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点进水调控的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强化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04023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基于多点进水调控的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强化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强化处理方法。它解决了采用现有处理城市污水的技术存在无法同步高效的脱氮除磷、处理效果差、运行费用高和不适用于处理寒冷地区城市污水的问题。方法:一、污水初步沉淀,通过配水井将初沉池出水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进行分配;二、厌氧池和缺氧池1的出水混合液与好氧池首端回流污泥同时进入好氧池,好氧池出水进入缺氧池2,缺氧池2出水经跌水进入二沉池,上清液作为处理的净化水排出,将下层的部分污泥回流,其余作为剩余污泥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同步进行高效的脱氮除磷、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和适用于处理寒冷地区城市污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污水强化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主要采用生物活性污泥法,生物活性污泥法有很多种处理工 艺,常有的工艺方法有,普通曝气法,A-B法,A/0工艺,A2/0脱氮除磷工艺,氧化沟工艺等。 A2/0工艺,作为在系统上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并以其效果稳定、适应性广等优点广 泛应用于国内外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厂中。但是该工艺将厌氧、缺氧和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交替运行和不同种类的微生 物菌群如聚磷菌、反硝化菌、硝化菌共存于同一污泥系统中,导致两大矛盾,一方面,硝化 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的不同泥龄和碳源之争,同时回流污泥中携带的硝酸盐也抑制了厌 氧条件下磷的释放,结果这种相互制约作用,导致该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很难进一步提高, 最终导致脱氮和除磷对立的矛盾;另一方面,硝化细菌属于好氧菌,经过硝化液回流到缺氧 区,可使其活性受到抑制,反硝化细菌最适环境为缺氧环境,经过好氧区可影响反硝化细菌 的活性,摄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磷,好氧条件吸磷,却经过对除磷没有意义的缺氧区,影响 摄磷菌性能,三种细菌有各自最适的溶解氧,经过其他区域均会抑制细菌活性,影响脱氮除 磷效果。此外,由于厌氧/缺氧/好氧的布置形成,要靠硝化液回流至缺氧区来进行反硝化, 不仅限制了 TN(总氮含量)的去除率,而且增加动力运行费用。另外,北方寒冷地区城市污水温度低,导致污水处理系统内微生物活性差,脱氮除 磷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研究一种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处理工艺,克服脱氮除 磷去除之间的矛盾,使寒冷地区污水达到同时高效的脱氮除磷且稳定运行,这是目前亟待 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解决采用现有处理城市污水的技术存在无法同步高效的脱氮 除磷、处理效果差、运行费用高和不适用于处理寒冷地区城市污水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基 于多点进水调控的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强化处理方法。基于多点进水调控的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强化处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污 水进行初步沉淀,水力停留时间为0. 5 1. 0h,然后通过配水井将初沉池出水分成两部分 或三部分进行分配;二、厌氧池和缺氧池1的出水混合液与30% 50%好氧池首端回流污 泥同时进入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 0 6. 0h,好氧池出水进入缺氧池2,水力停留时间 为0. 5 1. 0h,缺氧池2出水经跌水进入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水力停留时间为2. 0 3. 0h,溶解氧浓度为1. 3 1. 7mg/L,上清液作为处理的净化水排出,将下层的部分污泥回 流,其余作为剩余污泥排放;其中步骤一中初沉池出水分成两部分进行分配(两部分共为100% ),即在碳源充 足的条件下(好氧池出水COD在80 150mg/L),20% 50%的初沉池出水与厌氧回流污泥同时进入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 0 1. 5h,50% 80%的初沉池出水与100% 300% 好氧池回流的硝化液同时进入缺氧池1,水力停留时间为1. 0 1. 5h ;步骤一中初沉池出水分成三部分进行分配(三部分共为100% ),即在碳源不足的 条件下(好氧池出水COD在40 80mg/L),20 % 50 %的初沉池出水与厌氧回流污泥同时 进入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 0 1. 5h,30% 50%的初沉池出水与100% 300%好氧 池回流的硝化液同时进入缺氧池1,水力停留时间为1. 0 1. 5h,20% 30%的初沉池出水 与好氧池出水混合液共同进入缺氧池2,水力停留时间为0. 