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支撑管磨机筒体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以至将来相当一个时期内,管磨机在水泥工业等部门中仍然是主要的粉磨 设备。在对管磨机筒体进行退火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其外形呈圆柱状,将其直接放置于地 面,一方面难于自行定位,另一方面易于受环境的不利影响;目前,人们普遍采用一些简易 的筒体支撑装置,其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受力支撑点集中在一处,使得薄壁筒体易于变形; 二是难以适应不同规格型号的筒体。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 管磨机筒体支撑定位、防止筒体变形的管磨机筒体支撑装置。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管磨机筒体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对称设在底座上的两个支 架,其中底座包括间隔对称设置的前立板和后立板,前后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侧板 和右侧板,前后立板两侧的底部对称设有左底板和右底板,左右底板上分别间隔设有与前 后立板外侧面相连的多个外加强板;前后立板中部的底面设有中底板,中底板内设有与前 后立板内侧面相连的内加强板;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呈三角形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前后侧 板两头分别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磨机筒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对称设在底座上的两个支架,其中:底座包括间隔对称设置的前立板(5)和后立板(7),前后立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侧板(1)和右侧板(13),前后立板两侧的底部对称设有左底板(3)和右底板(12),左右底板上分别间隔设有与前后立板外侧面相连的多个外加强板(2);前后立板中部的底面设有中底板(10),中底板(10)内设有与前后立板内侧面相连的内加强板(9);支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呈三角形的前侧板(6)和后侧板(7),前后侧板两头分别设有经销轴铰接的上支座(4)和下支座(8);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架相对成半圆弧状,两个支架分别经销轴(16)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京,柳宪凯,朱耿武,许艳玲,杨松,宋欣,李新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仕名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