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1986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水汽阻隔性能好,从而可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稳定性,延长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寿命的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背板水汽阻隔性差,由此导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性能差,寿命降低等技术问题,它包括基材及设于基材上表面的第一耐候层和设于基材下表面的第二耐候层,在所述第二耐候层与基材之间夹设有铝箔层,在对应于基材侧的铝箔层表面上设有粘接层,所述铝箔层通过粘接层粘贴固定在基材表面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板,尤其涉及一种水汽阻隔性能好的 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结构一般为超白玻璃、EVA胶膜、电池片、EVA胶 膜和背板,其中背板设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外层,起着保护电池片的作用,其一面与 EVA胶膜粘接,另一面与空气接触,为了保证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性能,背板必须具有良 好的绝缘性、耐候性、水汽阻隔性等性能。而目前行业内的大部分背板结构一般包括基 材和耐候层,耐候层一般是含氟薄膜,基材一般为PET膜,耐候层通过层间复合设置在 基材表面,但此种结构水汽的阻隔性较差,尤其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时,水汽会 逐渐透过背板而进入电池组件中,不仅影响电池组件的性能,而且缩短了电池组件的使 用寿命。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CN201438471U),它包括钢化玻璃 层、EVA、太阳能电池层、EVA、高温黏结聚酯层和背板层,钢化玻璃层、EVA、太阳 能电池层、EVA、高温黏结聚酯层和背板层由下而下依次叠层排布,并通过层压封装构 成一体,高温黏结聚酯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涂层和涂敷在其一面或两面的阻 燃环氧树脂胶构成。此结构是通过在背板层与EVA之间增设高温黏结聚酯层,高温黏结 聚酯层使背板与EVA的黏结力增加,由此可防止背板脱层,但结构中仍然存在水汽阻隔 性差,由此导致电池组件的使用性能差,寿命降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水汽阻隔性能好,从而可提高太阳能 电池组件的稳定性,延长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寿命的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 背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背板水汽阻隔性差,由此导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性 能差,寿命降低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用于非 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包括基材及设于基材上表面的第一耐候层和设于基材 下表面的第二耐候层,在所述第二耐候层与基材之间夹设有铝箔层,在对应于基材侧的 铝箔层表面上设有粘接层,所述铝箔层通过粘接层粘贴固定在基材表面上。通过在第二 耐候层与基材之间夹设铝箔层,即可通过铝箔层隔断水汽,使水汽不会透过背板进入到 电池组件中,从而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性能得以正常发挥,延长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 使用寿命;通过在铝箔层上设置粘接层与基材表面粘接,确保铝箔层与基材连接牢固,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作为优选,在对应于第一耐候层侧的基材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凸凹不平的小沟 槽,所述小沟槽在基材表面均勻分布。可以在对应于第一耐候层侧的基材表面进行电晕3处理,使基材表面形成若干个凸凹不平的小沟槽,由此增加了基材表面的粗糙度,提高 了表面自由能,改善了第一耐候层的润湿性和附着性,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稳 定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粘接层可以为丙烯酸粘接剂,作为优选,所述粘接层为聚氨酯类粘接剂;所述 第一耐候层和第二耐候层为聚四氟乙烯涂料。聚氨酯类粘接剂粘接效果好,价格便宜; 聚四氟乙烯为背板提供了优良的耐候性,而氟层涂覆技术相对氟膜复合技术取材方便、 生产成本低。作为优选,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0.005mm至0.3mm ;所述第一耐候层及第二耐 候层的厚度为0.02mm至0.05mm;所述铝箔层的厚度为0.002mm至0.25mm。粘接层、 耐候层及铝箔层的厚度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保证粘接层的粘接强度,耐候层附着性好, 成本低,可靠性高。因此,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具有下述优 点通过在第二耐候层与基材之间夹设铝箔层以隔断水汽,使水汽不会透过背板进入电 池组件中,从而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经测试,其水 汽透过率<0.05;在60°C,550W/m 条件下,经过2000小时耐紫外光(UVAiMO)照射 试验,背板无黄变,无脆裂,无脱层;与EVA层压后,背板与EVA之间的粘接强度大于 40N/cm,性能完全符合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要求,可以保证组件25年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 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包括 基材1及涂覆在基材1上表面的第一耐候层2,且对应于第一耐候层2侧的基材1表面经 过电晕处理后形成若干个凸凹不平的小沟槽,小沟槽在基材1表面均勻分布,在基材1的 下表面上通过粘接层5粘接有铝箔层4,在铝箔层4的下表面涂覆有第二耐候层3,其中 基材1为厚度为0.15mm PET膜,第一耐候层2为厚度为0.03mm的改性聚四氟乙烯,粘 接层5为厚度为0.1mm的聚氨酯类粘接剂,第二耐候层3为厚度为0.05mm的改性聚四氟 乙火布ο制作过程是首先在基材1上涂布粘接层5,之后把铝箔层4复合于粘接层5 上,然后在铝箔层4的另一侧涂覆第二耐候层3,最后在基材1的另一面涂覆第一耐候层 2。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 型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 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包括基材(1)及设于基材(1)上 表面的第一耐候层(2)和设于基材(1)下表面的第二耐候层(3),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第二耐候层(3)与基材(1)之间夹设有铝箔层(4),在对应于基材(1)侧的铝 箔层(4)表面上设有粘接层(5),所述铝箔层(4)通过粘接层(5)粘贴固定在基材(1)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其特征在于 在对应于第一耐候层(2)侧的基材(1)上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凸凹不平的小沟槽,所述 小沟槽在基材表面均勻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其特征在 于所述粘接层(5)为聚氨酯类粘接剂;所述第一耐候层(2)和第二耐候层(3)为 聚四氟乙烯涂料。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其特征在 于所述粘接层(5)的厚度为0.005mm至0.3mm;所述第一耐候层(2)及第二耐候 层(3)的厚度为0.02mm至0.05mm ;所述铝箔层(4)的厚度为0.002mm至0.25m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接层(5)的厚度为0.005mm至0.3mm;所述第一耐候层(2)及第二耐候层(3)的厚度为0.02mm至0.05mm ;所述铝箔层(4)的厚度为0.002mm至0.25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水汽阻隔性能好,从而可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稳定性,延长太阳能电池组件使用寿命的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背板水汽阻隔性差,由此导致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使用性能差,寿命降低等技术问题,它包括基材及设于基材上表面的第一耐候层和设于基材下表面的第二耐候层,在所述第二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封装背板,包括基材(1)及设于基材(1)上表面的第一耐候层(2)和设于基材(1)下表面的第二耐候层(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耐候层(3)与基材(1)之间夹设有铝箔层(4),在对应于基材(1)侧的铝箔层(4)表面上设有粘接层(5),所述铝箔层(4)通过粘接层(5)粘贴固定在基材(1)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钧张云云郭小瑛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新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