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及道桥用环氧沥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6161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公路及道桥用环氧沥青材料及制备方法,环氧沥青材料由A、B两部分按质量比为2.0-3.5∶1组成;所述的A部分由以下各组分组成,各组分按质量份计:沥青300份,桐油改性环氧树脂90-250份,脂肪族二元羧酸或聚脂肪族二元羧酸酐30-90份,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0-1份,不饱和酸酐40-70份;所述的B部分为环氧树脂或/和含环氧基的缩水甘油醚。制备方法:将A部分除沥青外的物质和B部分均匀地混入沥青中而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得的环氧沥青材料固化后体系呈均相,固化产物具有高强度、高延伸率和超耐疲劳性能,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高速公路及道桥等要求高较高的场合,也可用于城市干道、公共汽车停靠站以及机场路面及路面修补如灌缝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高速公路及道桥用环氧浙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油浙青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烃类和芳香烃类的混合物,其溶解度参数约为8. 66, 而环氧树脂的溶解度参数为10. 36,因此很难相容。为了有效的制备环氧浙青原材料,科学 家们采用了以下工艺共溶剂法、改性浙青法、使用特殊的环氧树脂法和使用改性固化剂法 等。如U. S. Pat. 3,012,487中采用松焦油作为环氧树脂和浙青的共溶剂,以二乙烯三胺、邻 苯二甲酸酐等作为固化剂,成功制备了环氧浙青粘接材料,并应用于混凝土表面和路基中, 得到硬的、粗糙的、抗溶剂的抗滑涂层,显然,松焦油作为溶剂最终残留在体系中,对材料的 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得到的产物硬、脆;U. S. Pat. 4,360,608中合成了两种活性共溶 剂,并同时对以酚类(如壬基酚等)作为共溶剂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发现采用40份壬基酚 作为体系的共溶剂时,产物均相,但弯曲强度较低;U. S. Pa t. :4,139,511采用为少量马来 酸酐(5%、10%)或马来酸酐酯在高温的情况下对浙青进行改性,发现所得的浙青与环氧 树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色坦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