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多壁碳纳米管与锡钴合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9962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与锡钴合金纳米颗粒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多壁碳纳米管用高分子电解质进行修饰;配制硼氢化钠的二甘醇溶液;配制氯化锡与氯化钴的二甘醇溶液;将修饰过的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硼氢化钠二甘醇溶液中并在氩气保护下升到一定温度;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将氯化锡与氯化钴的二甘醇溶液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在160~220℃反应30~60分钟后,降至室温,加入乙醇,离心分离,并干燥,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得到的复合材料具有独特结构,锡钴合金纳米颗粒均匀地附着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低的不可逆容量的降低和较高的循环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与锡钴合金纳米颗粒复合 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锡材料由于可以与锂生成合金Li4.4Sn,具有非常高的锂离子容量,因此金属 锡的合金(如锡钴合金)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以替代容量较低的碳材 料。但是,金属锡块体材料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时,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很大的体积膨 胀,导致电极材料的破碎从而使得电池循环性能迅速下降,极大的限制了锡基材料在锂离 子电池中的应用。现有的研究表明,多壁碳纳米管具有优秀的电子传输特性,多壁碳纳米管 的掺入,有利于合金负极材料首次不可逆容量的降低和循环稳定性的提高。同时,多壁碳纳 米管与锡钴合金纳米颗粒形成的复合结构,可以减少锡钴合金纳米颗粒的团聚,并增加锂 离子在其中的易穿透性,使得规模化生产比容量高、循环性能稳定的锂离子电池锡基合金 负极材料成为可能。目前,如何将锡钴合金纳米颗粒均勻地附着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合 成此种复合材料还没有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 该方法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具备独特的结构,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低的不可逆 容量的降低和较高的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壁碳纳米管与锡钴合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到浓度为1~10摩尔/升的氯化钠水溶液中,超声分散,然后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20%的聚丙烯胺氢氯化物水溶液,搅拌,使聚丙烯胺氢氯化物包覆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去离子水清洗后离心分离,得到修饰过的多壁碳纳米管;其中,所述的聚丙烯胺氢氯化物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0~200000,所述的多壁碳纳米管与聚丙烯胺氢氯化物的质量比为0.1~10∶1;(2)配制浓度为0.1~1摩尔/升的硼氢化钠的二甘醇溶液;(3)配制金属离子浓度为0.1~10摩尔/升的氯化锡与氯化钴的二甘醇溶液,其中氯化锡与氯化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宁翟传鑫杨德仁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