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与一遮盖,其中壳体包括有一壳体侧面、邻接壳体侧面的一壳体端面、一容置槽、一枢转部滑动槽与一卡掣勾滑动槽,遮盖包括有一盖本体、分别自盖本体延伸的一枢转部与一卡掣勾。容置槽是同时于壳体侧面与壳体端面凹陷所形成,容置槽包括两定位区及连接于两定位区之间的一插座区,插座区设有一扩充插口。盖本体选择式覆盖容置槽于壳体端面的顶缘,枢转部滑设且枢设于枢转部滑动槽,卡掣勾滑设于卡掣勾滑动槽。由此,扩充装置大部分收纳隐藏于容置槽,避免因被意外撞击而松脱或损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携带式电子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电子装置的壳体结构,尤指一种适用于携带式电子装置 的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携带式电子装置例如平板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等通常会 因应往后扩充可能性而设置扩充插口,以供外接式扩充装置连接。当然,依据接口规格 的不同,目前市场上存在有相当多种类的插口可供选择。例如,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SerialBus ; USB)就是其中一种连接外部装置的串行端口总线标准,在计算机上广泛使用,其数据交换速度快,不需要驱动软件,可实 现热插拔,使用时只需把USB接头插到计算机或其它电子设备的USB插槽上就可存取资 料,且便于携带。具USB连接装置例如随身碟、电视棒、无线传输网卡或无线传输模块如3G Dongle已是相当普遍,随身碟可用以储存及交换数据,无线传输模块可用以进行数字传 输接收。一般而言,具USB连接装置是具有一 USB接头,以供插接至具有USB扩充插 口的计算机主机、平板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及转接器中。参考图1,为现有平板计算机 示意图,在平板计算机壳体91侧面92上设有一 USB扩充插口 93。当使用者要将一 USB 随身碟94与平板计算机90进行连结而使用时,是以USB接头941对准USB扩充插口 93 并直接插入以达到电性连结目的。很明显的,在上述现有架构之下,USB随身碟94插置于平板计算机90时存在一 潜在危险,亦即因为USB随身碟94单独从计算机壳体侧面92突出,而突出的长度等于 USB随身碟壳体942部分的长度,周遭人员易不慎撞击到USB随身碟94导致装置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能有效地将本身隐藏起 来,在插入至平板计算机等可携式装置时,可利于在移动时减少外接扩充装置因被碰撞 而致电子装置或外接扩充装置本身松脱或损坏的情形。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包括一壳体与一遮盖。上述壳 体包括有一壳体侧面、邻接壳体侧面的一壳体端面。壳体还包括有一容置槽、一枢转 部滑动槽与一卡掣勾滑动槽,其中容置槽是于壳体侧面与壳体端面的一区块凹陷共同形 成。上述容置槽包括有两个定位区及连接于两个定位区之间的一插座区,插座区设 有面向壳体环侧面开口并相隔一预定距离的一扩充插口。上述遮盖包括有一盖本体、分别自盖本体延伸的一枢转部与一卡掣勾,其中盖 本体选择式覆盖容置槽于壳体端面的顶缘,枢转部滑设且枢设于枢转部滑动槽,卡掣勾 滑设于卡掣勾滑动槽。通过上述结构设计,除了以遮盖对外接式扩充装置提供基本防尘及保护作用 外,若为具有相当长度的外接式扩充装置,其连接至携带式电子装置本体时可大部份收 纳隐藏起来,除外观较佳外,也不会因突出太多,导致本体轻易被撞击而松脱或损坏。前述两个定位区至少其一可突伸有一缓冲定位构件,是以可扩撑方式被设置。 此外,容置槽可还包括有邻接两个定位区的一底壁,在底壁也可另外突伸有一缓冲定位 构件。甚至,在遮盖的内侧面也可另外突伸有一缓冲定位构件。这些缓冲定位构件除了 在外接式扩充装置连接至携带式电子装置时提供稳固定位的功能,也是适应各种不同尺 寸规格外接式扩充装置的重要关键。缓冲定位构件型态不拘,例如可由二金属弹片构成,且相向分别设于两个定位 区。每一金属弹片可包括有一弧形定位表面用以夹持定位外接式扩充装置,使连接过程 更平顺。缓冲定位构件也可以是多个弹性橡胶条,或者是具有π形截面并覆盖在底壁与 定位区的一弹性橡胶层。缓冲定位构件也可以是金属球和弹簧的组合,由两侧的金属球 和紧缩的弹簧,来固定住外接式扩充装置。壳体的枢转部滑动槽可包括有一颈缩段,使遮盖阶段式定位在可枢转与不可枢 转两种状态下。本技术的携带式电子装置可还包括一延伸连接件,延伸连接件包括有一延 伸接头与一延伸插口,其中延伸接头可移除地插置于扩充插口,延伸插口露出于容置 槽。