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7433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涉及一种铸造模具,该铸造模具包括成型制动轮的外壁外表面的外钢模、成型制动轮的外壁内表面的内腔砂模、成型制动轮内孔的内孔砂模及成型制动轮内孔孔壁外表面的内钢模,外钢模内侧凹设有内腔,内腔底端中部设有内锥孔Ⅰ,内腔砂模安装在外钢模的内腔并由外钢模顶部端面支撑,外钢模顶部端面设有定位内腔砂模凸肩,内腔砂模中部设有位置与内锥孔Ⅰ的位置相对的内锥孔Ⅱ,内孔砂模分别安装在内锥孔Ⅰ与内锥孔Ⅱ内并穿过内腔上下连成一体,内钢模连接于内腔砂模位于内锥孔Ⅱ下侧的内腔砂模内侧壁,内腔砂模上分别设有与形腔连通的浇注口和冒口。采用上述结构本铸造模具能有效地保证质量且成本低,并能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模具,特别是一种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电梯的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其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电梯的 曳引机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及曳引轮等组成。制动器中设有制 动轮,制动轮是制动器中的重要部件,要求具有强度大、韧性好、耐磨损、耐冲击等性能,特 别是制动轮的外壁面及内孔的孔壁外表面要求更高。制动轮是通过铸造得到毛坯后再将毛 坯通过机加工后得到的,而现有的铸造通常是使用砂模,用砂模铸造制动轮,一付模具只能 铸造一个制动轮,费用高,用砂模铸造时铸造模内的制动轮冷却速度较慢,产品生产周期较 长,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大批量生产时由于需要使用大量的砂子且模具整体体积较大需 要占用场地多,另外,采用砂模铸造的制动轮因其内部组织的细密度和表面硬度都难以达 到较高的要求而影响制动轮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且能保证制动轮质量的电梯制动 轮铸造模具。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该铸 造模具包括成型制动轮的外壁外表面的外钢模、成型制动轮的外壁内表面的内腔砂模、成 型制动轮内孔的内孔砂模及成型制动轮内孔孔壁外表面的内钢模,外钢模内侧凹设有内 腔,内腔底端中部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内锥孔I,内腔砂模安装在外钢模的内腔并由外钢模 顶部端面支撑,外钢模顶部端面外缘突出设有定位内腔砂模凸肩,内腔砂模中部设有内锥 孔II,内锥孔II的位置与内锥孔I的位置相对应,内孔砂模分别安装在外钢模的内锥孔I 与内腔砂模的内锥孔II内并穿过内腔上下连成一体,内钢模连接于内腔砂模位于内锥孔II 下侧的内腔砂模内侧壁,所述外钢模、内腔砂模、内孔砂模、内钢模围成成型电梯制动轮的 形腔,内腔砂模上分别设有与形腔连通的浇注口和冒口。根据制动轮的使用要求,制动轮的外圆是电梯制动时刹车片与制动轮直接发生摩 擦的表面,其表面硬度要求较高,内孔壁是电梯受力的集中点,机械强度要求高,不允许有 疏松等缺陷,除摩擦表面及内孔孔壁外,其它部位的硬度可以相对较低,为满足这一特殊性 能的需要,本技术之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由于包括成型制动轮外表面的外钢模、成型 制动轮的外壁内表面的内腔砂模、成型制动轮内孔的内孔砂模及成型制动轮内孔孔壁外表 面的内钢模组合而成,浇注后,因内外钢模冷却快,两个砂模冷却慢,冷却快的铸件表面硬 度高,组织细密,冷却慢的铸件表面相对硬度要低,正好适合制动轮的性能要求,有效地保 证制动轮的质量。因内外钢模的冷却速度较快,使得电梯制动轮在铸造模具中的冷却速度 加快,冷却时间缩短,制造周期大幅度缩短,同时,内外钢模与内腔砂模及内孔砂模组成新 的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的整体体积、重量比原来纯砂模制作的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整体体积小,减少模具的占地面积,且钢模可重复利用,能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本电梯制动轮 铸造模具整体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制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的外钢模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与制动轮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制动轮,2-外壁内表面,3-空腔,4-内孔,5-内孔外壁表面,6-外壁,7-外壁外 表面,8-内孔内表面,9-外钢模,10-内锥孔I,11-内腔,12-冒口,13-内腔砂模,14-内 孔砂模,15-内锥孔II,16-浇注口,17-凸肩,18-外钢模顶部端面,19-内钢模,20-形腔, 21-内孔孔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制动轮1为外壁6为圆台状而中部设有内孔4且在外壁6与内孔4 间设有空腔3的铸件,外壁6的外侧面为外壁外表面7,外壁6的内侧面为外壁内表面2,内 孔孔壁21外侧面为内孔孔壁外表面5,内孔孔壁21内侧面为内孔内表面8。