使用位置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供了可能,减轻使用者的精神负担,创造较轻松的使用氛围,同时也实现了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述距离可调的联接可以能随意固定相对关系的滑动副实现,也可以在联接方向有多个联接位置的联接副实现,还可以由弹性部件来满足。这些皆可实现位置可调的限位使用。本技术所述可调联接还含有铰接副,这样,增加了限位面对不同体型使用者的适应能力,以满足使用的实际需要。本技术所述在上方的水平限位面表面朝上,该表面制有尖锐凸起或制成粗糙表面。这样,该表面作为对使用者下颌的限位面,将提示使用者不要与之接触,从而指示了使用者应取的正确位置。本技术可以是上述方案的各种组合,以适应不同的需要。本技术仍沿用位置限制的手段,但改变了限制所依据的基准,改变了架体的固定型式,以对使用者与环境、对使用者自身不同部位体位间相对位置的限定,来限制或规范使用者的读写姿势,它样会更符合使用者读写姿势形成的自身原因,更适应体型不一的使用者,即更符合这类产品或结构方案的使用目的。使用本技术,可直接避免使用者胸部与桌面棱边的接触;在一旦间接接触时可经竖直定位面使压力分散,避免不良刺激,且有迫使脱离接触的推力。由于本架使用时固定于胸前部,有利于使用者在读写及其中间的间歇阶段的全部佩带时间内,保持挺胸抬头的正确姿态。同时也减少了本架对桌面使用空间的影响。本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给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附图说明图1为圆柱式学生读写规矩架主视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A-A剖视;图4为棘齿式学生读写规矩架主视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侧压式学生读写规矩架主视图;图7为图6的侧视图;图8为平台式学生读写规矩架主视图;图9为图8的侧视图;图10为护胸板加长部分示意;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图12为限位柱上端面部分剖面;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图14为带有橡胶块的规矩架部分示图;图15为图14的侧视图;图16为齿轮式学生规矩架拆除压盖后的正视图;图17为图16加装压盖后的侧向视图。图中1、护胸板2、安装联接环与柔性索带的安装孔3、联接环4、柔性索带5、下颌限位立柱6、下颌限位顶针面7、紧固螺钉8、限位立柱侧面的标记孔9、索带安装时的上挡柱10、下挡柱11、护胸板正对前胸的定位平面12、按装限位立柱的导孔13、缓冲弹簧片14、与桌沿前侧面接触的限位面15、与支承桌面配合的水平定位面16、紧固弹簧片的螺钉17、矩形压条18、扭簧19、轴20、棘爪21、棘齿22、夹角θ23、螺栓24、安装凸台25、垫圈26、碟形螺母27、棱台28、橡胶垫块29、垫圈30、螺钉31、螺母32、齿条33、齿轮34、齿轮轴35、旋钮36、压簧37、挡圈38、螺钉39、自锁孔40、自锁销41、齿条导轨42、压盖43、压盖安装孔44、螺钉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整体尺寸为210×100×80mm用于5~16岁学生使用,如图1~3。本例架体为板状护胸板1,上部两侧近缘处制有两通孔2,装有勾环3,环上系有索带4,带的另端装有联接固定的尼龙搭扣,带长以满足自使用者肩上、背后、另侧腋下,绕至胸部板前彼此重合固定为限。板下部近缘处,固定有弹力方向垂直板面的压力弹片13,在弹片上方护胸板同侧中部固定有平行板面、与板长度方向一致的滑座,座中沿长度方向制成通孔12,滑座下端面远离板面部分15保持水平。滑座孔内装有与之滑动配合的下颌限位柱5,在孔壁上段制有限位柱的定位紧固螺钉7,孔壁外表面下段距板远侧,制有上下两个垂直板面的档柱9、10,两档柱间的距离略大于尼龙搭扣的宽度,下档柱10的下侧面与滑座下端面15相齐。限位柱的上段侧面制有连续等距的记号标记孔8,可标记限位柱与滑座间的相对位置。使用前,将护胸板平坦的侧面11贴住使用学生胸部,使用者应取读写状态坐于桌前,使弹片13的外侧端面14靠在桌边前侧面,滑座下端面15压在桌面之上,两索带4自双肩、背后、对侧腋下,至胸前滑座下段的两档柱9、10之间,使索带子母尼龙搭扣重叠固定相联,将本架固定于使用者胸前。然后调节限位柱5在滑座孔12中的固定位置,当学生保持正确读写姿势时,即身正腰直不含胸不低头,又保持恰当视觉距离的状态限位柱顶端应与学生下颌间保持一较小的距离。记下此时限位柱5侧面的标记孔8,并将限位柱以紧固螺钉7固定于该位置,便成为本例的使用状态。使用时,由于弹片的限制,使学生身体保持在桌前一定距离。此时身体与桌边的初始接触力较小,经护胸板分散后对胸部的作用就更小了。由于滑座下端面15的限制,规矩架的使用高度下限被固定,限位柱顶端6便限制了头部下低的最低位置,且由于柱端表面不平,使下颌不便与之接触,迫使头部自主地处于正直状态,实现了本规矩架的作用;常此以往有利于使用者自觉地保持读写的正确姿势。本架是靠机械限位提醒使用者的意识,而不是要使用者依靠规矩架机械被动地定位。这种作用效果正是本技术目的的具体化,或可说是本技术目的实质与真谛。第二例结构和尺寸与第一例基本一致,如图4、5。本例的滑座部分制成类似L字母形状的棘齿座,下端10自护胸板面水平伸出。其下端面15仍为平面,形成最低使用位置的限位台。在此以上的中段表面外侧制有棘齿21,限位柱5下端制成与之配合的棘爪形20,在棘齿座上端外侧缘棱制成突出的与护胸板表面平行的水平直线,与限位柱5内侧表面接触配合,齿座上端段制有弹性压簧17、18、19,可使矩形横截面的限位柱与齿座外侧表面紧密接触,将棘爪20固定。为使定位稳定,棘齿的节面与护胸板表面有一自上而下的小夹角θ,本例的使用与第一例一致。第三例是又一种变型,如图6、7。规矩板的下半部与第二例一致。在护胸板上部近缘处制有偏置的矩形柱状安装凸台24,台上制有与护胸板平行水平方向的固定螺栓23,限位柱5则制成带有与螺栓滑动配合矩形中空长孔矩形框架,架与凸台24的相对位置由螺栓端部的蝶形螺母26固定。本例限位柱顶端的位置不仅可上下调节,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学生读写姿势规矩架包括架体,与架体相联、联接与固定架体于支撑物上的联接固定部件,与架体相联、和架体支撑定位面保持固定或可调相对位置、限定使用者身体位置的部件,联接固定上述部件的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定位和限位的部件含有与架体相联,分别为竖直、水平的两组定位限位面(11、14,15、6),两竖直面(11、14)彼此平行,组内两面间皆以可调相互距离的部件(5、12,13)相联,所述联接固定部件含有与架体相联的柔性索带(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云翔
申请(专利权)人:苏红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