由此可方便小于容置槽长度的外接式扩充装置连接至携带式电子装置,免于困难地 在容置槽中进行连接作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有效地将本身隐藏起来,在插入至平板 计算机等可携式装置时,可利于在移动时减少外接扩充装置因被碰撞而致电子装置或外 接扩充装置本身松脱或损坏的情形;除了以遮盖对外接式扩充装置提供基本防尘及保护 作用外,若为具有相当长度的外接式扩充装置,其连接至携带式电子装置本体时可大部 份收纳隐藏起来,除外观较佳外,也不会因突出太多,导致本体轻易被撞击而松脱或损 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平板计算机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部分分解图。图3是图2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遮盖未枢转时示意图。图4是图2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遮盖枢转时示意图。图5是图2携带式电子装置与外接式扩充装置连接示意图。图6Α是图2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遮盖受拘束时的剖视图。图6Β是图2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遮盖自由枢转时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部分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部分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部分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部分分解图。图11是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部分立体图。[0028图12是图10的携带式电子装置与外接式扩充装置连接示意图。[002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30平板计算机90壳体91[0031侧面92扩充插口 93[0032USB随身碟94USB接头941[0033随身碟壳体942壳体11,40[0034壳体侧面开口 121壳体侧面12[0035壳体端面13背面13a[0036正面13b壳体端面开口 131[0037容置槽14,42枢转部滑动槽15[0038颈缩段151卡掣勾滑动槽16[0039拘束段161开放段162[0040插座区171定位区 172,32,36,39[0041底壁 18,34,37扩充插口 19,43[0042遮盖20,44盖本体21[0043枢转部22卡掣勾23[0044缓冲定位构件M,31,35,38弧形定位表面Ml[0045扩充装置30,45接头部301[0046壳体部302遮盖内侧面33[0047球体381弹簧382[0048延伸连接件41延伸接头411[0049延伸插口 412拘束块51[0050露出孔H3/5页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2,为第一实施例的携带式电子装置的部分分解图。图中示出一平板计算 机的壳体部分,平板计算机的壳体11包括有一壳体端面13及一壳体侧面12,壳体端面 13包括一正面13b与一背面13a分别于上下方邻接于壳体侧面12。实施例中,壳体正面 13b配置屏幕及/或触控面板(图未示之),而在壳体11的背面13a与壳体侧面12的一 区块同时凹陷,并因此共同界定出一容置槽14。壳体11除设有一容置槽14,尚有一枢转部滑动槽15与一卡掣勾滑动槽16,其 中枢转部滑动槽15是由在容置槽14的壳体端面开口 131附近、自壳体11向侧边延伸出 的一拘束块51所界定。容置槽14于壳体的背面13a的顶缘部分称为壳体端面开口 131, 容置槽14于壳体侧面12的侧缘部分称为壳体侧面开口 121。容置槽14包括有侧壁与一 底壁18,底壁18邻接于侧壁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携带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一壳体,包括有一壳体侧面、邻接该壳体侧面的一壳体端面、一容置槽、一枢转部滑动槽与一卡掣勾滑动槽,该容置槽是于该壳体侧面与该壳体端面凹陷共同形成,该容置槽包括两个定位区及连接于该两个定位区之间的一插座区,该插座区设有一扩充插口;以及 一遮盖,包括有一盖本体、分别自该盖本体延伸的一枢转部与一卡掣勾,该盖本体选择式覆盖该容置槽于该壳体端面的顶缘,该枢转部滑设且枢设于该枢转部滑动槽,该卡掣勾滑设于该卡掣勾滑动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信安,林金德,赵益祥,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