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制动轮铸造具,该铸造模具包括成型制动轮的外壁 外表面的外钢模9、成型制动轮的外壁内表面的内腔砂模13、成型制动轮内孔的内孔砂模 14及成型制动轮内孔孔壁外表面的内钢模19,外钢模9内侧凹设有内腔11,内腔底端中部 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内锥孔I 10,内腔砂模安装在外钢模9的内腔并由外钢模顶部端面18支 撑,外钢模顶部端面18外缘突出设有定位内腔砂模凸肩17,内腔砂模13中部设有内锥孔 II 15,内锥孔II 15的位置与内锥孔I 10的位置相对应,内孔砂模14分别安装在外钢模9 的内锥孔I 10与内腔砂模13的内锥孔II 15内并穿过内腔上下连成一体。内孔砂模14靠 两内锥孔共同定位,靠外钢模的内锥孔I的底部支撑。内钢模19连接于内腔砂模13位于 内锥孔II下侧的内腔砂模内侧壁,上述外钢模、内腔砂模、内孔砂模、内钢模围成成型电梯 制动轮的形腔20,内腔砂模13上分别设有与形腔20连通的浇注口 16和冒口 12。外钢模 9、内腔砂模13、内孔砂模14及内钢模19安装好之后形成浇注电梯制动轮的形腔20,浇注 口 16贯穿内腔砂模连通到形腔20较靠底部的位置,冒口 12连接到形腔上端位置并与形腔 20连通。权利要求1. 一种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该铸造模具包括成型制动轮的外壁外表 面的外钢模(9)、成型制动轮的外壁内表面的内腔砂模(13)、成型制动轮内孔的内孔砂模 (14)及成型制动轮内孔孔壁外表面的内钢模(19),外钢模(9)内侧凹设有内腔(11),内腔 (11)底端中部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内锥孔I (10),内腔砂模安装在外钢模的内腔并由外钢模 顶部端面(18)支撑,外钢模顶部端面外缘突出设有定位内腔砂模凸肩(17),内腔砂模(13) 中部设有内锥孔II (15),内锥孔II (15)的位置与内锥孔I (10)的位置相对应,内孔砂模 (13)分别安装在外钢模的内锥孔I (10)与内腔砂模的内锥孔II (15)内并穿过内腔上下连 成一体,内钢模(19)连接于内腔砂模位于内锥孔II下侧的内腔砂模内侧壁,所述外钢模、内 腔砂模、内孔砂模、内钢模围成成型电梯制动轮的形腔(20),内腔砂模上分别设有与形腔连 通的浇注口(16)和冒口(12)。专利摘要本技术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涉及一种铸造模具,该铸造模具包括成型制动轮的外壁外表面的外钢模、成型制动轮的外壁内表面的内腔砂模、成型制动轮内孔的内孔砂模及成型制动轮内孔孔壁外表面的内钢模,外钢模内侧凹设有内腔,内腔底端中部设有内锥孔Ⅰ,内腔砂模安装在外钢模的内腔并由外钢模顶部端面支撑,外钢模顶部端面设有定位内腔砂模凸肩,内腔砂模中部设有位置与内锥孔Ⅰ的位置相对的内锥孔Ⅱ,内孔砂模分别安装在内锥孔Ⅰ与内锥孔Ⅱ内并穿过内腔上下连成一体,内钢模连接于内腔砂模位于内锥孔Ⅱ下侧的内腔砂模内侧壁,内腔砂模上分别设有与形腔连通的浇注口和冒口。采用上述结构本铸造模具能有效地保证质量且成本低,并能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2C9/28GK201823892SQ201020548719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杨志刚 申请人:柳州市志宝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制动轮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该铸造模具包括成型制动轮的外壁外表面的外钢模(9)、成型制动轮的外壁内表面的内腔砂模(13)、成型制动轮内孔的内孔砂模(14)及成型制动轮内孔孔壁外表面的内钢模(19),外钢模(9)内侧凹设有内腔(11),内腔(11)底端中部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内锥孔Ⅰ(10),内腔砂模安装在外钢模的内腔并由外钢模顶部端面(18)支撑,外钢模顶部端面外缘突出设有定位内腔砂模凸肩(17),内腔砂模(13)中部设有内锥孔Ⅱ(15),内锥孔Ⅱ(15)的位置与内锥孔Ⅰ(10)的位置相对应,内孔砂模(13)分别安装在外钢模的内锥孔Ⅰ(10)与内腔砂模的内锥孔Ⅱ(15)内并穿过内腔上下连成一体,内钢模(19)连接于内腔砂模位于内锥孔Ⅱ下侧的内腔砂模内侧壁,所述外钢模、内腔砂模、内孔砂模、内钢模围成成型电梯制动轮的形腔(20),内腔砂模上分别设有与形腔连通的浇注口(16)和冒口(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志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