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式集尘装置和具有该旋风式集尘装置的电动吸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4247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风式集尘装置,包括与集尘箱呈同轴线状地配置于圆筒形状的集尘箱内部的圆筒形状的过滤器、配置于过滤器下方的圆筒形状的灰尘蓄积空间和从过滤器的下部朝向灰尘蓄积空间呈伞形状地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还包括形成在集尘箱内周面和过滤器外周面之间的旋风空间、形成在延伸部的外周面和集尘箱的内周面之间的集尘通路。而且,旋风空间径向的宽度比集尘通路径向的宽度宽。根据该结构,从旋风空间朝向灰尘蓄积空间产生推压灰尘的力,抑制蓄积在灰尘蓄积空间的灰尘向旋风空间返回,从而可使集尘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风式集尘装置和具有该旋风式集尘装置的电动吸尘器
技术介绍
旋风式的电动吸尘器包括用于抽吸空气的电动鼓风机、用于将灰尘与空气一起吸 入的吸入部、集尘装置。集尘装置包括圆筒形的集尘部和设于集尘部下方的集尘室。自吸入 部与灰尘一起被吸入的空气在集尘部的内部旋转。由此,混杂在空气中的灰尘由于离心力 的作用而被分离出来。分离出来后的灰尘被捕捉并收集在集尘室中。被除去了灰尘的空气 被电动鼓风机抽吸。被捕捉并收集在集尘室中的灰尘主要是絮状灰尘。因此,有时灰尘飞 回到吸入部侧。为了抑制灰尘向吸入部侧返回,例如有日本特开2000-135184号公报(专 利文献1)中记载的结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集尘装置通过使集尘部和集尘室的内径不 同而具有台阶。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集尘装置利用该台阶抑制灰尘从集尘室返回。可是, 利用该结构无法充分抑制灰尘从集尘室返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极力抑制所捕捉并收集到的灰尘向吸入部侧返回,集尘效率 高的旋风式集尘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式集尘装置包括圆筒形状的集尘箱和用于将空气与灰 尘一起导入集尘箱中的第1开口。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式集尘装置还包括与集尘箱呈同轴线状配 设于集尘箱内部的圆筒形状的过滤器、以及形成在集尘箱的内周面与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 的旋风空间。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式集尘装置还包括设于过滤器下方、直径大于旋风空间外 径的圆筒形状的灰尘蓄积空间。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式集尘装置还包括从过滤器的下部朝向灰尘 蓄积空间呈伞形状延伸而形成的延伸部、以及形成在延伸部的外周面与集尘箱的内周面之 间的集尘通路。本专利技术的旋风式集尘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空气从集尘箱中向外部排出的第2 开口,使旋风空间径向的宽度宽于集尘通路径向的宽度。根据该结构,从旋风空间朝向灰尘蓄积空间产生推压灰尘的力。利用该力来抑制 蓄积在灰尘蓄积空间的灰尘返回旋风空间。由于灰尘不返回旋风空间,所以能够抑制灰尘 向吸入部侧返回,提高集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风式集尘装置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图2是从前方看该实施方式的旋风式集尘装置所看到的立体图。图3是从后方看该实施方式的旋风式集尘装置所看到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旋风式集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立体图。图5是沿图2中的5-5线剖切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3中的6-6线剖切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旋风式集尘装置的电动吸尘器的立体图。电动 吸尘器主体1在内部具有电动鼓风机6和旋风式集尘装置7。此外,在电动吸尘器主体1的 前方形成有吸入口 la。在吸入口 Ia上连接有软管2。在软管2上连接有连接管3。在连接 管3上连接有延长管4。在延长管4上连接有抽吸件5。这样,从电动吸尘器主体1的吸入 口 Ia起依次连接有软管2、连接管3、延长管4和抽吸件5,从而构成电动吸尘器100。电动 鼓风机6产生吸入空气的吸力。吸力依次经由旋风式集尘装置7、吸入口 la、软管2、连接 管3和延长管4,作用于抽吸件5。