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2827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A:40-99%芳香族聚碳酸酯和/或聚酯碳酸酯;B:0.5-59.5%的橡胶改性的热塑性共聚物,橡胶以分散相的形式分散在热塑性共聚物中,部分热塑性共聚物化学接枝到橡胶上;C:0.5-20%的具有通式(I)结构的低聚磷化合物,其中,R1、R2、R3和R4均是芳基;n代表0或1;N代表0-30;X代表含有6-30个碳原子的单或多个芳族基团;当N=0时,该低聚磷化合物称为TPP,TPP占整个低聚磷化合物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小于2%;D:0-5%氟代聚烯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材料除了具有必要的阻燃性和机械性能外,还具有很低的挥发物含量,可以得到高光泽的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燃的聚碳酸酯-ABS组合物。
技术介绍
聚碳酸酯或其与ABS共混制备的PC/ABS合金,广泛用于电子电器,影印机,复印 机,打印机,传真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以及其他办公自动化设备,便携 式电话和其他通讯设备。近年来,在这些应用中,很多时候要求这些产品表面有非常高的光 泽,这就要求材料在注塑成型时必须有非常低的低分子挥发物,才能保证高光泽表面没有 明显缺陷。在保证材料具有优良外观的同时,还要求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 阻燃性能。名称为《耐燃聚碳酸酯一 ABS模塑组合物》,申请号CN99813447. 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 利,公开了一种热塑性阻燃模塑组合物,包括PC、ABS、低聚磷化合物和氟代聚烯烃,其具有 良好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阻燃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 能,同时还具有非常低的挥发组分含量,符合高光泽制品加工要求的阻燃的聚碳酸酯/ABS 材料。本专利技术在名称为《耐燃聚碳酸酯一 ABS模塑组合物》,申请号CN99813447. 3的中国 专利技术专利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当所述低聚磷化合物中,当TPP占整个低聚磷化 合物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小于2%时,所述组合物除了具有必要的阻燃性和机械性能外,还 具有很低的挥发物含量,可以得到高光泽的外观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 具体由如下组分和重量百分数组成A 40-99%芳香族聚碳酸酯和/或聚酯碳酸酯;B 0. 5-59. 5%的橡胶改性的热塑性共聚物,橡胶以分散相的形式分散在热塑性共聚物 中,部分热塑性共聚物化学接枝到橡胶上;C 0. 5-20%的具有通式(I)结构的低聚磷化合物,权利要求一种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A40 99%芳香族聚碳酸酯和/或聚酯碳酸酯;B0.5 59.5%的橡胶改性的热塑性共聚物,橡胶以分散相的形式分散在热塑性共聚物中,部分热塑性共聚物化学接枝到橡胶上;C0.5 20%的具有通式(I)结构的低聚磷化合物, (I)其中,R1、R2、R3和R4 均是芳基;n代表0或1;N代表0 30;X代表含有6 30个碳原子的单或多个芳族基团;当N=0时,该低聚磷化合物称为TPP,TPP占整个低聚磷化合物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小于2%;D0 5% 氟代聚烯烃。589443dest_path_image001.jp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的重量百分 数为A 60-97% B 1-38% C 1-18% D 0. 1-3%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TPP占整个低 聚磷化合物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小于等于1. 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C中,R1、 R2、R3和R4均为苯基,η为1,X结构如式(II)所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B中所述橡胶为 聚丁二烯、聚丁二烯_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酯橡胶、硅橡胶、乙烯_丙烯_ 二烯橡胶中的一 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热塑性共聚物由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和乙烯基不饱和腈单体聚合而 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稳定剂,冲击 改性剂,颜料,脱模剂,流动促进剂或抗静电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添加剂。7.权利要求1所述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在生产模塑体中的应用。8.由上述任意一项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制成的模塑体。9.权利要求1所述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各组分混合,通过单螺杆或双螺杆挤出机制备共混物,挤出的温度通常为220-300°C。全文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A40-99%芳香族聚碳酸酯和/或聚酯碳酸酯;B0.5-59.5%的橡胶改性的热塑性共聚物,橡胶以分散相的形式分散在热塑性共聚物中,部分热塑性共聚物化学接枝到橡胶上;C0.5-20%的具有通式(I)结构的低聚磷化合物,其中,R1、R2、R3和R4均是芳基;n代表0或1;N代表0-30;X代表含有6-30个碳原子的单或多个芳族基团;当N=0时,该低聚磷化合物称为TPP,TPP占整个低聚磷化合物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小于2%;D0-5%氟代聚烯烃。本专利技术的材料除了具有必要的阻燃性和机械性能外,还具有很低的挥发物含量,可以得到高光泽的外观效果。 文档编号B29C47/92GK101993586SQ20101056509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叶南飚, 孙东海, 田征宇, 谢修好, 郑一泉, 郭建明 申请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燃的聚碳酸酯/ABS材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A:40-99%芳香族聚碳酸酯和/或聚酯碳酸酯;B:0.5-59.5%的橡胶改性的热塑性共聚物,橡胶以分散相的形式分散在热塑性共聚物中,部分热塑性共聚物化学接枝到橡胶上;C:0.5-20%的具有通式(Ⅰ)结构的低聚磷化合物, ***(I)其中,R1、R2、R3和R4 均是芳基;n代表0或1;N代表0-30;X代表含有6-30个碳原子的单或多个芳族基团;当N=0时,该低聚磷化合物称为TPP,TPP占整个低聚磷化合物混合物的重量百分比小于2%;D:0-5% 氟代聚烯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海田征宇谢修好郑一泉叶南飚郭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