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湖泊、水库及池塘岸坡的构建与修复,尤其是一种生态护岸 的构建方法,属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及景观修复等
技术介绍
由于抗洪、防洪需要和过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我国河道、湖泊等水 体修筑了大量的硬质水泥提坝,这不仅阻断了水域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连续 性,破坏了水路交错带原生态环境,丧失了河床边坡和湖岸带滞留与消解污染物等多种 生态功能及生物多样性,还不利于涵养水土,降低了水体的调蓄能力。河道边坡及湖 泊、水库等水体沿岸带生态功能丧失加速了水体的富营养化以及加重了水体污染程度, 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了人类身心健康。因此改善水环境质量 和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前迫切需求,生态修复作为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已 经被广泛运用,但是修复边坡生态环境的技术手段相对较弱,而且多集中在生态混凝土 技术方面,影响了生态岸坡的修复计划开展或修复效果。生态混凝土是上个世纪90年代在日本提出的新技术,与国外相比,我国起步较 晚。ZL97109738.0专利文献公开了采用单一粒度,如6_10mm或者3_5mm的骨料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护岸的构建方法,用生态预制砖拼接、固定在护坡上构成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1)将煤渣、水泥、黄砂和切碎后的稻麦秸秆混合,混合体积比例为0.4∶0.1∶0.3∶0.2,然后搅拌成生态混凝土;2)用生态混凝土制作生态预制砖,预制砖面设有贯穿孔眼;3)在混凝土干燥之前,将尾部剪透的螺蛳壳铺在预制砖一侧表面,该表面为构成护岸时的外表面,预制砖面设置的贯穿孔眼不要被螺蛳壳封堵;4)待完全干燥后,在贯穿孔眼和表面螺蛳壳空腔中填满含有草本植物种子的淤泥,淤泥干燥后,即成生态预制砖;5)将多块生态预制砖拼接、固定在护坡上构成生态护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宁,黄蔚,任奎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