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件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6468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杆件固定装置,它包括底盘、垂直设置于底盘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设置于底盘上的第三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两侧面的相对应的中间位置分别形成有复数个与待加工杆件相匹配的管槽,管槽延其垂直于地面的直径方向延伸有漏槽,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上还螺纹设置有螺栓,第三固定部上形成有上下走向的且与待加工杆件相匹配的第三管槽,第三管槽的一端导通连接第三漏槽,第三管槽通过横向螺纹贯穿于第三固定部上且垂直第三漏槽的延伸方向的第三螺栓固定,且管槽以及第三管槽的直径大于待加工杆件的直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固定部可对多种型号的杆件进行固定,实用性能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杆件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在加工一些零件时,通常会采用固定装置将零件固定在进行加工,但是现 在的固定部件通常采用螺钉直接固定,螺钉直接固定会产生以下几种问题,第一,由于长时 间的使用,螺钉会发生松脱现象;第二,螺钉的安装拆卸较为繁琐,需要寻找到与螺钉头相 匹配的螺丝刀;第三,现阶段的一些固定装置通常只能固定一种型号的杆件,对于多种类型 的杆件需要用不同型号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固定多种型号杆件的杆件固定装置。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杆件固定装置,它包括底盘、 垂直设置于所述的底盘上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固定 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的底盘上的第三固定部,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的第二固定部两侧面 的相对应的中间位置分别形成有复数个与待加工杆件相匹配的管槽,所述的管槽延其垂直 于地面的直径方向延伸有漏槽,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的第二固定部上还螺纹设置有螺 栓,所述的第三固定部上形成有上下走向的且与待加工杆件相匹配的第三管槽,所述的第 三管槽的一端导通连接第三漏槽,所述的第三管槽通过横向螺纹贯穿于所述的第三固定部 上且垂直所述的第三漏槽的延伸方向的第三螺栓固定,且所述的管槽以及第三管槽的直径 大于所述的待加工杆件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的上端由前固定板以及后固定板构 成,且所述的前固定板与所述的后固定板相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的管 槽通过所述的凹槽成形。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固定部以及所述的第二固定部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复数个螺 孔。优选地,所述的第三固定部的一端由第三前固定板以及后第三固定板构成,且所 述的第三前固定板与所述的第三后固定板相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三凹槽,所述 的第三管槽通过所述的第三凹槽成形。优选地,所述的第三固定部通过复数个螺丝钉固定于所述的底盘上。优选地,所述的底盘上形成有复数个螺孔,且所述的底盘通过所述的螺孔以及与 所述的螺孔相匹配的螺钉固定于机台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杆件固定装置通过多个固定部可对多种型号的 杆件进行固定,实用性能较高。附图说明附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杆件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部;2-第二固定部;3-第三固定部;31-第三前固定板;32-第三后固 定板;33-第三漏槽;34-第三管槽;35螺丝钉;36-第三螺栓;4-前固定板;5-后固定板; 6-漏槽;7-管槽;8-螺孔;9-螺栓;10-底盘;101-螺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 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附图1所示,一种杆件固定装置,它包括底盘10、垂直设置于底盘10上的第一固 定部1、与第一固定部1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固定部2以及设置于底盘10上的第三固定 部3,第一固定部1与第二固定部2两侧面的相对应的中间位置分别形成有复数个与待加工 杆件相匹配的管槽7,管槽延其垂直于地面的直径方向延伸有漏槽6,第一固定部1与第二 固定部2上还螺纹设置有螺栓9,第三固定部3上形成有上下走向的且与待加工杆件相匹配 的第三管槽34,第三管槽34的一端导通连接第三漏槽33,第三管槽34通过横向螺纹贯穿 于第三固定部3上且垂直第三漏槽33的延伸方向的第三螺栓36固定,且管槽7以及第三 管槽34的直径大于待加工杆件的直径。其中,第一固定部1以及第二固定部2的上端由前固定板4以及后固定板5构成, 且前固定板4与后固定板5相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管槽7通过凹槽成形。第 一固定部1以及第二固定部2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复数个螺孔8。