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20300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磁继电器骨架,包括有上板、下板,以及连接在上、下板之间的连接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板后端表面有一供线圈引出线埋设的狭缝,上板表面前端左、右侧分别设有一个块座,所述的各块座内侧设有水平插槽,所述的各块座外侧及其下方的下板上分别设有开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骨架上开有引线的狭缝和开槽的结构方式,能有效防止线圈引出线与其它电线接触而引起短路的现象,保证了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继电器骨架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磁继电器骨架。技术背景电磁继电器主要由输入部份和输出部份组成。这两部份主要包括输入端的线 圈、轭铁、隔离板、底板、铁芯、衔铁、输出端的动和静簧片。当线圈在其引线脚的两 端加上一定的电压或电流时,通电的线圈就会产生磁通,磁通通过铁芯、轭轶、衔铁和 一定的工作气隙产生吸引力,从而驱动动簧片接通静簧片来现实电路的通断和转换。由于现有产品输入端线圈引线脚部分直接拉出连接到金属脚上,没有固定位 置,容易与其他线碰触造成短路,严重时将烧毁元件和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特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骨架,通过在 骨架上开有引线的狭缝和开槽的结构方式,能有效防止线圈引出线与其它电线接触而引 起短路的现象,保证了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磁继电器骨架,包括有上板、下板,以及连接在上、下板之间的连接筒,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板后端表面有一供线圈引出线埋设的狭缝,上板表面前端左、右侧分 别设有一个块座,所述的各块座内侧设有水平插槽,所述的各块座外侧及其下方的下板 上分别设有开槽。本技术的优点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磁继电器骨架,包括有上板、下板,以及连接在上、下板之间的连接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板后端表面有一供线圈引出线埋设的狭缝,上板表面前端左、右侧分别设有一个块座,所述的各块座内侧设有水平插槽,所述的各块座外侧及其下方的下板上分别设有开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斌李仁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明光市华信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