这样,灰尘与空气一起被从抽吸件5吸入,并被输送到旋 风式集尘装置7。另外,在图1中,旋风式集尘装置7内置于电动吸尘器主体1中。另一方 面,旋风式集尘装置7能够形成为暴露于电动吸尘器主体1外侧地安装的结构。在该情况 下,旋风式集尘装置7的装卸变得容易。图2是从前方看旋风式集尘装置7所看到的立体图。图5是沿图2中的5-5线剖 切的剖视图。图3是从后方看旋风式集尘装置7所看到的立体图。图6是沿图3中的6-6 线剖切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旋风式集尘装置7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立体图。旋风式集尘装置7包括大致圆筒形状的集尘箱8 ;用于堵住集尘箱8的底面的盖 9;用于堵住集尘箱8上表面的罩盖11 ;被安装在罩盖11上的把手10。这样,构成了旋风式 集尘装置7的轮廓。另外,罩盖11利用卡扣15和爪14与集尘箱8卡合。盖9利用设于集尘箱8的铰接件13安装为能够转动的状态。盖9利用锁紧件18 卡定于集尘箱8,用于关闭集尘箱8的底面。如图5所示,通过从上方按压杆12,使滑动件 47向下方移动。移动到下方的滑动件47向内方(图5中的左方向)按压锁紧件18的上端 部18a。锁紧件18以轴18b为中心转动,解除盖9的卡定。由此,盖9向下方转动而打开。 另外,在盖9上安装有密封件四,利用密封件四保持集尘箱8和盖9之间的气密性。如图5和图6所示,在集尘箱8的内部与集尘箱8的圆筒形状大致同轴线状地配 置有大致圆筒形状的过滤器21。过滤器21利用过滤器安装框57安装。在过滤器21的下 方形成有伞形状的延伸部22。延伸部22通过嵌合或熔接安装在过滤器安装框57的下部。 图4表示过滤器21、延伸部22、过滤器安装框57的立体图。在图4中图示局部剖切了的过 滤器21,但是实际上,过滤器21围绕过滤器安装框57周围地构成。过滤器21由金属材料构成。为了减少过滤器21的凹凸,在过滤器21的金属表面 形成有树脂等膜。或者在过滤器21的金属表面实施有研磨处理。这样,通过减少过滤器21 的凹凸,空气的流动变得顺畅。由于空气的流动变得顺畅,空气和灰尘的分离效率提高。而 且,能够抑制灰尘附着于过滤器21上。另外,通过对过滤器21实施抗菌处理,能保持过滤 器21清洁。被从抽吸件5吸入的空气和灰尘经由吸入口 la,被从设于集尘箱8的第1开口 17 吸入。即,如图3的箭头A所示,含有该灰尘的空气被导入集尘箱8的内部。被吸入的空气 流入到形成在集尘箱8的外壁M的内周面和过滤器21的外周面之间的旋风空间31中。 流入的空气沿着旋风空间31旋转。利用由空气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以絮状灰尘为主的 灰尘和含有微尘的空气被离心分离。由于灰尘比空气重,所以灰尘被分离在旋转的外方,即 旋风空间31的外周侧。被分离的灰尘经过形成在延伸部22的外周面和集尘箱8的倾斜部53(后述)的内周面之间的集尘通路32,向下方落下。之后,灰尘向设于过滤器21下方的 灰尘蓄积空间52落下并蓄积于该处。在此,灰尘蓄积空间52的外径R4大于旋风空间31的外径R3。旋风空间31径向 的宽度L 1大于集尘通路32径向的宽度L2。根据该结构,在集尘通路32中,空气的流速 变快。其结果,从旋风空间31朝向灰尘蓄积空间52产生有由空气流产生的推压灰尘的力。 利用该力,能够防止蓄积在灰尘蓄积空间52的灰尘向旋风空间31飞扬。由于灰尘不向旋 风空间31返回,所以头发、絮状灰尘等灰尘不会附着于过滤器21上。由此,旋风式集尘装 置7的集尘效率提高。此外,集尘箱8具有与延伸部22的伞形状相对应地扩展的倾斜部53。倾斜部53 成为在灰尘蓄积空间52的外周附近的上方形成顶板这样的结构。根据该结构,以向灰尘蓄 积空间52蓄积的絮状灰尘为主的灰尘不易向旋风空间31返回。即,旋风式集尘装置7的 集尘效率提高。在此,若使延伸部22的倾斜面58和集尘箱8的倾斜部53形成为大致平行,则能 够减轻空气旋转时的流动的紊乱。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灰尘从灰尘蓄积空间52向旋风空 间31返回。另外,由此,还能防止灰尘堵塞集尘通路32。另一方面,若以使集尘通路32径 向的宽度L2随着朝向灰尘蓄积空间52去而逐渐扩展的方式形成倾斜部53,则倾斜部53的 倾斜变得缓和。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风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状的集尘箱;第1开口,用于将空气与灰尘一起导入上述集尘箱中;圆筒形状的过滤器,与上述集尘箱呈同轴线状配设于上述集尘箱的内部;旋风空间,形成在上述集尘箱的内周面与上述过滤器的外周面之间;圆筒形状的灰尘蓄积空间,设于上述过滤器的下方、该灰尘蓄积空间的直径大于上述旋风空间的外径;延伸部,从上述过滤器的下部朝向上述灰尘蓄积空间呈伞形状延伸而形成;集尘通路,形成在上述延伸部的外周面与上述集尘箱的内周面之间;第2开口,用于将空气从上述集尘箱中向外部排出,上述旋风空间径向的宽度宽于上述集尘通路径向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刚小川贵昭仲本博司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