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段连续工艺处理含汞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41548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的含汞废水处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汞废水pH调节至9-11,由泵打入反应罐内,同时在反应罐内加入Hg∶Na2S的质量浓度比=1∶5-1∶20、质量浓度为0.5-0.6的沉降剂Na2S溶液进行充分反应,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01-0.03的无机絮凝剂,生成的HgS絮状沉淀自然沉淀下来,上清液经过滤后达到排放标准,沉淀后的HgS沉淀物去污泥浓缩池。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聚氯乙烯树脂工业中产生的高浓度含汞废水处理效果差从而造成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具有工艺简单合理、易实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含汞废水的处理中,特别适用于聚氯乙烯树脂生产中的含汞废水处理的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含汞废水深度处理的方法,特别是适用于聚氯乙烯树脂生 产中的含汞废水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氯乙烯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化学建材等重 要领域,其常用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乙烯氧氯化法和电石乙炔法,因我国电石资源丰富及 电石乙炔法工艺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电石法聚氯乙烯产量占我国聚氯乙烯总产量的 63.4% (截止2009年底),但是其生产中均会产生汞污染,表现在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 过程的汞去向主要是废汞触媒、含汞废活性炭、含汞废盐酸、废碱液等,分别占氯化汞 使用总量的36%、8%, 51%, 5%。目前,废汞触媒和废汞活性炭由有资质的危险废物 处理厂家回收处理,氯化汞回收率约75%;而含汞废盐酸、废碱液(即含汞废水)等仅 有20%进行了盐酸深度脱吸和汞的无害化处理,大部分还未得到妥善处置。含汞废水的 常用处理方法,利用了 Hg2++Na2S —HgS丨的原理,其缺点是处理不彻底、过滤难度大。中国专利CN 1673117A中公布了 “一种含汞废水的处理方法”,其方法是向 被处理水中加入Hg与Na2S的摩尔比为1 1-1 1.1、摩尔浓度为0.1-0.2的Na2S溶液, 使被处理水中的Hg与Na2Si应生成HgS,调节PH值在7-9之间,再以Hg 有机絮凝 剂的摩尔比为1 0.01-1 0.02加入摩尔浓度为0.01-0.02的有机絮凝剂,生成HgS絮状 沉淀,将所得物料过滤,使HgS絮状沉淀与被处理水分离,得到处理合格的水溶液。但 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是使用了单一的沉淀剂Na2S,生成的难溶盐HgS的颗粒粒径很 小,分离困难,且Na2S过量时32_与1^3生成HgS22_络离子而溶解,影响汞的去除,并 对环境造成污染,其次,未公开具体反应装置,如果用常规反应装置,缺点是罐结构单 一,无相应沉淀结构,所以除汞效果差;二是该方法的PH控制在7-9之间,对Hg2+离子 来说,PH值在5-8范围内汞离子几乎全部水解为Hg (OH) 2,不利于汞的去除,造成环境 污染;三是该方法使用的絮凝剂为有机絮凝剂,这类高聚物的残余单体具有“三致”效 应(致畸、致癌、致突变),该方法未对其进行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四是其说明书中 对过滤方法未做任何进一步说明,也就是使用常规方法(筛板或滤膜),该存在操作不便 以及成本高等缺点,而且影响汞的去除率,处理后只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第一类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第一类污染物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 生长远不良影响者);五是上述专利未公开所用设备及相应操作及具体工艺,主要是对 公认的Hg2+的沉淀原理进行,其工业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解决了目前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树脂工业炉合成工序产生的高浓度 含汞废水处理效果差从而造成对环境污染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Hg2+处理彻底、污 染小、投资少、工艺简单合理、易实施、见效快的三段连续工艺深度处理含汞废水的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依次 相连的PH调节池、一级输送泵、一级反应罐、二级输送泵、二级反应罐、三级输送泵、 三级反应罐、多节式吸附床以及处理含汞污泥的固液分离装置。