第三固定部3的一端由第 三前固定板31以及后第三固定板32构成,且第三前固定板31与第三后固定板32相邻的 一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三凹槽,第三管槽34通过第三凹槽成形。第三固定部3通过复 数个螺丝钉35固定于底盘10上。底盘10上形成有复数个螺孔101,且底盘10通过螺孔 101以及与螺孔101相匹配的螺钉固定于机台上。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 人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 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杆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盘(10)、垂直设置于所述的底盘(10)上 的第一固定部(1)、与所述的第一固定部(1)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固定部( 以及设置于 所述的底盘(10)上的第三固定部(3),所述的第一固定部(1)与所述的第二固定部(2)两 侧面的相对应的中间位置分别形成有复数个与待加工杆件相匹配的管槽(7),所述的管槽 延其垂直于地面的直径方向延伸有漏槽(6),所述的第一固定部(1)与所述的第二固定部 (2)上还螺纹设置有螺栓(9),所述的第三固定部C3)上形成有上下走向的且与待加工杆件 相匹配的第三管槽(34),所述的第三管槽(34)的一端导通连接第三漏槽(33),所述的第三 管槽(34)通过横向螺纹贯穿于所述的第三固定部C3)上且垂直所述的第三漏槽(3 的延 伸方向的第三螺栓(36)固定,且所述的管槽(7)以及第三管槽(34)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待 加工杆件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部(1)以及第 二固定部O)的上端由前固定板以及后固定板(5)构成,且所述的前固定板(4)与所 述的后固定板( 相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凹槽,所述的管槽(7)通过所述的凹槽 成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杆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部(1)以 及所述的第二固定部O)的两侧分别形成有复数个螺孔(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固定部(3)的一端 由第三前固定板(31)以及后第三固定板(3 构成,且所述的第三前固定板(31)与所述的 第三后固定板(3 相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三凹槽,所述的第三管槽(34)通过 所述的第三凹槽成形。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杆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固定部(3)通 过复数个螺丝钉(3 固定于所述的底盘(10)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杆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盘(10)上形成有复数 个螺孔(101),且所述的底盘(10)通过所述的螺孔(101)以及与所述的螺孔(101)相匹配 的螺钉固定于机台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杆件固定装置,它包括底盘、垂直设置于底盘上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固定部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固定部以及设置于底盘上的第三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两侧面的相对应的中间位置分别形成有复数个与待加工杆件相匹配的管槽,管槽延其垂直于地面的直径方向延伸有漏槽,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上还螺纹设置有螺栓,第三固定部上形成有上下走向的且与待加工杆件相匹配的第三管槽,第三管槽的一端导通连接第三漏槽,第三管槽通过横向螺纹贯穿于第三固定部上且垂直第三漏槽的延伸方向的第三螺栓固定,且管槽以及第三管槽的直径大于待加工杆件的直径。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固定部可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杆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盘(10)、垂直设置于所述的底盘(10)上的第一固定部(1)、与所述的第一固定部(1)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第二固定部(2)以及设置于所述的底盘(10)上的第三固定部(3),所述的第一固定部(1)与所述的第二固定部(2)两侧面的相对应的中间位置分别形成有复数个与待加工杆件相匹配的管槽(7),所述的管槽延其垂直于地面的直径方向延伸有漏槽(6),所述的第一固定部(1)与所述的第二固定部(2)上还螺纹设置有螺栓(9),所述的第三固定部(3)上形成有上下走向的且与待加工杆件相匹配的第三管槽(34),所述的第三管槽(34)的一端导通连接第三漏槽(33),所述的第三管槽(34)通过横向螺纹贯穿于所述的第三固定部(3)上且垂直所述的第三漏槽(33)的延伸方向的第三螺栓(36)固定,且所述的管槽(7)以及第三管槽(34)的直径大于所述的待加工杆件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泽华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菀坪镙丝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