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液压油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88882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液压油冷却装置。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和水冷散热器;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与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进油口相通连;在水冷散热器的冷却水室中设冷却油管,冷却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液压油箱的进油口和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出油口相通连。上述冷却油管为螺旋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利用了机动车的水冷散热器对液压油进行冷却,因而结构合理,节省了零件和空间,而且冷却效果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特别是机动车的液压无级变速 系统的液压油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动车的运行过程中,由于液压油在液压无级变速系统中受摩擦力的作用被加 热,热的液压油会破坏液压系统,因此从液压无级变速系统中流出的液压油要经过冷却后 再流入液压油箱。现有的液压油冷却,是专门设置一个散热装置,通常在液压油回油路上增 加一个风冷散热器,或者增设风扇直接对着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吹,散去系统的热量,这样就 增加了零件的数量,使空间结构不紧凑,并且冷却效果也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直接利用机动车的水冷 散热器对液压油进行冷却的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液压油冷却装置,不仅节省了零件和空 间,而且冷却效果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无级变速 系统和水冷散热器;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与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进油口相通连;在水冷散热 器的冷却水室中设有冷却油管,冷却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液压油箱的进油口和液压无级变速 系统的出油口相通连。上述冷却油管为螺旋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利用了机动车的水冷散热器对液压油进行冷 却,因而结构合理,节省了零件和空间,而且冷却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框图;图2为本技术中所采用的水冷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液压油箱、2、4和6为油管、3为液压无级变速系统、5为水冷散热器、5-1 冷却水室、7为冷却油管、7-1和7-2为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液压油冷却装置,包括液压油箱1、液压无 级变速系统3和机动车的水冷散热器5 ;液压油箱1的出油口通过油管2与液压无级变速 系统3的进油口相通连;在水冷散热器5的冷却水室5-1中设有螺旋状的冷却油管7,冷却 油管两端的的接头7-1、7_2通过油管6、4分别与液压油箱1的进油口和液压无级变速系统 3的出油口相通连。 工作时,液压油箱1中的液压油进入液压无级变速系统3内,受热后的液压油则进 入水冷散热器5的冷却水室5-1中的冷却油管7内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液压油回流到液压 油箱1内循环使用。权利要求1.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液压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无级变速 系统和水冷散热器;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与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进油口相通连;在水冷散热 器的冷却水室中设有冷却油管,冷却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液压油箱的进油口和液压无级变速 系统的出油口相通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液压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冷 却油管为螺旋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液压油冷却装置。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和水冷散热器;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与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进油口相通连;在水冷散热器的冷却水室中设冷却油管,冷却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液压油箱的进油口和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出油口相通连。上述冷却油管为螺旋管。本技术由于利用了机动车的水冷散热器对液压油进行冷却,因而结构合理,节省了零件和空间,而且冷却效果好。文档编号F15B21/04GK201786822SQ20102055218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1日专利技术者夏基胜, 张彦祥, 张辉, 施祥, 李伟, 李鹏, 潘晓慧, 王桂琴, 许达艾, 邓金梅, 马英杰 申请人: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液压油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油箱、液压无级变速系统和水冷散热器;液压油箱的出油口与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进油口相通连;在水冷散热器的冷却水室中设有冷却油管,冷却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液压油箱的进油口和液压无级变速系统的出油口相通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慧施祥许达艾夏基胜张彦祥王桂琴邓金梅张辉李鹏李伟马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