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一体化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8563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一体化温控装置,包括:整体安装在一个机柜内的节能装置和空调装置,所述节能装置由室外风机(1)和换热器(2)组成,该换热器的内循环和空调系统的内循环共用一个风道并由设置在其间的室内风机(7)提供动力,换热器(2)的外循环风道与空调装置冷凝器(3)的风道各自独立。换热器(2)的外循环由室外风机(1)提供动力;空调装置的外循环由室外风机(5)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节能装置和空调装置一体化设计,应用灵活,选配多样,并节省空间,降低能耗。(*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讯设备散热用的节能一体化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一些对内部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的通讯设备常年都需要使用温度控制设备对其进 行制冷控温。在气温较低的秋冬季节,为了节约能源,很多场合下采用热交换器,利用外界 冷量对通讯机柜内部设备进行散热。在夏季,一般采用空调器对户外通讯机柜进行冷却。上 述两种单一的设备,热交换或者空调器都不能满足由季节更替的影响而带来的温控问题和 节能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空调器和热交换器联动使用的方式解决季节变更造成的功 耗影响,然而,这种联动设备不仅会占用通讯机柜的空间,而且投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节能一体化温控直ο本技术设计的节能一体化温控装置包括整体安装在一个机柜内的节能装置 和空调装置,所述节能装置由室外风机和换热器组成,该换热器的内循环和空调系统的内 循环共用一个风道并由设置在其间的室内循环风机提供动力,冷凝器由设置在蒸发器底部 的室外循环风机提供冷却风,换热器的外循环风道与空调装置冷凝器的风道各自独立。本技术中,所述的节能装置的风路可以和空调装置的内循环风路共用,或和 空调装置的外循环风路共用,或和空调装置的内循环风路和外循环风路都共用。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节能装置可以从节能空调系统中拆下,使 空调装置单独使用。此时,所述的机柜内还包括一安装板,用于当所述的节能装置从节能空 调系统中拆下时封闭节能装置的内循环进风口,并使室内循环风机旋转90度,与空调装置 的内循环进风口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空调装置和节能装置做在一起,且在季节更替时 能使空调装置和节能装置交错使用,结构简单实用,灵活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节能空调系统包括整体安装在一 个机柜8内的节能装置和空调装置,节能装置由室外风机1和换热器2组成,换热器2的外 循环由室外风机1提供动力。该换热器的内循环和空调系统的内循环共用一个风道并由设 置在其间的室内风机7提供动力,冷凝器由设置在蒸发器6底部的室外循环风机5提供冷 却风,换热器2的外循环风道与空调装置冷凝器3的风道各自独立。工作时,冷凝器3的散热风路由室外循环风机5提供动力,让外部气流经过冷凝器 3,与空调制冷剂交换热量后排到外部空气中。节能装置的外侧散热风路由室外循环风机1提供动力,让外部气流经过换热器2后排出去,将冷却空气的热量带到外部,使进入空调装 置的空气温度下降,由此降低空调装置的能耗。节能装置的内侧的换热风路由室内循环风 机7提供动力,让通讯机柜内部气流经过换热器2后,再吹过蒸发器6,然后送到户外通讯机 柜内。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节能空调系统不配置节能装置,单独作为空调装 置应用。此时,在机柜8内设置一安装板9,该安装板使节能装置的内循环进风口封闭,同 时,使室内循环风机7旋转90度,并与空调装置的内循环进风口相通。空调装置的单一应 用的外风路循环跟上述实施例一样,内风路循环直接吹过蒸发器。本技术根据需要,其节能装置的风路可以和空调装置的内循环风路共用,或 和空调装置的外循环风路共用,或和空调装置的内循环风路和外循环风路都共用。当外部 空气温度足够低时,也可以通过节能装置直接对通讯机柜内空气进行冷却,此时,不开空调直ο本技术中的节能装置换热器2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换热器,可以选用热交换 器,直入新风系统,热管节能系统等。节能装置的安装位置也可以是多样的,可以安装在空 调系统的顶部,也可以安装在空调柜的左右两端和底部。所述空调装置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可以前后置于空调装置内部,或左右置于空调 装置内部。本技术提出的节能一体化温控装置将节能装置和空调装置一体化设计,应用 灵活,选配多样,并节省空间,降低能耗。同时,本技术可以替代单一空调器和单一热交 换器联动的使用方式,设备投资少,经济适用。权利要求一种节能一体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安装在一个机柜内的节能装置和空调装置,所述节能装置由室外风机(1)和换热器(2)组成,该换热器的内循环和空调系统的内循环共用一个风道并由设置在其间的室内循环风机(7)提供动力,冷凝器由设置在蒸发器底部的室外循环风机(5)提供冷却风,换热器的外循环风道与空调装置冷凝器的风道各自独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一体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中的冷凝器 和蒸发器前后置于空调装置内部,或左右置于空调装置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一体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装置中的换热器 (2)采用热交换器、直入新风系统、或热管节能系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一体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节能装置的风路和空调装 置的内循环风路共用,或和空调装置的外循环风路共用,或和空调装置的内循环风路和外 循环风路都共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一体化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安装板,用于当所 述的节能装置从节能空调系统中拆下时封闭节能装置的内循环进风口,并使室内循环风机 旋转90度,与空调装置的内循环进风口相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一体化温控装置,包括整体安装在一个机柜内的节能装置和空调装置,所述节能装置由室外风机(1)和换热器(2)组成,该换热器的内循环和空调系统的内循环共用一个风道并由设置在其间的室内风机(7)提供动力,换热器(2)的外循环风道与空调装置冷凝器(3)的风道各自独立。换热器(2)的外循环由室外风机(1)提供动力;空调装置的外循环由室外风机(5)提供动力。本技术将节能装置和空调装置一体化设计,应用灵活,选配多样,并节省空间,降低能耗。文档编号H05K7/20GK201750659SQ20092026216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军, 曾庆镇, 杨春雷 申请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镇杨春雷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