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建林专利>正文

弹力腰椎牵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2079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弹力腰椎牵引器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腰椎牵引。设计本器械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的重力牵引装置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携带(除特殊场合外)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腰椎牵引的小型器具。其特征在于:由两条绑扎在人体腰部的腰带,和联结在两条腰带上的两对支承座,以及安装在支承座上的螺杆与导杆,及其安装在导杆上的压缩弹簧,还有把螺杆与导杆套接起来的调节管所组成,由弹性力牵引腰椎。(*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于腰椎牵引,治疗腰椎疾患。一种公知的腰椎牵引装置是用一条腰带绑扎在人体腰躯的下部,让患者仰卧在床上,由一根软绳绕过固定在某一位置的滑轮上,软绳的一端系在腰带上,另一端挂上重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实现腰椎牵引。该装置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重力牵引梯度较大,很难使患者得到一个恰当的牵引力。(2).牵引装置必须固定在某一位置,不能随意搬动,患者只能在某一固定地方进行牵引,使用场合受到很大限制。(3).占用一定的房间位置。(4).患者作腰椎牵引需要较长的时期,若去医院牵引。则因路途往返和候诊等原因,既不方便,又耽误工作时间;若在家中牵引,必须请人制作构件,带上工具到家中安装,相当麻烦。(5).使用原装置需在他人的协助下完成。(6).原装置难以实现商品化生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携带,除特殊场合外,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腰椎牵引的小型器具,易于商品化,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由两条绑扎在人体腰躯的上、下两个部位的腰带(1),和分别联结在上、下两条腰带上的两对支承座(2),及分别安装在腰躯下部的一对支承座上的两根螺杆(3),以及分别安装在腰躯上部的一对支承座下面的两根导杆(4),及其分别套在两根导杆上的两根压缩弹簧(5),还有分别把下部的螺杆与上部的导杆套接起来的两根调节管(6)所组成,由弹性力牵引腰椎。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的腰带(1)为两条,分别绑扎在人体腰躯上、下两个部位,在位于腰部两侧的腰带上,分别有一排吊环或可供联结的类似挂孔。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的支承座(2)为两对,呈弧形板带状,分别依附并联结在上、下两条腰带上,位于人体前面或背面;沿板带的长度方向上有一供滑动调节用的长孔,将定位螺钉(9)装入长孔内紧固,把左右对称的一对支承座联结在一起,使支承座的长度可以调整。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中的调节管(6)为一对,其表面滚花,它的一端为螺孔,与螺杆(3)配合,它的另一端为园孔,与导杆(4)配合,调节管上有一梭台,在梭台径向的每一个平面上都钻有一个孔。本器械用钢材制成,或者用钢材与工程塑料制成。本技术制成后,经患者使用表明,它不但具有良好的牵引效果,而且比原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弹力牵引成线性变化,使患者得到一个满足自己需要的牵引力;(2).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3).不占用房间位置;(4).除特殊场合外,患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腰椎牵引,不耽误工作时间;(5).本产品可以批量生产,人们可以随时从商店购买;(6).使用方便,由患者本人完成牵引过程;(7).腰椎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未患腰椎疾病的人或者症状不明显的人,可以用来预防腰椎疾病,因而它又是一种保健器械。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与实施例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图2和图3中的A-A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本技术主要由腰带(1),支承座(2),螺杆(3),导杆(4),压缩弹簧(5),调节管(6),端螺母(7)、(8),定位螺钉(9),吊环(10),挂钩(11),套箍(12),垫圈(或平面轴承)(13)所组成。