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宗昇专利>正文

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944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夹盘设置在钓竿卷线器一侧端头夹固座轴杆的另端;该夹盘包含有固定套环、卡掣体、游动套环及扣环;该固定套环,于其一侧端面中央部位设有圆孔,由圆孔分别凹设三嵌接导槽,而于该固定套环另侧的凹陷空间中央部位则向外延设有凸杆;该游动套环,由该扣环锁固在凸杆上,在其一侧端面凸伸有凸垣,于该凸垣顶面设有由内渐次向外的螺旋状凸齿;该卡掣体底端设有与嵌接导槽连接的嵌接凸体,该嵌接凸体底端端面设置数道与螺旋状凸齿相啮合的凸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竿体在卷线器上无法对准中心和旋转性差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Rod body chuck of fishing rod reel

A rod reel chuck,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lamp is arranged in the reel side end shaf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lamping seat; the chuck comprises a fixing ring, the clamping body and the traveling ringer and retaining ring; the fixing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hole in the central part of one side of the face by three, circular groov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with guide groove, and the fixed ring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oncave space to the extension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rod; the winding ring by the retaining ring is locked on the convex rod, and one side of the end protruding with convex edges, the convex edges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by gradually spiral outward convex teeth; the clamping body is arranged with guide groove connected convex scarf scarf, the scarf convex body bottom e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convex teeth and helical convex meshing gea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rod body can not align with the center and the rotation difference on the w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夹持的工具,尤其是关于一种将不同圆径的不同竿体握持端夹紧的卷线器夹盘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钓竿、高尔夫球杆、垂杆、木杆等的竿体,需要在缠绕皮带时先行上胶后再缠绕皮带,然而在操作时,均是在卷线器上由操作者一边上胶、一边旋转钓竿竿体。此操作方式,似乎能达到钓竿竿体旋转覆胶,但实际上,较易在组装或使用上产生有下述各项缺失第一中心无法对准在架设钓竿竿体中心时无法呈一直线,只能用目视或大约的水平定位,令使用者无法校正水平。第二旋转性差因使用者只能用手部操控钓竿竿体呈旋转状,但在旋转所用的施力可大可小,难以平均,况且,钓竿竿体旋移角度亦不均等,易使上胶或缠绕皮带不平均。对于上述习知钓竿卷线器组装构造的缺点,实有待于业者作进一步研究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解决竿体在卷线器上无法对准中心和旋转性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夹盘设置在钓竿卷线器一侧端头夹固座轴杆的另端;该夹盘包含有固定套环、卡掣体、游动套环及扣环;该固定套环,于其一侧端面中央部位设有圆孔,由圆孔分别凹设三嵌接导槽,而于该固定套环另侧的凹陷空间中央部位则向外延设有凸杆;该游动套环,由该扣环锁固在凸杆上,在其一侧端面凸伸有凸垣,于该凸垣顶面设有由内渐次向外的螺旋状凸齿;该卡掣体底端设有与嵌接导槽连接的嵌接凸体,该嵌接凸体底端端面设置数道与螺旋状凸齿相啮合的凸齿。所述的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该嵌接导槽的两侧端则平行凸设有嵌接凸缘。所述的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该凸杆内部设内螺纹孔;该内螺纹孔与上述的圆孔设置在同一水平直线并相互贯通。所述的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该凸杆周缘内侧设有不同圆径的嵌接凸榫与其近外侧的环扣槽。所述的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套环概呈一圆形的环体周缘设有可插接工具的圆孔。所述的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该凸垣中央部位设有凹陷面与其贯穿孔。所述的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该卡掣体两侧分别设置有区隔出前、后块体的沟槽。所述的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以其内孔套设在卡掣体前块体上的软质套体。所述的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该软质套体一侧边设有凸锥部,另侧设有相对的嵌接凸体。所述的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该软质套体一侧设为凹弧顶掣边。本技术的优点是1.能夹紧竿体不同圆径的握持端端部,且卡掣体可视其各种竿体作些微调整,以达方便、快速的使竿体对准中心。2.使竿体在卷线器上具有良好的旋转性。3.