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永日专利>正文

鸵鸟电孵化机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636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鸵鸟电孵化机箱体,其壁从外层至内层由保温层、金属板、热敏胶片、金属网构成,热敏胶片接调温电路作为热源,热量经电风扇吹散后,通过均风板进入箱内,这种箱体加热面积大、温场分布均匀,且箱内噪声小,无电磁场。(*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Ostrich incubator

An ostrich electric incubator, the wall from the outer layer to the inner layer by layer, metal plate, thermal insulation film, metal screen, thermal film thermostat circuit as a heat source, heat the electric fan blowing into the box, the wind in the case of large heating area, uniform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and the interior noise small, no electromagnetic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鸵鸟电孵化机的箱体。目前常见鸵鸟电孵化机的箱体,只由一层保温层构成。孵化机电热采用四只电阻加热器,加热部位热量集中,表面温度超过300℃,因此常在电热部位附近设置电风扇,用强风冷却的方法使孵化机箱内温度均匀,但这样又会造成大风量、大噪声,对刚出生的小鸵鸟有不良影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面积大,加热部位温度不超过70℃,而且温场分布均匀的鸵鸟孵化机箱体。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孵化机箱体壁从外层到内层由保温层、金属板、热敏胶片、金属网构成,距离金属网一段距离处有均风板,这段距离内安装电风扇,热敏胶片与调温电路相连作为热源,散发的热量被电风扇吹散,经由均风板上的孔洞进入孵化机箱内。本技术因以箱体壁内的热敏胶片作为热源,加热面积大而均匀,热量经电风扇吹开后由均风板的孔洞进入箱内,温场分布均匀,又因电风箱安置在均风板外,箱内噪声小,没有电磁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鸵鸟电孵化机主视图。图2是孵化机箱体壁结构示意图。图3是与热敏胶片相连的调温电路。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结构的细节及工作情况。鸵鸟电孵化机箱体1各壁从外层至内层由保温层5、金属板6、热敏胶片7和金属网8构成,在距金属网8一段距离处有均风板9,均风板9上有孔洞10,热敏胶片7散发的热量通过金属板6均匀地在箱体壁内传输,金属网8接地后起到防止产生电磁场的作用,金属网8和均风板9之间的空间设置电风扇,热量被电风扇吹散后,经过均风板9的孔洞10均匀地进入孵化箱内。与热敏胶片相连的调温电路图3中,开关12一端接火线11,另一端与电流表13、保险丝14和温度控制器的继电器常开触点15串联,热敏胶片7的四个电阻16并联,该并联电路一端接继电器常开15,另一端接地线17,加温时,合上开关12,风扇开始工作,继电器常开触点15接通,电阻16加热,发出加温指示,加温到预定温度后,继电器常开触点15断开,自动切断加温电流,发出保温指示。鸵鸟电孵化机正面有一道门2,左右两面各有一个进风口3,贯通箱体1壁,使空气进入箱内,上面有一个出风口4,贯通箱体1壁,使箱内空气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鸵鸟电孵化机箱体,其特征是:箱体(1)壁从外层到内层由保温层(5)、金属板(6)、热敏胶片(7)、金属网(8)构成,距离金属网(8)一段距离处有均风板(9),均风板(9)上有孔洞(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鸵鸟电孵化机箱体,其特征是箱体(1)壁从外层到内层由保温层(5)、金属板(6)、热敏胶片(7)、金属网(8)构成,距离金属网(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永日
申请(专利权)人:尹永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