实施例中的腰带(1)为两条,可以用厚实的布料叠合而成,分别包围在人体腰躯上、下两个部位,用免扣带或钮扣扎拢,具有足够的宽度;在位于腰部两侧的腰带上,分别有一排吊环或可供联结的类似挂孔,用来联结两对支承座。实施例中的支承座(2)为两对,用薄钢板或工程塑料制成;每个支承座由一段具有一定宽度的弧形板带和一个位于板带端头的管状凹孔构成;沿弧形板带的长度方向上有一供滑动调节用的长孔;由左右对称的一对支承座联结在一起,用定位螺钉(9)装入长孔内紧固,根据患者的腰宽调整支承座的长度;将腰带和支承座的弧形板带合在一起,用套箍(12)套住;弧形板带的管状凹孔用来安装螺杆(3)或导杆(4);每对支承座的两个端头上有挂钩(11),可以挂在腰带的吊环(10)上。实施例中的螺杆(3)为两根,分别固定在腰的下部支承座的两个端头的凹孔内,它分别与两根调节管的一个端头配合。实施例中的导杆(4)为两根,分别固定在腰的上部的两个支承座的凹孔内,由它来安装弹簧(5)并与调节管(6)的一个端头配合。实施例中的压缩弹簧(5)为一对,分别套在两根导杆(4)上。我们可以把腰椎的常规牵引力作为设计弹簧的依据。实施例中的调节管(6)为一对,具有足够的长度,其表面滚花,便于用手拧动;它的一端为螺孔,与螺杆(3)配合,它的另一端为园孔,与导杆(4)配合;调节管上有一梭台,在梭台径向的每一个平面上都钻有一个孔,当用手拧动调节管感到困难时,可以用搬手或加力杆使调节管转动。当转动调节管时,调节管可以沿螺杆上升或下降,用来调整上、下支承座间的距离,满足患者腰长或绑扎位置的需要,通过调节管(6)在导杆(4)上的上下运动,可以用改变压缩弹簧(5)的工作行程来改变弹簧的工作负载,从而改变牵引力的大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手或工具使调节管(6)转动时,通过调节管沿螺杆(3)的上下运动来调节牵引器的高度,当调节管使压缩弹簧(5)承受最小压力时,由于联结在腰带(1)上的支承座(2)的反作用力,压缩弹簧(5)处于最小工作荷载状态,这时腰椎得到较小的牵引力;随着调节管继续上升,弹簧的工作行程逐渐增大,弹簧的工作荷载也逐渐增大,从而对腰椎的牵引力逐渐增大;当调节管上升到极限位置时,弹簧处于最大工作荷载状态,这时腰椎得到较大的牵引力。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将两条腰带(1)分别绑扎在腰躯的上下两个部位,使上、下两对支承座(2)位于自己的前面或背面;用手松开定位螺钉(9),把上、下两对支承座(2)调整到适合自己腰宽的长度,拧紧定位螺钉(9),同时用手或工具使调节管(6)转动,调整两对支承座(2)的上下距离,把支承座(2)上的挂钩(11)挂在腰带(1)的吊环(10)上;继续使调节管(6)转动,逐渐使弹簧(5)压缩,亦即逐渐加大对腰椎的牵引力。使用时要注意不要强行加力,应以腰椎感到舒适为宜;牵引时应将腰部伸直或向背后弯曲;每次牵引半小时左右为宜,亦可按病情遵医嘱。权利要求1.一种弹力腰椎牵引器,用于腰椎牵引,治疗腰椎疾患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由两条绑扎在人体腰躯的上、下两个部位的腰带(1),和分别联结在上、下两条腰带上的两对支承座(2),及分别安装在腰躯下部的一对支承座上的两根螺杆(3),以及分别安装在腰躯上部的一对支承座下面的两根导杆(4),及分别套在两根导杆上的两根压缩弹簧(5),还有分别把下部的螺杆与上部的导杆套接起来的两根调节管(6)所组成,由弹性力牵引腰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腰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腰带(1)为两条,分别绑扎在人体腰躯上、下两个部位,在位于腰部两侧的腰带上,分别有一排吊环或可供联结的类似挂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腰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支承座(2)为两对,呈弧形板带状,分别依附并联结在上、下两条腰带上,位于人体前面或背面;沿板带的长度方向上有一供滑动调节用的长孔,将定位螺钉(9)装入长孔内紧固,把左右对称的一对支承座联结在一起,使支承座的长度可以调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腰椎牵引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力腰椎牵引器,用于腰椎牵引,治疗腰椎疾患的医疗器械,其特征在于:由两条绑扎在人体腰躯的上、下两个部位的腰带(1),和分别联结在上、下两条腰带上的两对支承座(2),及分别安装在腰躯下部的一对支承座上的两根螺杆(3),以及分别安装在腰躯上部的一对支承座下面的两根导杆(4),及分别套在两根导杆上的两根压缩弹簧(5),还有分别把下部的螺杆与上部的导杆套接起来的两根调节管(6)所组成,由弹性力牵引腰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林刘光春李德煊梁星
申请(专利权)人:梁建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