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口腔粘膜溃疡的中药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8947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口腔溃疡药中药贴片、粘贴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贴片包括含药层和隔离层两层。含药层包括粘膜溃疡中药,粘附材料等。隔离层包括隔水材料等,其中中药在含药层中的重量比为10-60%。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双层结构的口腔粘膜溃疡粘贴片,具有药物剂量准确,直接粘贴在口腔溃疡面上,固定溃疡面,减轻疼痛,可保持与溃疡粘膜较长接触时间,充分发挥药效的特点,同时可避免药物在口腔内迁移对病人带来的不适感。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治疗口腔溃疡有效率达98%,治愈率达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涉及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更具体的说,是一 种治疗口腔粘膜溃疡的中药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复发性轻型口腔溃疡(recurrent minor aphthae)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中最轻的一 型,又称为复发性阿弗它口腔溃疡。阿弗它一词本是希腊文“烧灼痛(aphthae)”的译音。 但现在已普通把它译为“小溃疡”或“口疮”。故本型亦复发性轻型口疮。口腔溃疡出现干、 痒、红、白、肿、痛、溃烂、灼热,痛苦显著者在15分钟内明显减轻痛苦,临床统计口腔溃疡 治愈率99%,有效率100%。治疗方法采用祖传九代的口腔溃疡“秘方”,纯中医治疗。成 分绝对不含有麻醉,不含有激素,不含有抗生素,不采用微波化疗,不采用封闭注射,没有任 何副作用。口腔溃疡患者一般不住院不手术。复发性口腔溃疡初发一般均为轻型口腔溃疡。此型也是最常见者,在复发性口腔 溃疡病人中约占80%以上。口腔溃疡可以出现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但以无角化或角化 较差的部位更好发,如唇粘膜、舌尖、舌缘、舌腹、颊、软腭、腭弓及扁桃体等部位。而象附着 龈、硬腭等角化良好的咀嚼粘膜却很少发病。按口腔溃疡病变的发展过程,可将口腔溃疡分为三个阶段,但此三阶段并不能截 然分开。口腔溃疡病变初起时粘膜充血发经,水肿,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小点,有些病人称 有“小疱”,局部有灼热不适感。接着病变很快发展成溃疡。溃疡表浅,呈圆形或椭圆形,直 径约2-3mm。溃疡表面微凹,被覆一层淡黄色纤维素膜。溃疡周围有明显的红晕。溃疡基底 柔软,无硬结。有比较剧烈的烧灼痛,冷、热、酸、甜等刺激都使疼痛加重。此种状况约维持 4-5天即开始转向愈合期。口腔溃疡愈合期时溃疡底逐渐平坦,因有肉芽组织修复,溃疡面 亦逐渐缩小。粘膜充血减轻,炎症消退,疼痛亦渐轻。再过2-3日即可自行愈合,不留瘢痕。 从口腔溃疡发病最初到口腔溃疡愈合,如果没有继发感染或局部创伤,共6、7天至10天左 右ο口腔溃疡数目通常只有1个或数个,散在分布。但口腔溃疡愈合后往往在一定的 间歇期后又复发。间歇期长短不定,可自数天至数月或更长时间。但来生的病例溃疡此愈 彼起接连不断,几乎没有间歇期。主要症状是口腔粘膜溃疡疼痛,一般并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病征。口腔溃疡组织病理变化为非特异性炎症。早期表现为上皮水肿,继之上皮破坏脱 落形成溃疡。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固有层及粘膜下层有炎症细胞浸润,大多为淋巴细 胞,还有浆细胞及中性多形核白细胞。胶原纤维分解断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小血管管壁 增生,管腔可闭塞坏死。口腔溃疡发作具有周期性复发史,且病程有自限性。表现为散在分 布孤立的圆形或椭圆浅溃疡。口腔溃疡数目不多,一般为1个或数个。灼痛明显。口腔溃 疡治疗原则是消除致病诱因,增进机体建康,减轻局部症状,促进口腔溃疡愈合。治疗方法 及所用药物虽然较多,治疗时应针对每个病例的致病庳因和对药物的反应有侧重地采用治疗方法和药物。轻型口疮的溃疡数目少,病损浅,全身症状轻或无全身症状故治疗偏重于局 部用药。一般全身除支持治疗外,不用其他药物。口腔溃疡局部治疗的目的是保持口腔卫 生,防止继发感染,消炎,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口腔、舌唇、腮、咽喉、牙龈出现红肿、溃烂、 痛、病等明显者当时见效。