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气流通道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819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有气流通道鞋底,包括中底和下层底,中底与下层底通过强力粘合剂粘合在一起,下层底上表面上设有前掌气流通道和后掌气流通道,所述前掌气流通道与后掌气流通道相贯通,当中底与下层底粘合在一起时,其内部具有一定的空气,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鞋底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便在气流通道内形成一股气囊,当外力作用于鞋底的前掌部位时,气囊便通过气道流入后掌部位,当外力作用于鞋底的后掌部位时,气囊便通过气道流入前掌部位,这种气囊的前后流通有效地减缓了冲击力,达到减振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鞋类
,具体涉及一种穿着舒适,具有减缓冲击力作用的带有气流通道的鞋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减振鞋,一般是在鞋底上设有凸凹形状的减振块或增设减振鞋垫等,以上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减振目的,但结构都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穿着舒适,减振效果好的带有气流通道形成气囊的鞋底。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带有气流通道鞋底,包括中底和下层底,中 底与下层底通过强力粘合剂粘合在一起,下层底上表面上设有前掌气流通道和后掌气流通 道,所述前掌气流通道与后掌气流通道相贯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一种带有气流通道鞋底,包括中底1和下层底2,中底1与下层底2通过强 力粘合剂粘合在一起,下层底2上表面上设有前掌气流通道21和后掌气流通道22,所述前 掌气流通道21与后掌气流通道22相贯通,当中底1与下层底2粘合在一起时,其内部具有 一定的空气,当本技术的鞋底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便在气流通道内形成一股气囊,当外 力作用于鞋底的前掌部位时,气囊便通过气道流入后掌部位,当外力作用于鞋底的后掌部 位时,气囊便通过气道流入前掌部位,这种气囊的前后流通有效地减缓了冲击力,达到减振 的目的。权利要求一种带有气流通道形成气囊的鞋底,包括中底和下层底,其特征在于,下层底上表面上设有前掌气流通道和后掌气流通道,所述前掌气流通道与后掌气流通道相贯通。专利摘要一种带有气流通道鞋底,包括中底和下层底,中底与下层底通过强力粘合剂粘合在一起,下层底上表面上设有前掌气流通道和后掌气流通道,所述前掌气流通道与后掌气流通道相贯通,当中底与下层底粘合在一起时,其内部具有一定的空气,当本技术的鞋底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便在气流通道内形成一股气囊,当外力作用于鞋底的前掌部位时,气囊便通过气道流入后掌部位,当外力作用于鞋底的后掌部位时,气囊便通过气道流入前掌部位,这种气囊的前后流通有效地减缓了冲击力,达到减振的目的。文档编号A43B13/20GK201557632SQ20092027337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郭廷志 申请人:福建省泉州正亿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气流通道形成气囊的鞋底,包括中底和下层底,其特征在于,下层底上表面上设有前掌气流通道和后掌气流通道,所述前掌气流通道与后掌气流通道相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廷志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泉州正亿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