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1289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尤其是一种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一种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包括晶体硅片、表面电极、背面电极,表面电极设置在晶体硅片的光照面上,背面电极设置在晶体硅片的背光面上,表面电极包括线状栅线、主栅线,线状栅线与主栅线连接,主栅线分段设置,由至少两个片状栅线串联构成。上述结构将晶体硅片光照面上的主栅线设置成片状栅线串联而成,传统的主栅线是通过一次印刷形成的一条长方形的主栅线,分段之后就增加了晶体硅片光照面上的光照面积,这样就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能源利用率,而且结构的改变很简单,相对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减少了栅线银浆的用料,节省了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尤其是一种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太阳能电池的种类繁多,按材 料可大致分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电池、化合物太阳能电池和染料敏化纳米晶 太阳能电池等。其中晶硅太阳能电池占据目前80%以上的市场份额,它又主要分为单晶硅 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激发出电子-空穴对,并扩散进空间电荷区;在pn结 内建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η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η区,在pn结两端产生一个光生 电动势,接通两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太阳能电池工作原理。丝网印刷是制作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环节,即在电池的光照面印刷一层金属栅线电 极材质为银,主栅和细栅(线状栅线)垂直分布,细栅是为了收集电流,主栅线为长方形 片状,为了将单体电池串焊成组件,在电池的背面印刷一层金属导电浆料(背电场和背电 极)。在丝网印刷环节中,影响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印刷上去的正 面栅线电极的遮光面积越小越好;二是正面金属栅线电极的电阻越小越好;传统工艺采用一次印刷形成正面栅线电极。由于正面栅线所用的银浆价格昂贵, 因此成本比较高,要减少银浆的用料,可能会影响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因此一直以来没有一 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提高光能源利用率、节省成本的分段栅线晶体 硅太阳能电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 池,包括晶体硅片、表面电极、背面电极,表面电极设置在晶体硅片的光照面上,背面电极设 置在晶体硅片的背光面上,表面电极包括线状栅线、主栅线,线状栅线与主栅线连接,其特 征在于主栅线分段设置,由至少两个片状栅线串联构成。此项设置将晶体硅片光照面上的主栅线设置成片状栅线串联而成,传统的主栅线 是通过一次印刷形成的一条长方形的主栅线,分段之后就增加了晶体硅片光照面上的光照 面积,这样就提高了本技术的光能源利用率,而且结构的改变很简单,相对于传统的太 阳能电池,减少了栅线银浆的用料,节省了成本。此项设置中的片状栅线可以是任何形状, 如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异形等,至于分段的数量,可以是两片,也可以是两片以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主栅线由六个长方形片状栅线串联构成,六个长方 形片状栅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的两个长方形片状栅线之间通过线状栅线连接。此项设置将片状栅线设置成长方形,而且在同一直线上用六个片状栅线,这样就 大大减少了主栅线在晶体硅片光照面上所占的面积,银浆的用量大大减少,同时提高了晶体硅片光照面上的光照面积,进一步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本技术对光源的能源利用率。 此项设置之所以采用六个片状栅线,是因为片状栅线之间距离不能太远,这样会影响导电 性能,而六个片状栅线之间距离是最合理的,既能增加光照面积,又能减少导电性能变弱的程度。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相邻的片状栅线呈等距设置。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线状栅线和片状栅线采用丝网印刷一体设置在晶体 硅片的光照面上。上述两项设置,使栅线均勻分布,这样可以提高表面电极层的导电性能,由于银浆 用料减少了,会稍微增加栅线的电阻,但是增加了光照面积,因此综合各因素后,能源利用 率略有增加,成本减少了很多,而且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可知,一种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包括晶体硅片、表面电极、背面 电极,表面电极设置在晶体硅片的光照面上,背面电极设置在晶体硅片的背光面上,表面电 极包括线状栅线2、主栅线1,线状栅线2与主栅线1连接,主栅线1分段设置,由六个长方 形片状栅线11串联构成,六个长方形片状栅线11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的两个长方形片状 栅线11之间通过线状栅线2连接,相邻的片状栅线11呈等距设置,线状栅线2和片状栅线 11采用丝网印刷一体设置在晶体硅片的光照面上,最接近边缘的两个片状栅线11作为连 接片,由于一个太阳能电池装置需要多个太阳能电池串联构成,而连接片起到的作用就是 串联多个太阳能电池板。本技术的特点在于,利用改变片状栅线的布置来达到提高光能源利用率和节 省成本的目的,由于这种太阳能电池在使用的时候都是很多块串联起来使用,因此使用本 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权利要求1.一种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包括晶体硅片、表面电极、背面电极,表面电极设 置在晶体硅片的光照面上,背面电极设置在晶体硅片的背光面上,表面电极包括线状栅线、 主栅线,线状栅线与主栅线连接,其特征在于主栅线分段设置,由至少两个片状栅线串联 构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主栅线由六个长 方形片状栅线串联构成,六个长方形片状栅线在同一条直线上,相邻的两个长方形片状栅 线之间通过线状栅线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片状栅线呈等距设置。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线状栅线和 片状栅线采用丝网印刷一体设置在晶体硅片的光照面上。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线状栅线和片状 栅线采用丝网印刷一体设置在晶体硅片的光照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尤其是一种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一种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包括晶体硅片、表面电极、背面电极,表面电极设置在晶体硅片的光照面上,背面电极设置在晶体硅片的背光面上,表面电极包括线状栅线、主栅线,线状栅线与主栅线连接,主栅线分段设置,由至少两个片状栅线串联构成。上述结构将晶体硅片光照面上的主栅线设置成片状栅线串联而成,传统的主栅线是通过一次印刷形成的一条长方形的主栅线,分段之后就增加了晶体硅片光照面上的光照面积,这样就提高了本技术的光能源利用率,而且结构的改变很简单,相对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减少了栅线银浆的用料,节省了成本。文档编号H01L31/042GK201838602SQ201020565780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孙显强 申请人:温州昌隆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段栅线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包括晶体硅片、表面电极、背面电极,表面电极设置在晶体硅片的光照面上,背面电极设置在晶体硅片的背光面上,表面电极包括线状栅线、主栅线,线状栅线与主栅线连接,其特征在于:主栅线分段设置,由至少两个片状栅线串联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显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昌隆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