中医治疗、无麻醉、无激素、无抗生素对人体无任何不利因素,被中国官员和世界 卫生组织誉为奇迹。口腔溃疡患者亲自就诊面试者,无效赔患者车票费、接受治疗一般连续 治15天,口腔溃疡病情治愈或症状消除、达60% -95%以上;口腔溃疡重者必须连续治疗 30天,治愈或消除达60% -9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面释药的口腔粘贴片,以减少药物向口腔 黏膜的对侧溶解和贴片在齿龈和黏膜之间的双向粘附,尽量使药物向溃疡面渗入和减少在 口腔中的不适应感,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口腔粘贴片为一种片状组合物,包括含药层和隔离层两层。片剂的一面 为含药层,与溃疡面相贴;另一面为隔离层,防止口内液体溶解药物,使药物单向释药,以增 加疗效,克服苦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含药层,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痛之功效的粘膜溃疡药粉、医药 学上可接受的粘附材料、填充剂和润滑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隔离层,包括医药学上可接受的隔水材料、填充剂和润滑剂。所述的粘膜溃疡药粉为蒲黄、珍珠和冰片细粉的混合物,各药味的重量比为 1:1:1。将三种中药材细粉混合均勻,备用,药粉在含药层中的重量比为10-60%,优选 重量比为20-40%。所述的粘附材料包括纤维素衍生物(如HPMC,CMC-Na等)、聚羧乙烯(卡波普)、 聚乙烯吡咯烷酮、明胶或海藻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其在含药层中的重量比为 15-60%,优选 30-40%。所述的隔水材料包括疏水性纤维素衍生物、丙烯酸树脂、乙烯基聚合物等等,优选 乙基纤维素。其在隔离层中的重量比为10-40%。所述的润滑剂在含药层中优选为微粉硅胶或硬脂酸镁,其重量比为0. 02-4% ;在 隔离层中优选硬脂酸镁或滑石粉,其重量比为0. 02-4%。所述的填充剂在含药层中优选为乳糖、糖粉和/或微晶纤维素、共聚维酮,其重量 比为10-40% ;在隔离层中优选糊精或微晶纤维素,其重量比为20-70%。本专利技术治疗口腔粘膜溃疡的中药贴片的其制备方法如下(1)取含药层中蒲黄、珍珠和冰片各细粉、粘附材料、填充剂和润滑剂等充分混勻, 作为含药层,备用。(2)取隔离层中隔水材料、填充剂和润滑剂等充分混勻(方法A);或先将隔水材 料、填充剂混勻,制成颗粒后再与润滑剂等充分混勻(方法B),作为隔离层,备用,优选方法 B0(3)将含药层与隔离层分别填料后,一起压制成具有含药层与隔离层的双层片; 或先将其中一部分压制成片,再与另一部分一起压制成双层片。本专利技术分别对口腔粘贴片体外释药情况,粘贴力测定,药粉与粘附材料、填充剂和 润滑剂等技术条件加以综合研究比较后,确定的较佳实验结果为药粉在含药层中的重量 比为 20-40% ;粘附材料(HPMC或卡波普)在含药层中的重量比为25-40% ;隔水材料(乙基纤维素或丙烯酸树脂)在隔离层中的重量比为20-40% ;含药层中微粉硅胶或硬脂酸镁重量比为0. 02-4% ;隔离层中硬脂酸镁或滑石粉重量比为0. 02-4%。在某些处方中当使用不同比例的粘附材料与药粉结合时可以获得最好的粘附时 间及较强的粘附力。例如选择了卡波普、羟丙基纤维素、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材料为生物粘附 剂,使贴片粘附在溃疡部位,达到定位给药的目的;同时使用乳糖为致孔剂和填充剂,避免 药物释放过缓;最后加入适量润滑剂和助流剂硬脂酸镁和滑石粉,制成双层片剂,很好的达 到了既能有效粘附给药部位,又能在一定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的目的。对本专利技术的产品进行了粘膜刺激试验,采用口腔粘膜溃疡贴片外敷对豚鼠口腔粘 膜以及完整皮肤、破损皮肤的局部刺激实验,观察敷药后豚鼠口腔粘膜、皮肤反应。结果口腔粘膜溃疡贴片对豚鼠口腔粘膜及完整皮肤、破损皮肤敷药后,豚鼠口腔 粘膜及背部皮肤未发现局部水肿及明显红斑反应,与自身对照一侧的皮肤相比,无明显差 异。说明本品对粘膜没有刺激性。本专利技术产品用于治疗口腔溃疡,进行了共计18例患者(志愿者,年龄7. 5-71岁) 的临床观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口腔粘膜溃疡的中药贴片,该贴片是由含药层和隔离层组成的片状组合物,含药层含有蒲黄、珍珠和冰片细粉,隔离层为药学上可接受的隔水材料,填充剂和润滑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成郑辉杰高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