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6269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其包括晶体振荡电路、控温电路以及加热电路,加热电路电连接晶体振荡电路与控温电路,晶体振荡电路包括晶体振荡器和加热装置,晶体振荡器包括振荡器壳体、底座、引脚、晶片以及穿透片件,晶片设置于振荡器壳体与底座所形成的空腔内,引脚与晶片相连接并从空腔穿出所述底座,振荡器壳体开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穿透片密封地安装于通孔中,加热装置产生电磁波,并且电磁波穿过穿透片件照射于晶片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具有低功耗且快速进入稳定状态的特性。(*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晶体振荡器,尤其涉及一种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
技术介绍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因其具有频率稳定度高这一特点,故 在电子
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更使这种晶体 振荡器焕发出勃勃生机。石英晶体振荡器在远程通信、卫星通信、移动电话系统、全球定位 系统、导航、遥控、航空航天、高速计算机、精密计测仪器及消费类民用电子产品中,作为标 准频率源或脉冲信号源,提供频率基准,是目前其它类型的振荡器所不能替代的。石英晶体 振荡器分非温度补偿式晶体振荡器、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电压控制晶体振荡器、恒温控制 晶体振荡器和数字化/ u P补偿式晶体振荡器等几种类型。其中,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是目 前频率稳定度和精确度最高的晶体振荡器,它在老化率、温度稳定性、长期稳定度和短期稳 定度等方面的性能都非常好,因此常作为精密时频信号源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定位系统、通 信、计量、遥测遥控、频谱及网络分析仪等电子仪器中。由于石英晶体的振荡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会影响石英晶体振荡器的输 出频率。常用的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是利用恒温槽使晶体振荡器或石英晶体振子的温度保 持恒定,将由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的振荡器输出频率变化量削减到最小。在现有技术中,为了 进一步减小温度变化的影响,以提高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恒温控制晶体振 荡器一般具有内部电路板和外部电路板,内部电路板包括晶体振荡电路,由于晶体振荡电 路容易受温度影响其工作性能,故内部电路板位于恒温槽内,外部电路板包括控温电路和 供电电路,外部电路板固定连接在恒温槽的底部,并与内部电路板电性连接。恒温槽的设置 保证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有以下问 题其一,通过安装于恒温槽上的加热管给恒温槽加热,继而间接地将热量传递予晶体振荡 器,这样的二次热传递不仅使得加热效率低下,且增加了恒温晶体振荡器进入稳定状态的 时间;其二,通过恒温槽给晶体振荡器加热,其热能的利用率低下,需要多倍的热能才能传 递给晶体振荡器一份热能,无形之中增加了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的功耗。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低功耗且快速进入稳定状态的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来克服 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功耗且快速进入稳定状态的恒温控制晶体振 荡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所述恒温控制晶 体振荡器包括晶体振荡电路、控温电路以及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电连接所述晶体振荡 电路与所述控温电路,所述晶体振荡电路包括晶体振荡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晶体振荡器包 括振荡器壳体、底座、引脚、晶片以及穿透片,所述晶片设置于所述振荡器壳体与所述底座所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引脚与所述晶片相连接并从所述空腔穿出所述底座,所述振荡器壳 体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穿透片密封地安装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加热装置产 生电磁波,并且所述电磁波穿过所述穿透片照射于所述晶片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中的加热装置通过安装于振荡 器壳体上的穿透片直接向晶片照射电磁波,从而给晶片加热。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恒温控制 晶体振荡器须通过恒温槽给晶片传递热量,既提高了给晶片加热的效率,使得恒温控制晶 体振荡器快速地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输出更为稳定的标称频率信号,且电磁波直接给晶 片加热,降低了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的功耗,从而降低该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的运行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中控温电路的输入端与 所述晶体振荡电路连接,所述控温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电路相连接。优选地,恒温控制 晶体振荡器中所述控温电路将所述晶体振荡电路输出的B模式振动频率信号或者基频信 号或者三次泛音频率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压,所述电压输出至所述加热电路。所述晶体振 荡电路将其自身的工作状态反馈为相应的频率输出至控温电路,所述控温电路再将所述频 率转换成相应的电压输出至加热电路以控制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对晶体振荡电路中的 加热装置进行实时的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晶体振荡电路、控温电路以及加热电路形成一个 信息反馈环,该设置使得本技术恒温晶体振荡器工作状态更加稳定。较佳地,本技术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红外线发射器或者微 波发射器。较佳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中的所述穿透 片设置于所述振荡器壳体的顶部;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 中的所述通孔开设于所述振荡器壳体的顶部或者侧壁,所述穿透片密封地安装于所述通孔 中。较佳地,本技术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中所述穿透片为玻璃或者陶瓷。加热装 置发射出的电磁波能完全穿射透穿透片,提高电磁波的利用率。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技术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 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第一个实施例中晶体振荡器的结构示意 图。图2为本技术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第二个实施例中晶体振荡器的结构示意 图。图3本技术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4为本技术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第一个实施例中晶体振荡电路的结构框 图。具本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 件。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所述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具有 低功耗且快速进入稳定状态的特点。参考图1-4,所述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1包括晶体振荡电路11、控温电路12以及 加热电路13。所述加热电路13电连接所述晶体振荡电路11与所述控温电路12,此外,所 述晶体振荡电路11包括晶体振荡器111和加热装置112。详细地,如图1所示的晶体振荡 器111包括振荡器壳体1111、底座1112、引脚1113、晶片(图未示)以及穿透片1114。所 述振荡器壳体1111呈圆柱体形状,所述晶片设置于所述振荡器壳体1111与所述底座1112 所形成的空腔(图为示)内,所述引脚1113的一端与所述晶片相连接,所述引脚1113的另 一端从所述空腔穿出所述底座1112,并电连接在所述晶体振荡电路11中。所述振荡器壳体 的顶部1111a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孔(图未示),所述穿透片1114安装于所述通孔 中,且所述穿透片1114的平面尺寸与通孔的平面尺寸相匹配,S卩所述穿透片1114可通过 粘结的方式密封地安装于所述通孔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穿透片1114为玻璃材质。图2 所示为本技术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第二个实施例中晶体振荡器112的结构示意图,该 晶体振荡器112的结构和上述的晶体振荡器111的结构相似,与晶体振荡器111的结构不 同的是振荡器壳体1121呈四方体形状,通孔(图未示)开设于所述晶体振荡器壳体的侧 壁1121a上,穿透片1114对应地且密封地安装于所述通孔中。参考图1、3及图4,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1中所述加热电路13电连接所述晶体振 荡电路11与所述控温电路12,具体地,所述控温电路12的输入端与所述晶体振荡电路11 连接,所述控温电路12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电路1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加热电路13的 输出端与所述晶体振荡电路11中的加热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控制晶体振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晶体振荡电路、控温电路以及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电连接所述晶体振荡电路与所述控温电路,所述晶体振荡电路包括晶体振荡器和加热装置,所述晶体振荡器包括振荡器壳体、底座、引脚、晶片以及穿透片,所述晶片设置于所述振荡器壳体与所述底座所形成的空腔内,所述引脚与所述晶片相连接并从所述空腔穿出所述底座,所述振荡器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穿透片密封地安装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加热装置产生电磁波,并且所述电磁波穿过所述穿透片照射于所述晶片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朝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