利用三级反应沉降的方 法,将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中产生的含汞废盐酸、废碱液等含汞废水,汇集至PH调节 池,根据含汞废水的PH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调节其PH调节至9-11,由一级输送泵打入 一级反应罐内,同时在反应罐内加入重金属沉降剂进行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无机絮凝 剂,生成的HgS絮状沉淀自然沉淀下来,将所得上清液经稳流槽由泵打入二级反应罐内 进行二级反应,操作同一级反应,而所得的上清液用泵打入三级反应器进行三级反应, 操作同一级反应,此时产生的上清液,经过多节式吸附床后,得到达到排放标准的水溶 液,而每一级反应罐中沉降下来的含汞污泥则自流进入污泥浓缩池,再通过污泥泵到固 液分离装置,所得滤液返回PH调节池,进行循环沉降除汞反应,所得滤饼存放在危废库 房,统一运走。所述的,使用的重金属沉降剂含有如下 组分反应物Na2S 20 60份、絮凝剂Fe3+IO 20份、助凝剂聚丙烯酰胺1 20份、 水10 40份,Na2S先与Fe3+、聚丙烯酰胺、水混合后加入含汞废水,向被处理水中加入 Hg 重金属沉降剂的质量浓度比为1:5-1: 20。所述的,PH控制在9-11,对Hg2+离子来 说,在弱碱性(PH值9-11)汞离子能与硫化钠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HgS,避免了汞离子 水解为Hg(OH)2,使得沉淀反应更充分更充分,有利于汞的去除。所述的,使用的是无机絮凝剂FeCl3,解 决了已有技术中使用有机絮凝剂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次,因为FeCl3在水中易形成 Fe(OH)2和Fe(OH)3胶体,这些胶体不仅能吸附汞离子,而且能捕集和裹扶悬浮的汞离 子与Na2S共同沉淀下来,起到良好的混凝沉淀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除汞效率。所述的,使用的反应罐主要包括底 部为圆锥形的筒体,罐内部设有搅拌、挡板、斜板组、垂直导向管,罐上部设有加药进 口、排气风机,罐下部设有排泥出口以及罐侧面与罐相连接的稳流槽和平衡管组成。其 中反应罐底部采用圆锥形设计可以使絮状沉淀物沉淀的更好、更快,且排泥方便;搅拌 器在反应器内与反应器外壳相连,采用该结构后起到了搅拌和支持的作用;其内置挡板 部分可以使搅拌更充分、反应更完全。使用该反应罐有利于更进一步提高除汞效率。所述的,在三级处理后增加了一种三段 并联式的多节式吸附床,其主要包括一筒体,筒体一端为液体进口、另一端为液体出 口,筒体内前端和末端设置有筛板,筒体内部两筛板之间设有吸附剂A和吸附剂B。筒 体为卧式;其中吸附剂A为颗粒状活性炭,其对水中异味、胶体及色素、重金属汞离子 等有较明显的吸附去除作用,而且因颗粒成形不易流动,不易阻塞,其吸附能力强,携 带更换方便;吸附剂B为分子筛,其对Hg2+有较强的吸附率。作为含汞废水处理的净化 处理,多节式吸附床可有效提高出水水质,且工艺简单合理、投资小、见效快、净化处 理过程无二次污染,且可以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行业污水处理中。 本专利技术通过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树脂工业炉合成工序产生的高浓度含汞废水中的汞这一污染环境的因素,从而使经处理的含汞废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而脱除的汞最 终以泥饼形式被回收,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 效益。本专利技术本着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对常规反应装置结构单一无相应沉 淀结构的缺点进行了完善,增加了对处理后含汞废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多节式吸附床及对 处理后含汞污泥进行分离的固液分离装置。一方面使得Hg2+处理彻底、污染小;另一方 面由于本系统增加的设备少,投资小,易实施;同时工艺简单合理,能够有效的达到节 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含汞废水的处理中,特别适用于聚氯乙 烯树脂生产中的含汞废水处理的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工艺流程图;图1中1为PH调节池、2为泵、3为反应罐、4为多节式过滤器、5为固液分 离装置、6为污泥浓缩池。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1中,本实施例包括如下步骤含汞废水经PH调节池1将PH调 节至9-11,由泵2打入反应罐3内,同时在反应罐内加入Hg N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段连续工艺处理含汞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汞废水PH调节至9-11,由泵打入反应罐内,同时在反应罐内加入重金属沉降剂Na↓[2]S溶液进行充分反应,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01-0.03的絮凝剂Fe↑[3+],生成的HgS絮状沉淀自然沉淀下来,上清液经过滤后达到排放标准,沉淀后的HgS沉淀物去污泥浓缩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彬刘中海张永龙张红雷王敏郭建陆俊张国玉魏磊滕永战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