本技术卡掣体一侧的软质套体则具有夹紧又不磨损竿体握持端端部周缘的功效,故而本技术能具体增进卡掣体使用寿命及夹紧不同竿体不同圆径握持端端部的效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配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1为本技术组合立体图。图3-2为图3-1于A-A位置的剖面图。图4-1为本技术固定套环旋转示意图。图4-2为本技术固定套环旋转并带动卡掣体由内向外移出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游动套环与固定套环分别以不同方向旋转夹紧竿体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夹紧竿体握持端端部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软质套体的另一实施例。图8-1、8-2为图7软质套体旋移的动作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配合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夹盘2枢接在钓竿卷线器1一侧端头的夹固座10轴杆100另端处,该夹盘2包含有固定套环21、卡掣体22、游动套环23及扣环24。其中该固定套环21,其是一概呈圆形的套体,于其一侧端面中央部位设有圆孔210,由圆孔210分别凹设三嵌接导槽211,嵌接导槽211的两侧端则平行凸设有嵌接凸缘212,而于该固定套环21另侧设有凹陷空间213(参见图3-2),在凹陷空间213中央部位则向外延设有凸杆214,凸杆214内部设内螺纹孔215,此内螺纹孔215与圆孔210为同一水平直线且相互贯通,而凸杆214周缘由内向外设有不同圆径的嵌接凸榫216与环扣槽217,而于固定套环21周缘布设有三圆孔218,于圆孔218中可供工具置入利于其旋转;该卡掣体22,前端一侧边为平面220,在近前端两侧分别挖设有相对的沟槽221,藉以沟槽220为分界线区隔出前、后块体222、223,而在沟槽220中可供软质套体25与之对应的嵌体252套接;另外,在卡掣体22底端设有与固定套环21的嵌接导槽211同形体的嵌接凸体224,在嵌接凸体224底端端面设有数道呈弧形且同间距226的凸齿225;该游动套环23在一侧端面周缘布设有可供工具置入利于旋转的圆孔230,在其一侧端面凸伸有凸垣231,藉此凸坦231与固定套环21另侧凹陷空间213得以相互对应嵌接组装成一体,继而,于该凸垣231顶面设有由内渐次向外的螺旋状凸齿232,螺旋状凸齿232之间设有槽间233,与卡掣体22底端数道呈弧形的凸齿225形成齿接,而凸垣231中央部位设有凹陷面234与贯穿孔235,使固定套环21另侧凸杆214的嵌接凸榫216得以相互嵌接,并以扣环24锁固于环扣槽217内组装成一体,且该二相邻的固定套环21与游动套环23间由于其具有嵌接组套形成,故其相互间不会产生偏移松脱的情形;该扣环24,其是以弹性材质弯制成两端有扣体240的可涨缩的开口环体。设置有软质套体25,该软质套体25其内设一与卡掣体22的前块体222同形体的中空内孔250,在其一侧边设有凸锥部251,另侧设有相对的嵌接凸体252,该嵌接凸体252套入卡掣体22与之对应的沟槽221,以覆套在卡掣体22前块体222之上。本技术藉由隐藏在固定套环21与游动套环23之间的螺旋状凸齿232和各卡掣体22底端的凸齿225形成啮合,并使固定套环21另侧凸杆214的嵌接凸榫216嵌套在游动套环23其一端面凸垣231中央部位的凹陷面234,并使凸杆214凸伸于贯穿孔235之外,再以扣环24扣掣在凸杆214的环扣槽217内,完成游动套环23与固定套环21的组装(见图3-1、3-2所示)。请参阅图4-1、4-2所示,夹盘2可先视其竿体3、3a握持端端部30、30a圆径大小,先藉以工具置入固定套体21周缘的圆孔218,再以逆时针方向(或顺时针方向)旋转固定套体21,由于固定套体21嵌接导槽211中的卡掣体22底端凸齿225与游动套体23其一端面凸垣231的螺旋状凸齿232啮合,在固定套体21旋转的同时带动卡掣体22逐渐由内向外位移(如图4-2所示)(或由外向内旋入),再利用相邻组配的游动套环23以相反方向旋转更能夹紧竿体3、3a不同圆径的握持端端部30、30a(如图5所示),同时藉以各卡掣体22一侧覆套有软质套体25的凸锥部251分别顶掣在竿体3、3a握持端端部30、30a(如图6所示),使竿体3、3a在夹盘2三点固持定位外,又能保持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以及使竿体3、3a在卷线及覆胶上更能平均。请再参阅图7所示,本技术覆套在卡掣体22一侧的软质套体25a设计如图所示的一端为凹弧顶掣边251a,利用各覆套有软质套体25a且与游动套环23的螺旋状凸齿232形成齿接的卡掣体22,经由固定套环21逆(或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并随之由内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夹盘(2)设置在钓竿卷线器(1)一侧端头夹固座(10)轴杆(100)的另端;该夹盘(2)包含有固定套环(21)、卡掣体(22)、游动套环(23)及扣环(24);该固定套环(21),于其一侧端面中央部位设有圆孔(210),由圆孔(210)分别凹设三嵌接导槽(211),而于该固定套环(21)另侧的凹陷空间(213)中央部位则向外延设有凸杆(214);该游动套环(23),由该扣环(24)锁固在凸杆(214)上,在其一侧端面凸伸有凸垣(231),于该凸垣(231)顶面设有由内渐次向外的螺旋状凸齿(232);该卡掣体(22)底端设有与嵌接导槽(211)连接的嵌接凸体(224),该嵌接凸体(224)底端端面设置数道与螺旋状凸齿(232)相啮合的凸齿(22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夹盘(2)设置在钓竿卷线器(1)一侧端头夹固座(10)轴杆(100)的另端;该夹盘(2)包含有固定套环(21)、卡掣体(22)、游动套环(23)及扣环(24);该固定套环(21),于其一侧端面中央部位设有圆孔(210),由圆孔(210)分别凹设三嵌接导槽(211),而于该固定套环(21)另侧的凹陷空间(213)中央部位则向外延设有凸杆(214);该游动套环(23),由该扣环(24)锁固在凸杆(214)上,在其一侧端面凸伸有凸垣(231),于该凸垣(231)顶面设有由内渐次向外的螺旋状凸齿(232);该卡掣体(22)底端设有与嵌接导槽(211)连接的嵌接凸体(224),该嵌接凸体(224)底端端面设置数道与螺旋状凸齿(232)相啮合的凸齿(2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该嵌接导槽(211)的两侧端则平行凸设有嵌接凸缘(2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卷线器的竿体夹盘,其特征在于该凸杆(214)内部设内螺纹孔(215);该内螺纹孔(215)与上述的圆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昇
申请(专利权)人:李宗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