5 1. Oh ;步骤二中将下层的部分污泥回流,为5% 30%回流到厌氧池,30% 50%回流 到好氧池首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将污水将一定比例分配到厌氧池和缺氧池1,增大了污水在厌 氧池和缺氧池1的停留时间,若按常规工艺的停留时间设计,则可减小厌氧池和缺氧池1的 容积,节省建设费用;2、将污水将一定比例分配到厌氧池和缺氧池1,有效解决了常规工艺中碳源矛盾, 使厌氧段释磷过程及缺氧段反硝化过程中碳源充足,提高脱氮除磷效果;回流到厌氧池的 污泥回流采用5% 30%的较低回流比,即可达到除磷的目的;回流到好氧池首端的污泥 回流采用30% 50%,硝化液回流采用100% 300%,即可达到良好的脱氮作用;3、将污水将一定比例分配到厌氧池和缺氧池1,有效解决了常规工艺中污泥龄的 矛盾,可通过配水比例控制适合脱氮和除磷的不同泥龄,提高脱氮除磷效果;4、增加了从二沉池污泥回流到好氧池首端的回流系统,减小了硝化细菌在低溶 解氧环境下的停留时间,使硝化细菌不经过厌氧及缺氧过程即回流到好氧池,保证了硝化 细菌的好氧条件,培养了专性硝化细菌,保持了硝化细菌的高效能,提高了好氧池的硝化效 果;5、在好氧池后设一缺氧池2,可进一步进行反硝化,解决了利用硝化液回流进行反 硝化限制TN去除率的问题,减少硝酸盐浓度,提高TN去除率;6、在好氧池后设一缺氧池2,降低硝酸盐浓度,减少厌氧污泥回流携带的硝酸盐对 厌氧释磷的影响,提高磷的去除效果;7、在好氧池后设一缺氧池2,进一步进行反硝化,可减少好氧池到缺氧池1的硝化 液回流比,即可保证脱氮作用,又可以降低动力运行费用;8、在缺氧池增设填料,可固定反硝化细菌,使反硝化细菌处于缺氧条件,不受溶解 氧的影响,可增加反硝化细菌数量与反硝化效果;9、在好氧池增设填料,用于固定微生物,形成生物膜-活性污泥复合工工艺,增加 系统中生物量,提高脱氮除磷效果;10、好氧池内设隔墙分级,相邻墙体对向开孔,使之形成推流处理形式,使混合液 上下波动均勻混合,增加处理效果。11、本方法采用强化传质、投加组合式纤维填料、增投二沉池到好氧池首端的污泥 回流等措施强化生物处理,有效提高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处理效果,稳定运行,解决低温污水 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一中基于多点进水调控的寒冷地区城市污水的强化处理的 工艺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 任意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基于多点进水调控的寒冷地区城 市污水强化处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污水进行初步沉淀,水力停留时间为0. 5 1.0h,然后通过配水井将初沉池出水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进行分配;二、厌氧池和缺氧池1 的出水混合液与30% 50%好氧池首端回流污泥同时进入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 0 6. Oh,好氧池出水进入缺氧池2,水力停留时间为0. 5 1. Oh,缺氧池2出水经跌水进入二 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水力停留时间为2. 0 3. 0h,溶解氧浓度为1. 3 1. 7mg/L,上清液 作为处理的净化水排出,将下层的部分污泥回流,其余作为剩余污泥排放;其中步骤一中初沉池出水分成两部分进行分配(两部分共为100% ),即在碳源充 足的条件下(好氧池出水COD在80 150mg/L),20% 50%的初沉池出水与厌氧回流污泥 同时进入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 0 1. 5h,50% 80%的初沉池出水与100% 300% 好氧池回流的硝化液同时进入缺氧池1,水力停留时间为1. 0 1. 5h ;步骤一中初沉池出水分成三部分进行分配(三部分共为100% ),即在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多点进水调控的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强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多点进水调控的寒冷地区城市污水强化处理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污水进行初步沉淀,水力停留时间为0.5~1.0h,然后通过配水井将初沉池出水分成两部分或三部分进行分配;二、厌氧池和缺氧池(1)的出水混合液与30%~50%好氧池首端回流污泥同时进入好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4.0~6.0h,好氧池出水进入缺氧池(2),水力停留时间为0.5~1.0h,缺氧池(2)出水经跌水进入二沉池中进行泥水分离,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h,溶解氧浓度为1.3~1.7mg/L,上清液作为处理的净化水排出,将下层的部分污泥回流,其余作为剩余污泥排放;其中步骤一中初沉池出水分成两部分进行分配(两部分共为100%),即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好氧池出水COD在80~150mg/L,20%~50%的初沉池出水与厌氧回流污泥同时进入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0~1.5h,50%~80%的初沉池出水与100%~300%好氧池回流的硝化液同时进入缺氧池(1),水力停留时间为1.0~1.5h;步骤一中初沉池出水分成三部分进行分配(三部分共为100%),即在碳源不足的条件下,好氧池出水COD在40~80mg/L,20%~50%的初沉池出水与厌氧回流污泥同时进入厌氧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0~1.5h,30%~50%的初沉池出水与100%~300%好氧池回流的硝化液同时进入缺氧池(1),水力停留时间为1.0~1.5h,20%~30%的初沉池出水与好氧池出水混合液共同进入缺氧池(2),水力停留时间为0.5~1.0h;步骤二中将下层的部分污泥回流,为5%~30%回流到厌氧池,30%~50%回流到好氧池首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俊国韩宝平刘剑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